我的位置: 天下 > 纵览 > 文章详情
花几千元就能成为全球大新闻?买来的“洋流量”,在糊弄谁
分享至:
 (1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潮新闻 2023-03-29 17:35
摘要:“海外宣发就是营销手段”

花几千块钱购买一个“海外宣发套餐”,让企业或产品相关新闻出现在海外各大媒体平台、时代广场大屏甚至西方主流纸媒上,这是近年来不少国内企业选择的推广新路子。当相关报道“回流”至国内后,企业又打着被西方主流媒体宣传的旗号收割一波国内流量。

然而,互联网受众不知道的是,所谓的“被美联社、路透社报道”和那些自带光环的“洋新闻”,其实大多来自于以海外公关公司为推手的一条成熟产业链,客户通过“氪金”便可轻松实现内容生产和分发。

“这个渠道有钱就可触达。”曾在国内某知名企业负责海外推广业务的管程(化名)直言,“海外宣发”已是个大市场。

“海外宣发就是营销手段”

对国内公司或个人而言,在海外做宣传不是件容易事。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完全陌生的语言环境、截然不同的媒体环境等情况下,海外宣发公司成为国内打通海外传播市场绕不开的“中介”。

“从公司角度考虑,宣发需要触达不同类型的人群。”管程坦言,公司若都和海外媒体直接沟通,效率太低,“所以通过海外宣发公司运作,相对简便。海外宣发其实并非新兴市场,早在国内跨境电商兴起时,就有人开始涉猎了。”

“不同公司或个人会根据自己的传播目的,选择自己的传播阵地。”管程就曾通过美通社(PR Newswire)为公司发表过文章,“除了我们,据我所知有很多企业都在用美通社进行海外宣发。”

记者梳理发现,国内较为知名的几家海外宣发公司有美通社、亚太资讯、朝闻通、软文街、中国商业电信等。以美通社为例,其官网介绍称“服务着全球七万多家企业和机构,帮助他们和媒体、业界、投资者、有影响力人群以及普通公众沟通,为他们提高知名度、打造品牌、推动销售以及吸引投资。”

广州朝闻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的朝闻通则称,他们拥有国内外超24000家媒体和10000余名记者、覆盖五大类平面媒体(日报、晚报、商报、都市报、晨报)、专业及行业媒体、全国性网络媒体、地方信息港、专业网络门户等。

在行业多年,管程理解企业做海外宣发,就是一种营销手段,“公众确实对此会有认知差,他们觉得好像能上外媒,上个时代广场大屏是很高级的操作,其实这些渠道没那么难触达。”

记者在国内某购物平台以及社交平台上,输入“海外推广”,可以检索到多家能提供海外宣发服务的公司。除了美通社、朝闻通等知名海外宣发公司外,还有许多中小微企业也可提供相关服务。

以某购物平台检索到的海外宣发公司为例,“全球媒体传播”“外媒宣发”等内容赫然出现在宣传图片之上,有公司甚至挂出宣传图片,上面列出多家耳熟能详的海外平台,包括Yahoo+(雅虎全球)、Google News(谷歌新闻)、Fox News(福克斯新闻频道)、ABC(美国广播电视台)、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国内购物平台海外宣发购买链接截图

潮新闻记者以公司产品需要海外宣发为由,线上联系了其中一家公司。从销售小飞(化名)处,记者了解到,其所在的公司可提供海外400多家媒体的宣发服务。

小飞向记者推荐了一款售价为5999元的海外宣发套餐,套餐包含在美联社(AP News)、雅虎全球(Yahoo+)、道琼斯市场观察等400多家海外媒体上发布新闻通稿。“彭博社、纳斯达克、商业内参概率性刊登。”小飞提供的海外媒体价目表中还包括美国先驱日报、美国晨报等多家知名媒体。

除了文字,记者提供的视频素材,也可通过小飞所在公司发布在电视台旗下的网络媒体,例如FOX NEWS、CBS(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

滤镜背后,“洋流量”未必靠谱

花钱买的“洋流量”到底靠谱吗?未必。

早在2018年,一款国产洗发水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有网友就此发文称“大新闻”“骄傲”。然而多年后,该款国产洗发水深陷多层级传销争议之中。

“新闻通稿肯定会被谷歌收录。”在记者尚未给到其任何企业资质、产品介绍等相关信息时,小飞就给记者打了包票,稿件可以发,且发布后能在谷歌直接检索到,同时也能在部分海外媒体官网上检索到,“但不能保证稿件显示在主页,因为新闻稿件会有一个先后顺序。”同时,小飞推荐的海外宣发套餐中,也包含了在国内媒体平台进行反向宣发的服务,并配备免费翻译服务。

“通过我们这边发一些英文稿件,像AP美联社、雅虎这些媒体,然后我们国内的一些做法就是截屏,在国内报道我们的产品在海外如何受欢迎。”另一家国内知名海外宣发公司的销售小郭(化名)也向作为客户的记者,介绍了相似的国内宣发服务。

在小郭看来,有“海外宣发”需求的客户,要学会在海外报道中“讲故事”。小郭坦言,故事讲得越动听越好,更能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如果一家企业不会讲故事,只会直白地宣传,对品牌成长而言并没有太大的优势,“自己讲故事吹得天花乱坠都没有关系。”

小飞所在公司则有自己的一套稿件审核标准:“新闻通稿不能涉及政治、负面、维权、法律纠纷;不能提到其他公司的信息;不能包含博彩、诈骗等内容;不能包含明显的虚假新闻,比如融资、投资等。”

记者在浏览小飞提供的公司成功案例文件时发现,其中一家名为礼多多盲盒的企业在美国多个媒体上发布其获得5700万美元融资的消息,这则消息被国内多家媒体二次报道,如《美国主流财经机构Benzinga:礼多多盲盒获得多家风投机构投资5700万美元》《礼多多成功荣登纳斯达克大屏,开启进军海外市场新篇章》。然而,记者梳理发现,多家媒体曾刊发报道称礼多多盲盒涉嫌“拉人头、多层次计酬,运营模式涉嫌传销”。

礼多多盲盒国内外宣发截图

由此可见,海外宣发稿件审核标准缺失,市场渠道虽然轻易可触,但也乱象丛生。花钱随手就能买的“洋流量”,和包含在套餐内的“回流宣传”,到底想要糊弄谁?又是否涉嫌“买新闻”?

专家:网络受众需擦亮双眼

海外宣发仅是营销手段这么简单?

浙大城市学院教授、长三角国际传播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郭晴分析认为,海外宣发公司可以认为是公关公司的一种,“国内企业通过公关公司来做海外宣发进行营销,甚至再做反向营销,只要海外宣发内容不触犯法律,那我认为这就是一种企业品牌的营销手段。”

而事实上,国内知名企业通过海外宣发公司在国外进行品牌推广,确实已成为业内常态。记者在美通社官网上发现,徐工集团、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都是他们的客户。

但郭晴坦言,面对企业这样的“营销手段”,受众确实需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基于权威崇拜的心理,受众可能会认为经过国外媒体报道过的企业品牌是好的。”郭晴认为,这类海外宣发其实质就是广告,“受众需要增强判断力,不被类似海外宣发带着走,不能因为海外有报道,就忽略了该公司及产品的质量和品牌的可靠性,切忌崇洋媚外。”

在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看来,通过在海外公关公司购买海外宣发,反向在国内进行宣传,本质上都是广告行为,凡在中国境内发布广告,广告内容、形式、发布和监管都受到《广告法》的约束,“根据我国《广告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在发布前由有关部门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如存在夸大事实的虚假宣传,付建认为根据《广告法》相关规定,广告主,也就是购买海外宣传服务的企业,以及负有责任的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也就是提供宣发服务的企业,都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那么,国内企业通过海外宣发公司,付费在海外媒体上宣发,进而反向在国内大肆宣传,是否可能触碰到“有偿新闻”的红线?

付建认为,如果“反向在国内媒体发稿”时用的是新闻的形式,营造出走出国门的形象,构成以新闻报道形式变相发布广告,也就是有偿新闻。“有偿新闻是被有关部门明令禁止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