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热评 | 有历史硬伤的《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为何远超《新三国》?
分享至:
 (4)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钟菡 2017-07-18 09:01
摘要:惊喜时让你捶胸流泪,高呼“编剧诚不欺我”;败笔处又令人瞠目结舌,感叹“什么玩意”。

《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终于迎来收官,尽管豆瓣打出8.2的高分,但该剧自开播以来,一直呈现口碑两级分化。比如制作用心、台词讲究,人物刻画细腻等都是令人眼前一亮的优点,但史实硬伤同样明显,尤其是主人公司马懿的形象过于忠厚纯良,联想到其后期必然的“黑化”,令人不由得想称其为男版“甄嬛”。如何评价这样一部作品?

 

细节里惊喜与败笔并存

 

不得不说,《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是一部惊喜与败笔并存的影视作品。惊喜时让你捶胸流泪,高呼“编剧诚不欺我”;败笔处又令人瞠目结舌,感叹“什么玩意”。比如《军师联盟》一开篇就抛出了“月旦评”,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人物品评是魏晋时期的重要社会风气,甚至成为举荐入仕的标准。司马懿也是人物品评的受益者,《晋书·宣帝纪》中记载,“南阳太守同郡杨俊名知人,见帝(司马懿),未弱冠,以为非常之器。”开头这一抛,也抛出了令人信服的历史维度,但是接下来的“衣带诏”事件却又给观众泼了一盆冷水。“衣带诏”事件所涉及的大臣在史籍、演义里都有明书,其中并无司马家中的人,至少不是其中关键人物,《军事联盟》为了一上来就让司马懿站在舞台中心,强行将司马懿拉入历史主线里,还说得有鼻子有眼,一本正经胡说八道,这就让人很尴尬了。

 

在曹操、曹丕的人物塑造上,是该剧最令人惊喜的地方。过去,曹操“乱世之奸雄”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一点也来自于“月旦评”),但表现在影视剧里就很容易脸谱化。B站上有人剪辑了影视剧中多个版本的曹操大对比,有两点很有趣:第一,影视剧对曹操的演绎非常多,除了新老三国外,很多出现在某一三国人物的个人影视传记里,比如《见龙卸甲》《关云长》甚至《华佗》《洛神》等,尽管演员各不相同,但曹操的形象大都抓住威严、多疑、奸诈等点来放大,某种程度上又显得非常整齐划一。

 

还有一点,《军师联盟》中演曹操的于和伟,在《新三国》里竟然演了刘备,这在开播不久就成了观众乐于玩弄的梗:“我们最终还是会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很多观众都赞同,于和伟的曹操比刘备演得要好,更加有血有肉真实可感,除了本人演技的提升外,剧本的丰富细腻占很大的因素。除了表现曹操多疑以外,曹操在“汉臣”“立储”上种种矛盾心态的细腻表现,使得他的多疑更加丰满,加上剧情部分跳脱史实,很多地方让上帝视角的观众也琢磨不透。

 

抛开主线情节不谈,许多细节的刻画更让我在意,比如有一段表现曹操节俭的戏。一片肉掉到地上,曹操立刻自然地捡起来吃掉,菜吃完了,还加水冲掉油汤喝下,吃相颇有点《棋王》中王一生的风范。《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书》说,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帏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从这里面可以感受到,曹操是个生活中极不讲究的人,甚至活得有点发自内心的糙,这和他的地位、谋略形成很鲜明的对比。正如裴注对正史的补充关系,这种看似无关主线的细节填充,却更成为这部剧的好看之处。脸谱化的表现是最容易的,能花细节去刻画曹操性格的另一面,也离还原人物更进一步,《军事联盟》在这一点上可谓用心。

 

曹丕、曹植世子之争是前半段剧情的核心,这一段故事本身就很有戏剧表现效果。在《三国演义》里面用的篇幅不大,让人看得不过瘾,依托野史的《洛神》又硬歪成了一个三角恋故事,雷的人智商捉急。在《军事联盟》里,真的把这一段拍得酣畅淋漓,尤其父子、兄弟间的猜忌刻画得非常精妙。尽管时间线错乱、史实硬伤明显,但并不妨碍该剧对历史神韵的把握。比如曹冲死时,曹操对曹丕说,“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这一句是有史记载的,曹操对曹丕莫可名状的厌弃态度,曹丕对父亲的忧惧心理,在这里体现的尤为极致。在后面的情节里,曹丕有一句台词,“我的希望就是我的父亲,能够亲口对我说几句夸赞的话。”这句没有史籍出处,但是非常的亮眼,它和“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呼应,一下子抓住曹丕的人物性格和人物逻辑,也给历史下了一句恰当的注脚。

 

还有一处细节,让《军事联盟》的格调高出《洛神》之流十万八千里。曹丕、甄宓(其实曹丕甄皇后没有名字见于典籍,甄宓一名也出自TVB《洛神》)成婚之时,曹丕并没有像其他电视剧里那么得偿所愿的欣喜,而是非常失落。因为甄氏乃罪臣袁绍的儿媳,与她结婚,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外戚资源,而同时曹操为曹植选的妻子是崔琰之女,出身名门望族的清河崔氏,一贵一贱、一厚一薄可得而知。曹丕看中的不是美色,而是背后父亲的态度和意图,这种细节安排让人拍手叫好。尽管《军事联盟》也无视历史上甄氏、曹植十岁的年龄差,走了野史笔记中让两人互相爱慕的套路,但料是同样的料,不妨碍人家的角度好,能把故事讲得更深、更高明。

 

求“神似”而不是“形似”

 

可以说,《军师联盟》能做到“神似”历史,但却失之于形,各种张冠李戴,犯了明显的史实错误。也许重要原因就藏在标题里面。这部剧叫《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而不是《三国之军师联盟》,主人公是司马懿无疑。翻开《三国演义》会发现,司马懿的正式“出场”是较晚的。这部剧里,虽然司马懿“小人物”乱世求生存的努力,父子、兄弟亲情的刻画等都非常感人,但却给人一种“打开方式”不对的感觉,因为那并不是我们熟知的司马懿,也并不是属于他的故事,如果改名为《穿越之我在三国当军师》会不会更恰当?

 

近来不少影视剧如《芈月传》《武媚娘传奇》等,都是依托某一历史人物的视角展示某一历史时期,《三国》剧里也有很多。以司马懿这种晋王朝奠基人的视角描述这段历史还是第一次,也许能超越传统曹、刘、孙等各种魏蜀吴核心人物的视角,可以解读出不一样的东西,这是该剧的巧妙与高明之处。但是以其为视角,不等于以其为主角,每个人都有视角的局限性,为了表现司马懿,将其强行安插在各个历史环节中,势必喧宾夺主,造成不合史实的地方。比如前半段最明显的是在立储之争中,曹丕方的得力谋士明明是吴质,但为了展现主角司马懿,将吴质的戏份一句话打发,此后再无出场,而司马懿披着吴质的皮,做着吴质的事,却要强行告诉观众这是“司马懿”。但反过来想,如果老老实实按历史演,那么司马懿的舞台还未展开,而演一二十集无关紧要的家庭生活,势必又引来观众埋怨。

 

如果要还历史于形,那这部剧的故事肯定会不一样,正因为它对历史的“去形取神”,才让观众看了这么一个个感人泪下的精彩故事。

 

历史剧的“准线”在哪里,一直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能将注重士族门阀、人物品评等三国时期的重要社会特点、社会风气加以还原,相比以往三国剧更有史学研究含金量,同时主线情节的事件又不乏明目张胆的“失实”。可以说,它在“正剧”“戏说”之外走了一条追求“神似”但不“形似”的新路,不失为一部“好看”同时值得探讨的新型历史剧。在另一方面,它对于观众的门槛要求也更高,即便《三国演义》也是七分真实、三分虚构,其中虚构之处,需要观众自己去查考历史真相,避免被剧情误导。如果要评价,它的水准远超新版《三国演义》,在我看来,甚至完全可以超越老版《三国演义》所创造的经典,它的出现,真正证明了二十多年来中国历史剧的进步。

 

(编辑邮箱:scljf@163.com)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搜狐网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