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大健康 > 文章详情
关注第19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丨中医络病理论创新转化产生重大原创成果
分享至:
 (3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关健 2023-02-25 23:40
摘要:越来越多的业界专家、学者对络病理论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近年来,中医络病学在理论创新和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医药抗疫、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慢病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月25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和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共同主办的第19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高战军,张伯礼、刘德培、刘耀、张运、郝希山、陈志南、丁健、吴以岭、丛斌、于金明、贾伟平等近20位两院院士以及来自海内外10万余名医学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齐聚大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通过线上方式参会并致辞

“传承、开放、创新、融合”

大咖们共论络病理论取得的成果

络病理论是吴以岭院士经过40余年的研究,将中医整体思维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系统构建络病研究三大理论框架——“络病证治”、“脉络学说”和“气络学说”,形成指导临床疑难杂病、“脉络—血管系统病”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类疾病的系统理论。“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为中医药学科传承创新作出了示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中医络病学在理论创新和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医药抗疫、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慢病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络病学大会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参与主办的国际大会,已经召开了18届,大会始终秉承“传承、开放、创新、融合”的办会主旨,促进了海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展示了络病理论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对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伯礼院士致辞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院士在致辞中强调,络病理论可以说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典范,被收入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联合从全国遴选的27项建国以来的重大理论传统创新典藏。络病理论能够取得现在的成果,主要有四点原因,第一它是传承创新的典范,是络病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第二是医和药结合,有了理论的创新,并在理论指导下研制系列药物,用药物来证实理论,这是成功的经验;第三是以络病理论指导研制的每个药物,上市后都进行了严格的循证医学研究,评价方法严谨,结果令人信服;第四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多学科的合作和交叉,推动了络病研究的深入发展和壮大。

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高战军致辞

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高战军在致辞中提到,络病学是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以吴以岭院士为代表的国内外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理论创新在提升临床疗效、创新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体系建设和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在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研制创新中药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取得了中医药治疗微血管病变的重大突破,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作出了示范。

         两场仪式爱意满满:

“防治”和“关爱”带来希望和动力

在开幕式环节,“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项目第三期启动仪式、中国医师协会以岭关爱医师健康专项基金续约仪式隆重举行。

“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项目第三期启动仪式

慢性病是指起病隐匿,病程较长且迁延不愈类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慢病管理迫在眉睫。

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临床常见慢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40余年来在国内外一大批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已逐步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开展了大量基础、临床及多项循证医学研究,进一步证明了通络治疗在慢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

“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联合各省市络病专业委员会承办。该公益活动旨在提升临床医师运用络病理论指导慢病防治诊疗水平,掌握通络药物防治慢病最新研究进展,进而对广大慢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提升广大慢病患者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为慢病防治提供中医解决方案。

中国医师协会以岭关爱医师健康专项基金续签仪式

作为我国中医药创新企业,以岭药业30余年来始终致力于公益事业,勇担社会责任。为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风尚,2013年,中国医师协会以岭关爱医师健康专项基金正式设立,每年投入1000万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送知识、送感情、送关怀“三送”活动。

据悉,十年来,累计超过20000场活动,惠及近150万临床医师。结合“送知识”主题,采用线下专题辅导和线上互动直播多渠道形式开展系列健康宣讲活动。以“送关怀”为内容,每年组织“医师身心健康”活动,帮助广大医师在繁忙紧张工作的同时,全面提升身心健康水平;通过“爱心援助”活动,向艰苦、边远、基层任劳任怨工作的先进典型医师以及在执业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疾病的医师送去慰问。在“送感情”活动方面,举行健步走、登山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助数十万名医师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

络病理论结合现代科技

掀起研究热潮取得累累硕果

随着越来越多的业界专家学者对络病理论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国际上掀起了络病理论研究的热潮,开展了大量深入的科学研究,在络病理论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在本次大会络病理论创新转化高峰论坛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于金明、张运、贾伟平分别作题为《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创新转化——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指导八子补肾胶囊抗衰老研究》《精准肿瘤学新实践》《CAPITAL中医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证据》《血糖波动异常与津力达干预研究》的学术报告,针对络病理论创新成果转化和络病理论在多个疾病领域防病治病价值展开深入交流。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董强教授、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贾振华教授分别作重要学术报告,探讨了通络药物在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慢性心衰、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发挥的作用。

大会还设置了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论坛、脑血管病论坛、心律失常论坛、心力衰竭论坛、糖尿病论坛、呼吸论坛、抗衰老论坛、前列腺论坛、医药卫生发展论坛、肿瘤论坛、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论坛、精神神经论坛等十余个分论坛,与会多位院士、医学专家针对络病理论在各个疾病领域如何服务大众健康展开热烈讨论。

本次大会在国内28个省市设立3000多个视频分会场,境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500余个分会场。通过此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共享中医络病理论创新转化成果、共谋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共同探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栏目主编:王艳辉 题图来源:被访方。 编辑邮箱:healthzk@163.com
题图说明:第19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主会场。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