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故事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 第25期解放书单
分享至:
 (3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本书编写组 2022-12-17 06:01
摘要:既有强大的思想说服力,又有强烈的文化感染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必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总书记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在讲话、演讲、文章中,他通过一个个生动精彩的故事,把抽象的理论通俗化,让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既有强大的思想说服力,又有强烈的文化感染力,娓娓道来,回味深长,让人想听爱听,受益匪浅。这些故事,承载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深刻思考,彰显了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蕴含着深邃的“中国智慧”和厚重的“中国力量”。

《习近平讲故事》(第二辑),沿用原有体例,精选105则故事,通过还原故事语境、讲述故事背景、丰富故事信息、分析故事技巧,与读者一起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之道、改革发展之道、大国外交之道、修身为人之道,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本文选自书中内容,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习近平讲故事》(第二辑)
本书编写组 著
人民出版社


抄检大观园

我们党有8900多万名党员、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我看能打败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没有第二人。《红楼梦》第七十四回里,贾探春在抄检大观园时说过一句话: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至死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正所谓“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2018年1月5日)

抄检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大事件。面对抄检,探春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丫鬟,认为这样终将为贾家招来祸害,那句“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正是对贾府钩心斗角、子孙败产败家的预言和警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述这个故事后,用“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这句话肯定了探春对抄检大观园的“当头棒喝”。这句话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政论文《范增论》,全句是“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意思是事物总是自己先腐败,然后虫子才可以寄生;人必定是自己先猜忌起来,谣言才能乘虚而入。苏轼用这句话揭示了全文的观点:项羽驱逐范增并不是因为中了陈平的反间计,而是两人之间先有了嫌隙,项羽才会听信谗言。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有着朴素的辩证法色彩——事物的毁灭,往往始于自身的败坏;与外因相比,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尚书》中“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论语》中“反求诸己”,《孟子》中“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北齐文学家刘昼所言“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引用这句话,就是要告诫全党:能打败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没有第二人。如果不自省、不警惕、不努力,就可能重蹈苏共亡党亡国的覆辙。只有始终紧紧地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自觉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命、自我提高,才能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建设好我们这样的大党、领导好我们这样的大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至关重要。在这次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关键少数”提出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这“五个过硬”,语重心长,寄意深远,既是对高级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也为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指明了加强党性修养锻炼的方向和目标。

人民当家作主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提出了关于未来国家制度的主张,并领导人民为之进行斗争。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党在江西中央苏区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始了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的探索。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建立以延安为中心、以陕甘宁边区为代表的抗日民主政权,成立边区政府,按照“三三制”原则,以参议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各级立法、行政、司法机关。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9年9月24日)

2000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在一次会议上严肃地说:“我们是人民政府,但现在很多政府部门已经忘记了自己名称前面的‘人民’二字,所以我们很有必要重提这两个字。”

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围绕建立新型国家政权进行了长期探索。今天,人们到江西瑞金叶坪谢家祠堂参观,可以看到用木板隔成的一个个小房间,有的门口挂着“某某人民委员会”的牌子。直到现在,中央国家机关中的许多部委,都可以在瑞金找到“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红色政权在这里诞生。在这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政治,行使民主权利。1931年到1934年的苏区三次民主选举中,许多地方参加的人数占选民总数的80%以上,一些地方甚至达到90%以上,浓厚的民主氛围可见一斑。

“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做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这句20世纪40年代流传于陕西延安地区的民谣,生动再现了陕甘宁边区用“豆选法”进行选举的场景:选举时,每位候选人背后放着一只碗,群众把手中的豆子投进自己满意的候选人的碗里。由于当时广大基层群众90%以上都是文盲半文盲,“豆选”成为根据地最重要的选举形式。这种独特的民主选举形式,是边区因地制宜推行民主政权建设的一个缩影。

“杀出一条血路来”

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新的长征。1979年4月,广东省委负责人向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兴办出口加工区、推进改革开放的建议。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还是叫特区好,中央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同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行一步”,并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8月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8年4月又批准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明确要求发挥经济特区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带动作用。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10月14日)

1979年4月5日至28日,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习仲勋代表广东省委向中央提出:允许广东在深圳、珠海和汕头划出一块地方,举办出口加工区;按照国际市场的需要组织生产,单独进行管理,“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福建省委也提出了与广东省委类似的设想。中央对广东、福建两省的设想表示支持。同时,如何命名实施特殊政策的地区,是叫“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还是“投资促进区”,一时定不下来。邓小平同志说:“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当年经济特区怎么搞,没有任何蓝本可参照,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用40多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才走完的历程。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了特区的由来并深刻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

如今,深圳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种象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到深圳,强调“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不忘改革开放初心”,“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春风化雨、春华秋实,当年的蛇口开山炮声犹然在耳,如今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机勃勃,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展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顾学文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