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当上海的公园打开围墙:让更多“边界”变“交界”
分享至:
 (21)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海燕 2022-10-10 10:14
摘要:公园打开围墙传递了一个信号:开放与融合

最近,有关申城公园的新闻颇为密集。中山公园拆掉了围墙,与苏州河华政段连成一片;复兴公园的两侧围墙拆掉,法式浪漫“走”上街区;鲁迅公园一段L型围墙全部打开,公园绿地和城市街区无界融合......

公园打开围墙传递了一个信号:开放与融合。拆掉的是围墙,拉近的是距离。正如一些绿化管理部门所言,让公园与周边的街区、社区、商区、校区、园区融合互通,打造一个一个无边界城市客厅。

“绿之丘”设计师、同济大学教授章明曾分析过城市的“边界”。在城市里,不同用途的建筑们在各自的基地内垂直生长。生活在其间的我们,每天从一个“房间”转移到另一个“房间”,对公共建筑、公共生活都愈发地感到疏离。我们的城市究竟需不需要像网格一样被切分?是不是所有地块的边界被划定之后,都要竖立起一道围墙?他希望,在城市中能够有更多的“交界” (borders) ,而不是“边界” (boundaries)。未来土地的颜色可能不是红色、黄色、橙色这般功能明确的,而是一种马赛克化的“丘陵城市”,不同功能之间相互联结,人们也可以自由游走于其间。

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园围墙的打开,正是从“边界”向“交界”的过渡。敞开的绿色空间,使市民漫游更为流畅通达,也打开了城市纵意驰骋的开朗之境。这与“一江一河”滨水贯通颇有共通之处。即通过打通断点、围墙,人民城市将最好的公共空间资源给予人民。

纵观这些年,上海公园的变迁史就是一部城市更新史:从最早收费,到免费向市民开放;从传统围墙,到打破壁垒;从拆墙透绿,到见缝插绿,到口袋公园、微小公园点缀于大街小巷和高楼大厦之间,“公园”这两个字正在融入上海的每条毛细血管,公园正不断拓展边界和融入多元业态。 

拆墙透绿后,将给市民带来什么?城市学家简·雅各布斯说,一个城市的街区越是成功地融合了日常生活的多样性和各种各样的使用者,也就越能得到人们随时随地的包括经济上的支持,促使其更加成功,得到了支持和获得了活力的公园,因此也就能以优雅的环境和舒适的氛围,而不是空洞无物的内容回报街区的人们。

言下之意,公园一旦打破边界、与街区充分交融之后,将可能成为承载更多想象力、多样性的丰盛之地,成为城市“金角银边草肚皮”的金角、银边,也由此能更多地惠及于民。

公园围墙打开之后,管理部门的压力毫无疑问将有所增加,比如安保力量如何保证、常态化防控怎么做、环卫和绿化如何后续保养,这都需要精细化设计。

公园围墙打开之后,市民将享受更多公共空间,也将有助于他们更多参与到公园街区的共治中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管理者的悉心守护,也需要市民的用心维护、自觉遵守,一起守护好这片无界城市客厅的美丽。

这也是市领导在调研沪上多个公园时强调的重点所在——要求结合“千座公园”计划,凸显特色禀赋、提升服务管理,“既要把历史故事讲好、把亮点优势做足,也要进一步在功能内涵的深化上下功夫,更好满足市民对城市公园的需要,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海沙尔 摄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