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抑郁?除了医学治疗,还需社会学的帮助
分享至:
 (9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一 整理 2023-02-11 09:14
摘要:我们希望不同的人群能够互相了解,破除整个社会对于精神障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以及偏见和歧视。

抑郁症不是简单的“坏心情”,距离我们也并不遥远。社会快速发展,生活压力与日俱增,让抑郁症的发生愈来愈普遍。
为了让人们真正地了解抑郁症,美国学者戴维·A.卡普以自身经历和社会学研究方法,通过对50名抑郁者的亲密访谈,淋漓尽致地展现他们的抑郁经历、想法和感受,完成了《诉说忧伤:抑郁症的社会学分析》(以下简称《诉说忧伤》)一书,为揭示抑郁症复杂的形成过程提供了独特的社会学视角。

对于抑郁的真实感觉,在一场《诉说忧伤》的分享会上,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副教授萧易忻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医生姚灏,分别从社会学和临床医学的视角讲述了他们亲历的故事。

「一种同理与发声」

主持人:在现代社会中,抑郁症已然成为“隐形杀手”,抑郁这一名词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对个体来说,抑郁症不仅会带来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痛苦体验,抑郁症患者也常常会被误解、被排斥。所以,《诉说忧伤》的出版正逢其时,数百万长期深受抑郁折磨的人在书中找到了共鸣。首先有请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副教授萧易忻和我们分享。

萧易忻:我是《诉说忧伤》的译者之一,过去也做过一些抑郁症的社会学分析。《诉说忧伤》的作者戴维·A.卡普本身是社会学教授,他也经历了一个长期抑郁发作的过程。他发觉很多著作谈抑郁症,却缺乏患者的声音,所以他就站在一个同理的立场,利用自己自身的经验,用社会学符号互动论的观点来解释抑郁症患者的心灵世界。

在分析这本书之前,我们先要了解抑郁症在医学上到底意味着什么,其主要表现为:持续且长期的情绪低落;对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提不起兴致,包含以往的兴趣;活动力会低落,每天都觉得疲累,加上日常性的睡眠障碍;精神动作变得迟缓,或者会过于激动;没有自我价值感,以及过度自卑、自责,有罪恶感;经常犹豫不定,难以专注且思考能力降低;甚至会想到死亡,萌生自杀的念头。

但是,社会科学谈这件事情的时候,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我们来看《诉说忧伤》这本书,从叙论到第五章多在谈患者的主观感受,描述了抑郁症患者怎么看待不同的他者。这些他者包括精神医疗的体系、患者服药的经历、患者和药物互动的过程、患者怎么去看待医生护士以及怎么去面对亲友,以及这个过程里自我认同的变化。

本书的第六章,作者站在家人和朋友的立场去看抑郁症患者,涉及在面对抑郁症患者这个他者的时候,人们产生的自我的意义诠释。第七章放大到社会结构的层面在看抑郁症问题,它的题目叫作《疾病、自我与社会》,想要探索在美国社会里,到底抑郁症和文化有怎样的关系。至于后记,我认为是诠释主义跟所谓灵性的一种对话跟共鸣,作者也试图通过呼吁, 表达抑郁症患者这个社群的愿景,让社会重新联结。作者的目的是要对患者产生一种同理与发声,其实比较接近诠释主义的立场,进一步理解患者。

作者也对既有的抑郁症研究进行了批判,他说几乎所有的抑郁症研究都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听到一大群心理健康专家,包括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治疗师的声音,但是没有抑郁症患者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患抑郁症是什么感觉,拿到正式诊断意味着什么,他们对治疗专家有什么看法,我们也不知道患者服用精神药物的意义,他们自我评估病情时是否接受疾病的隐喻,他们如何建立应对机制,如何理解抑郁症对他们亲密关系的影响,抑郁症如何影响他们的职业规划以及职业抱负等。

作者也讲到,诊断应该只是完整评估的一部分,却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对患者整体的理解却往往被简化成填写一份量表,忽略患者的叙述以及症状形成的环境因素。所以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去认真倾听被贴上精神病患这个标签的人,他们的内在叙事是什么,把这个叙事写出来,让患者勇敢地去谈论抑郁症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情绪、态度以及个人观点。

「搭建社会照顾体系」

主持人:萧易忻老师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呼吁人们不要只从医学的视角去解读疾病。下面有请来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精神科医生姚灏做一些分享。

姚灏:我是一名精神科医生,在业余时间,我也参与了一些公益活动,我们这个公益组织的名字就叫“心声”。当时我们之所以要起这个名字,就是要让患者,或者我们称作亲历者,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们希望不同的人群能够互相了解,破除整个社会对于精神障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以及偏见和歧视。

健康和不健康,不是一个绝对对立的关系,它是个连续的谱系,充满了过渡地带,所以精神心理的问题,跟我们每个人的距离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这么远。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可能会遇到一些精神心理问题,也会有一些类似的处境。

对于医生来讲,我们不应该只是能够识别简单的症状,而应该更好地去共情、更好地去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

我们国内很多医学院校也在慢慢地进步和改善,试图把更多的医学人文带入整个医学教育的体系里,让更多的医学生不只去学会狭义的医疗干预的手段,还能够更多地学习怎么去共情,怎么去理解患者的感受,怎么去换位思考,这样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抑郁症,关于很多精神健康的问题,除了一些生物学的病因之外,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因素,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于这样一些更宏观的、社会性因素的干预,不管是在整个人群层面去提高大家的心理预防水平,还是在更加微观的个体层面给予治疗与帮助,都是非常重要的。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最好的医生叫上医,他所治疗的是未病,在这个疾病发生之前,就能够把它给干预掉、预防掉。怎么去预防?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去站在更高的位置、站在更上游,以全局观去看待各种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希望心理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的人们能够结合在一起,这才能建立起更加完整的支持与照顾体系,这是我们现在亟待完善的地方。

「在场就是最大的帮助」

主持人:两位老师都提倡一种社会联结,呼吁大家都来倾听患者的心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这些患者呢?

萧易忻:面对抑郁症患者,你可以去陪伴他,其实不用多说什么。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一个心理咨询师,有这样的经历,他发觉多一点倾听,对方会更愿意去讲内心的故事。
当然,也有很多干预手段,在时间上、空间上和他者上。时间上,老照片、写过的日记、曾经熟悉的音乐或者以前录过的视频,这些都可能疗愈你。空间上,你可以到一个似曾相识的地方,有美好回归的地方。他者就是跟人、跟物的互动。你去找个心理咨询师,他就是一个客体,他会反馈你。

接着,要清空自己,清空自己就是把诸多加在我们身上的符号都去掉。很多人都为了他人而活,为了他人的期待而活。你仔细想一想,好像我没有这些东西,也可以活下去。

再就是从自己身上去找资源。可以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方面,让自己有一些调整。譬如说我们试着把嘴角上扬,然后把胸挺直,忧郁的情绪就会稍微好一点。多说正面的话,你可以自言自语,因为自言自语本身就是一种调整能力。当你很急躁的时候,你就慢慢地、缓缓地去呼吸,这些是你身上就有的资源。

再来看社会层面我们怎么去赋权。我国台湾地区有个慈芳关怀中心,它是一个精神康复中心,他们展出患者过去的作品,有些是拍的照,有些是写的歌,或者其他类型的作品。创作者自己当导览员,讲他们的故事,这就是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下做去污名化的教育。我们要制造教育的机会,医疗人文或者是精神卫生中心的社区工作其实都可以往这方面去思考。

这是向社会讲故事,在向社会讲故事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社会反思,让社会在去污名化这件事情上能够有更多的进展。
姚灏:我补充两点,作为家人或者朋友,怎么去支持身边的抑郁症亲历者。

第一点,刚刚萧老师也提到了,在于陪伴、支持和倾听。这是非常底层、非常核心的一个要素,在场其实本身就能够带来很大的作用。

当然还有一些更加偏实务的、实际的帮助。是不是可以去学习一些关于抑郁症的知识,包括它早期的一些表现。比如说对于学生来讲,可能短期内很多课都不去上了;对于上班的朋友来讲,可能一段时间内工作上好像不是很积极,整天非常沮丧,或者睡眠、吃饭都出现了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参与照顾的这个度,这个边界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它可能是动态的,随时需要去调整的,非常模糊的。所以你在提供照顾的过程中,觉得自己心生疲惫了,那么稍微退回来一点,如果慢慢恢复过来了,得到喘息了,那么再往前一点,它是一个不断进退的动态过程。


《诉说忧伤:抑郁症的社会学分析》
【美】戴维·A.卡普

幸君珺
萧易忻
上海教育出版社

栏目主编:顾学文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