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为何都强调用好这个“传家宝”?
分享至:
 (5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于洪生 宋兆岩 2023-03-24 06:21
摘要: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做好工作的重要传家宝,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调查研究作为一种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手段或工具,是一门致力于求真的学问,贯穿于领导活动的全过程,也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历史经验表明,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客观实际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重视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正确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途径,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具有显著的实践性特色,它不是从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从鲜活的社会现实出发,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亲自开展调查研究,而且组织各国工人领袖进行全局性的宏观调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视调查研究的经验做法,被中国共产党人忠实继承下来。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做好工作的重要传家宝,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毛泽东不仅把调查研究视为重要的工作方法,而且认为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从而把调查研究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1930年5月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指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毛泽东从认识论的高度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1961年1月毛泽东针对“近几年来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查研究,但是比较少,对情况不甚了了”的状况,号召全党恢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传统,提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毛泽东不仅在理论上反复阐述调查研究的认识论意义,而且具体指示和规定各级党委,特别是领导干部,每年都要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到下面去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交朋友,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增加感性知识,端正思想路线。

回顾党的历史,许多重大决策都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完成的。比如,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据不完全统计,从1977年下半年到1980年上半年,除中央领导出访活动外,派出的部委办代表团出访次数达360次,科教经贸代表团出访次数达472次。农村改革的序幕也是经过认真的调研,中央组成17个联合调查组、分赴15个省调查包产到户,最终推动了农村改革的展开。中央在沿海地区创办经济特区的决策,同样是在赴香港、澳门实地考察后,再根据广东、福建的实际而做出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同时,他把“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摆在了领导干部必备能力的重要位置,提出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新时代要继续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不断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谋划新思路、制定新举措。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干成历史伟业的先手棋

调查研究要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绝不是为调研而调研。毛泽东指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要解决某个问题,就必须通过调查研究获取大量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得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翻阅《毛泽东选集》,可以看到,其中大量的文章都是在调研基础上完成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还有选集之外的《永新调查》《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等调查名篇,记录了毛泽东在1925年至1933年间进行的密集调研。基于这些深入细致的调研,毛泽东基本确定了哪些阶级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哪些阶级是我们应当争取的同盟者,分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955年底到1956年上半年,毛泽东到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南昌、杭州、上海、天津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先后听了34个经济部门的工作汇报,写出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对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问题作出了科学分析。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调查研究当成一种习惯和工作常态,做到学习、调研、工作、总结并重,不断提高破解难题、创新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翻阅《习近平在正定》《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福州》《习近平在福建》《习近平在浙江》《习近平在上海》这些书,可以发现,他几乎走遍了工作地方的所有县(区)、部分的乡镇和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调研开局、调研开路,在调研的方法上,主张“深、实、细、准、效”的要求。他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调查研究打通“堵点”、破解“痛点”、攻克“难点”,认真分析改革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措施、建立什么样的制度机制,把今后的规划制定好、落实好。

把党注重调查研究的好风气发扬好、传承好

推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只有站位高,考虑问题时才能看清自己在大局中的位置,才能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定位准确,才不会就事论事。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他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工作,调查研究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每一个党员干部就是要这样练就调查研究“基本功”,并一以贯之,以上率下,充分发挥调查研究的更大价值。

一、使调查研究成为工作生活的常态。

调查研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实地考察只是其中一种,通过深入有关地区、部门、单位,深入基层一线,实地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此外,还有很多方式,比如召开座谈会,2020年,为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七场座谈会。调研对象、主题各有不同,包括企业家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社会经济领域专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基层代表座谈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以做到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再比如,诚交挚友,与基层党员、群众为友,便于调查出真实情况。还有个别谈话法、街头接访法、善用外脑法等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时间,随时随地都可进行。

二、调研先行,为科学决策奠定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的决策,绝对不是一个人或者一堆人,不作调查研究,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就能产生的。调查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听真话、讲真话,只有察到实情才能收到实效。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调查研究的过程也是走群众路线的过程,“一切问题都要和群众商量,然后共同决定,作为政策贯彻执行”。

三、讲究调查技术,提高调研成效。

不能把调查研究割裂开来,既要调查,更要研究。有些党员干部,只调查不研究,装了一兜子材料,回来汇报一下写个报告就了事;有的领导干部连调研汇报也不听,调查材料也不看,走马观花,以偏概全,闭门造车编写调研报告。什么是正确的调查?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专门有“调查的技术”一节,包括“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找哪些人、多少人调查、定调查纲目、领导亲自出马、要自己做记录等。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要精准对标对表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锁定调研“靶向标”,高效开展调研工作。对发现的情况、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系统分析,抽丝剥茧,避免蜻蜓点水、盲人摸象、以偏概全。要做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还要在调查后做深入思考,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四、调查研究本质上是一个作风问题。

调查研究如果不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党性不强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一定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现在的交通通信手段越来越发达,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都不能代替领导干部亲力亲为的调查研究。因为直接与基层群众接触,面对面地交流情况,在认识上和感受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要“深挖”实情,必须与群众、企业围坐一起深度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所难所盼所思所困,从而为研判奠定坚实基础,这也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考验。

作者分别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