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三个月内两获国家级大奖,《敦煌女儿》经历“三改三演”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诸葛漪 2022-12-05 18:48
摘要:不断打磨提升

12月5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敦煌女儿》验收研讨会举行。上海沪剧院《敦煌女儿》自2018年5月首演,在全国演出近80场,先后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和2020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9月,茅善玉凭借《敦煌女儿》樊锦诗一角荣获第17届文华表演奖,11月同名实景电影获得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

按照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聚焦于改、以改为主”“三改三演”指导方针,《敦煌女儿》主创团队对剧目从整体架构、唱腔念白到舞美呈现进行一系列调整。11月29日晚,作为“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演艺大世界·全国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和2022年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戏·聚精典”演出季参演剧目,茅善玉、钱思剑、凌月刚、吴争光主演的《敦煌女儿》在上海大剧院上演。

12月5日会议中,茅善玉表示,从十年前发现“敦煌女儿”相关题材到搬上舞台,《敦煌女儿》剧组一次次深入生活,一次次走近人物,被敦煌人的精神深深感动。经历再次修改打磨,11月29日《敦煌女儿》上海大剧院演出,除了唱腔、声腔的年龄区别之外,茅善玉尤其注重台词的年龄区别,“因为电影《敦煌女儿》在台词中融入年龄感,有沧桑低沉的语言节奏,所以舞台演出时我也得到启发。”

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季国平表示,沪剧《敦煌女儿》经历三改三演,把大学者还原为普通人、母亲、妻子,好看、动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说,每次看《敦煌女儿》都有很多心得,“不仅为樊锦诗先生所感染,也一次次为沪剧院精打细磨作品、坚持不懈的创作精神所感动。”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认为,《敦煌女儿》经受许多重大艺术场合考验,不断进行打磨,从题材开掘、人物精神抒写到剧种、主演表达都取得突破。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与樊锦诗一起观看《敦煌女儿》,“我问樊先生,戏怎么样,她说,‘好,真的好,比我还好’。”仲呈祥认为,《敦煌女儿》能够成为上海沪剧院现代戏的一个品牌,代表上海沪剧院不断守正创新的新成果。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