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与传统文化互通互动共情共鸣|第25期解放书单
分享至:
 (2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夏斌 2022-12-17 08:40
摘要:文化的深度 历史的厚度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在古人的文献经典中,在今人的各类著作中,可以看到怎样的中国气质、中国气象、中国气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我们能够汲取怎样的经验与智慧?

「博大精深」

上世纪80年代,有学者到欧美等地开办关于中国文化的讲座。一个国外听众发问:你们经常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能不能告诉我们怎么个“博大精深”法?

这个问题,让作家王蒙念兹在兹。

出于一种文化使命感,他尝试推出谈“孔孟老庄列荀”的一系列作品,对中国文化进行探源式阐释,接着又出版《中华玄机》《中国人的思路》《中华文化:特色与生命力》等著作,聚焦中华文化的辉煌、影响、焦虑、危机、重生等。

上个月,王蒙的新作《天地人生:中华传统文化十章》面世。这是一本饱含人生阅历的“智慧之书”,是一部提炼阐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价值精髓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分为生死、天地、三才、混一、文治、修身、美德、君子、劝学、风度十章。每一个话题,几乎都与生命个体息息相关。

——谈文化:文化使人生的诸种悖谬、死结、愤懑、怨怼,变得平顺条理、有情有理。

——谈勇敢:中国古代圣哲提倡的是清醒的勇敢,慎重的勇敢,有影响力与组织力的勇敢,理智的勇敢与战略的勇敢,而不是一时的莽撞与冒险。

孟子贬低匹夫之勇、血气之勇、一夫之勇,认为那是廉价的,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苏轼更是提出,不惊不怒,深谋远虑,服从大局,务求必胜,才是格局甚大的真正的勇敢。

——论人生:人生下来,活下来,是为了贡献、为了成长和成就。所有的失败,应该通向改进与成功。即使此生的成长成就有限,也可以甘为人梯,把接力棒传下去。

——论学习:人生是自学所造就的。人最重要的老师是明显成长了、更加渴求成长的自己。

——论乐趣:应该做到的是,随着自身人格的发展完善,终于感到,修身才是人生的第一大享受。

王蒙谈中华传统文化,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运用经验主义、审美感悟的方法来谈,即“六经注我”,化深涩为人情事理、洞明练达、新鲜有趣。由此,不同的读者可以与之互通、互动,共情、共鸣。

从历史中“走出来”,在光影中“活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民族的,也应当是与时代、与世界共振的。

西方人该如何理解“道与气、阴与阳、八卦与五行”等概念?《孙子兵法》是兵书,为何其核心内容却在讲避免战争?屠宰、烹饪、调羹,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又是如何将思想灌注口腹之间?

在《中国思想:从孔夫子到庖丁》一书中,剑桥大学教授胡司德摒弃以学说形塑思想的传统框架,转而从时空、自然、医药、食货等领域来把脉、解题。透过“他者目光”的审视与解构,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与厚重并存、朴素与复杂共生、天真与深刻兼得到生动展示。

「龙腾虎跃」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对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及其时代人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这个时代,在中国是春秋战国时代,在西方语境中被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在“轴心时代”,人类的文明精神出现了重大突破,诞生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导师——中国有孔子、老子,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古印度有释迦牟尼……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中国文化之根——先秦七子对中国文化的奠基》,是一部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具的著作。

在《典故中的中国》中,作者鲍鹏山讲诸子、讲人性,更讲美丽伟大的心灵;有史论、有洞见,更有真挚热烈的感情。

同样的“轴心时代”,不同的文化特质。在百家争鸣中,在百花齐放中,中国文化愈发鲜明、愈显活力。

在一些文化中,太阳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在中国则是可以与之抗争的(后羿射日);火是从上帝那里偷来的,在中国则是人们自己努力创造的(钻燧取火);大山是上帝的造化,在中国则是可以人为移动的(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的故事,既阐明了中国文化积极奋斗的精神,也暗合着安土重迁的意味。因为不随便搬家,一家几代人都生活在一起,决定了中华文化重视家庭、重视血缘联系。

中国人的血缘关系特别复杂。《尔雅》是中国最早的词典,其中表示人的称谓的词,比如今天说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就有100多个。

有一个称谓特别复杂,那就是兄弟的兄,它字面的意思,兄是男性同辈比自己年长者。但在实际生活中,有时比自己年轻的也可以为兄,女性也可以为兄,甚至比你低一辈的也可以为兄。

称谓讲究的背后,是文化的深度、历史的厚度。走进去,就可以更真切地看到那个活色生香的时代、那个龙腾虎跃的时代、那个“鸢飞戾天,鱼跃于渊”的时代,就能知道如何做一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中国人。

「接续奋斗」

文化的深度、历史的厚度,既源于“轴心时代”的引领与突破,也基于一代代中国人的接续奋斗。

中华上下五千年,孕育了无数名人圣贤:有以身许国、抵御外辱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政治家、军事家;有循理论道、通事物之变的哲学家、思想家;有文若春华、思如泉涌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勇于创新、锲而不舍的科学家、探险家……

依托中华书局主办的《月读》杂志,大有书局精心推出了“中华人物故事”丛书。这套丛书以正史、笔记为依据,分为《先贤启示》《古人为政》和《文人为官》三册。

《先贤启示》主要介绍春秋以来的思想家与开国名臣,如董仲舒、诸葛亮、朱熹、王守仁、顾炎武等。

《古人为政》主要介绍历史上有影响力的名臣贤相,如萧何、魏徵、姚崇、宋璟、包拯、耶律楚材等。他们是诤臣,是良臣,是廉臣,是勇臣,是智臣,其从政智慧和道德品行是后人学习的典范。

《文人为官》主要介绍屈原、颜真卿等历史文化名人。在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主要著述、思想观点及历史贡献的同时,结合现实提炼其思想精华与道德精髓,为读者修行立身提供经验与智慧。

大写的人,大写的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穿越千年,影响着中国文化、中国历史的走向,诠释着中华民族的禀赋、性格、气质。

「滋养丰富」

文化的深度、历史的厚度,还离不开文学的滋养与丰富。

文学是什么?文学常常是讲生存之外的问题。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世界染上一层温情的面纱。世界没有改变,但人们看待世界的眼光改变了,人们的心情状态改变了。

文学阅读,又该读什么?一个简洁的回答就是读经典。文学经典是长期沉淀下来并经过时间检验的有营养的精神资源。对中国人来说,文学经典就是那些在几千年传统文化中沉淀下来、保持连绵不绝精神影响力的好作品。

“中国文学经典”套书的主编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引驰、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兴陆,脱胎于复旦大学文科专业大类培养基础课程,由《古代诗词卷》《古代散文卷》《古代小说戏曲卷》三卷汇编成册。

《古代诗词卷》分为先秦两汉诗歌、魏晋南北朝诗歌、唐宋辽金诗词、元明清诗词曲几大部分——

中国是诗的国度,“民生而志,咏歌所含”,5000多年文明的历史长河里,诗歌一脉奔腾不休;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更是主流。自远古的歌谣到《诗经》《楚辞》,从汉魏乐府、六朝文人五言诗到唐诗、宋词、元曲,乃至明清时期多样态的诗歌形式,可谓跌宕生姿、纵贯始终。从个人的修养心性、群居的集体生活到国家政治的沟通上下,诗歌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古代散文卷》分为先秦散文、秦汉六朝散文、唐宋元明清散文几大部分——

中国人历来把“文”看得很重,并将文与道联系起来,认为文本于道、文以明道。中国人的文,不只是今天的纯文学、美文,而是无所不包的大文章。文章不仅本源于“道”,其宗旨也是为了“明道”。

《古代小说戏曲卷》分为神话传说、杂史杂传、志怪志人、唐宋传奇、变文话本、明清文言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戏曲选等几大部分——

在今天的文学视域中,《搜神记》《世说新语》与《三国演义》《水浒传》都统称为小说,属于同一种文学体裁。但在古人的观念里,并非如此。古人一般不把“小说”视为文章,文章选本也基本不选小说,更没有一个诸如“文学”之类的大概念来包容“小说”。与小说相对的概念不是诗、文,而是“集部”“别集”之类的图书分类概念。当然,小说虽然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不高,但可以发挥劝善惩恶、娱目悦心、陶冶性情等作用,因而也不应忽视其价值。

「云影天光」

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人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的《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是学者胡晓明读解中国山水诗歌的小书。全书精选中国山水诗中200余首佳作,但又不仅仅把山水诗作为精妙优美的语言文字或风景画来看待,而重在探究隐藏在技法、家数、渊源、流派、风格背后的中国文化的心灵境界。

从中国哲学的学术立场看中国山水诗歌,从中国山水诗歌的特殊角度看中国哲学,是本书的宗旨。作者认为,要重新找回中国文化的抒情传统与抒情精神,不能不唤醒人们的语词记忆。并不是只有方言才能满足乡愁,在表现汉语独特的诗性,即凝练与含蓄方面,旧诗还是有优势的。缺少了这个活水,就看不到云影天光。

安顿生命,是中国山水诗的一个经典主题。在向往乡关的精神旅途中,花开花落,鱼跃鸢飞,大自然无限丰富的形态,无往而不成为诗人表达情思的媒介;或烟云空蒙,或啼鸟处处,或登大山观日出,或涉大川送夕晖,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沐浴灵魂,陶冶性情,开拓胸襟,提升人的精神存在。

如果没有这心灵的远游,如果没有那些流动飘逸的云水、小窗梅影的月色,那些绮丽华滋的春光、荒寒幽寂的秋景,那么人类的心智将难免日渐枯竭。

一层一层渐近大自然,正是一层一层打破壁障,从而将人类自由心灵从封闭的自我世界中伸展出来。这就是安顿生命的另一面:提升心灵。

东方出版中心呈现的《诗意人间》,是学者方笑一的用心之作。该书收录了他为90首中国古典诗词撰写的解读文字。其中有关人间真味的一段文案,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元丰七年,苏轼和一位朋友游览泗州南山,写下了这样的词句:“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此时的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的九死一生,又在黄州度过了几年谪居岁月,对“人间”有了新的感悟。

人间的至味是什么?苏轼给出了两个字答案:清欢。这是一种清淡的、清新的欢愉,并不是那种浓烈的、穷奢极欲的、令人亢奋的快乐。

苏轼是一位美食家。他还进一步将“清欢”落实到了饮食层面。茶中是雪沫乳花,盘中是蓼茸蒿笋,还没到立春,诗人就试起春盘来了。所有食物,都是清淡的。

苏轼用“清欢”二字,勾勒出一个诗意的人间。这样的人间,并不拒绝世俗的美味,并不鄙视日常的饮馔,并不追求躲进深山、辟谷炼丹。日常生活,世上万物,一草一木,皆具诗意。

这样的人间,又不仅仅停留和满足于世俗的享乐。诗人面前摆放着的,不只是一盏清茶、几样菜蔬,在雪沫乳花与蓼茸蒿笋之间分明蕴含着一种超越世俗的美。诗人将其捕捉到手,又以春风词笔,包含着世俗的和超越世俗的两重诗意。这是真正的诗意人间,千载而下,依然令人神往。

在写作手法上,作者还会根据不同的诗篇选择适合的视角进行解读。比如,在解读“无一字不可无出处”的江西诗派之宗黄庭坚诗作时,作者以应注尽注的方式来讲透典故和出处;李商隐的《无题》则侧重于美学角度的剖析,将绮美的晚唐诗“语极摇曳”背后的深婉展现在读者面前。

优秀的诗词,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到苏轼笔下就成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到辛弃疾笔下就成了“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他们的境况不同、心愿不同,面对同一轮明月,所创作的诗词展现的就是独属于那个诗人的情感天地与人生思考,独属那个时刻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

“中华诗词名人传”丛书志在讲述10位古代著名的诗人、词家的成长故事,如《采菊东篱——陶渊明传》《把酒问月——李白传》《心忧黎元——杜甫传》《长恨春归——白居易传》《醉翁之意——欧阳修传》《不畏浮云——王安石传》《月满西楼——李清照传》《挑灯看剑——辛弃疾传》。

“传中见诗,诗中品人”是这套丛书的特点,为的是让读者对中华诗词名人有更立体、更深入的了解,进而读懂中华诗词、读懂中国文化。

「多元融合」

日前,“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

传统制茶技艺与其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传达着茶和天下、包容并蓄的理念。通过制茶、泡茶、品茶,中国人培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提升了精神境界与道德修养。

国宝重光,皇皇大观。穿越历史、跨越国界的瑰宝,除了中国茶,还有中国医药、中国武术、中国戏曲、中国瓷器等。它们从不同侧面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特有韵味。

最绚烂的,是敦煌的颜色。

在《中国传统色:敦煌里的色彩美学》中,暗红、灰青的底色堆叠闪亮的金青,玉白的色彩浮现于土红的泥板,红与黑、白与绿勾画出绀发翠眉的菩萨、高绿下赪的山水。有限的色系经由同色与异色的组合,或对比、或调和,最终形成中国色彩的范式,给今人带来美学与心灵的震撼。

最清脆的,是中国的瓷器。

作为人类最早发明的材料之一,瓷器在人们的生活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瓷器虽多,但韵在其音。它曾引领全世界时尚风潮长达数百年,还是中西方重要的贸易商品,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纽带。

《瓷器里的文明碎片》通过讲述18种瓷器的历史,引出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和工艺技术,勾勒中国瓷业的兴衰起落、传承断裂。从青白瓷到青花瓷,从钧窑到珐琅彩,从宋瓷到清三代,是瓷器的故事,也是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工艺。

最动人的,是传统的音乐。

音乐学家田青的《中国人的音乐》,是一本以中国传统音乐、传统乐器和各地民歌为脉,饱含深情讲述中国故事的专著。在这本书中,读者可以聆听古筝、古琴、琵琶、二胡等传统乐器的“金声玉振”,走进南音、佛乐、道乐的神秘世界,体会“长亭外,古道边”的境界以及“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时代精神。

最贴心的,是南北的美食。

由于地区的不同,中国人的饮食生活有着不小的差异。南北之间,山区与平原之间,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无论主食也好,副食也好,种类之繁多,吃法之不同,令人叹为观止。

梁实秋甚至举例说:南方的茄子与北方的茄子在大小、水分等方面都不尽相同,用同样的方法来烹饪,味道就会大不一样。

《餐桌上的中国史》透过一道道菜肴,品读一个个朝代的经济、科技、农业发展程度与文化成就,折射出中华文化的重组演变与多元融合。

「忧乐圆融」

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赫赫先秦、大汉雄风、盛唐气象、典雅宋韵和元明清风采……独特而悠久的文化传承、文明发展,让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不过,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为我们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了更好地面对当下和未来,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掘、重塑或者激活,上海教育出版社推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下”系列丛书,作者包括任继愈、庞朴、汤一介和郭齐勇等。

这套丛书有一个鲜明的论述、贯通的主线:西汉以来,儒道两家思想轮番地、混合地、谐和地在中国文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后来又融外来的佛学于一炉,成就了中国文化的新的统一体。而就其精神而言,可以“忧乐”二字来概括。

所谓“忧”,展现为如临如履、奋发图强、取义成仁之类的积极入世态度;所谓“乐”,包含有啜菽饮水、白首松云、遂性率真之类的逍遥自得情怀。

这两种精神,由于各种条件的凑合,有时分别统领了不同时代的文化风貌,如西汉的雄浑与魏晋的清远;由于人物性格和身世的差异,有时又分别代表不同人士的神韵情采,如杜甫之沉郁与李白的飘逸、范仲淹的“进亦忧,退亦忧”与金圣叹的“好快刀”。

甚至同一个人,在一个时期里会意气风发,受“忧”的精神鼓舞,而“猛志固常在”,志在四方;到另一个时期里又超然物外,本“乐”的精神为怀,而“悠然见南山”。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两种精神的理想结合,构成了中国人的理想人格。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谓“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所谓“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几千年来的人格设计方案大都如此。

这一忧乐圆融的文化传统,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又在不同时代呈现为不同的时代精神。时至今日,它正迎接着新的挑战。关键一点就是要不止于故步、不扬彼抑此、不厚古薄今,取长补短而不崇洋媚外,革故鼎新而不妄自菲薄,适应时代而不数典忘祖,认同自己而不唯我独尊。

我们久已具备这种精神,也应当敬重这种精神,更要发扬这种精神。


第25期解放书单|副书单

《中国思想:从孔夫子到庖丁》,胡司德 著

《中国文化之根——先秦七子对中国文化的奠基》,杨泽波 著

《典故中的中国》,鲍鹏山 著

《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胡晓明 著

《诗意人间》,方笑一 著

《中国传统色:敦煌里的色彩美学》,郭浩 著

《瓷器里的文明碎片》,涂睿明 著

《中国人的音乐》,田青 著

《餐桌上的中国史》,张竞 著

《中华玄机》《中国人的思路》《中华文化:特色与生命力》《天地人生:中华传统文化十章》,王蒙 著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下”系列丛书,任继愈、庞朴、汤一介、郭齐勇 等著

“中华人物故事”丛书之《先贤启示》《古人为政》《文人为官》

“中国文学经典”丛书之《古代诗词卷》《古代散文卷》《古代小说戏曲卷》,陈引驰、周兴陆 著

“中华诗词名人传”丛书之《陶渊明传》《李白传》《杜甫传》《白居易传》《欧阳修传》《王安石传》《李清照传》《辛弃疾传》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王一 题图来源:朱瓅 摄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