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没讲过脱口秀的医生,他的科普生涯是不完整的
分享至:
 (4)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葛均波 2022-10-08 14:52
摘要:国内首档大型健康科普电视脱口秀节目《健康脱口秀》自2021年12月开播以来,全网曝光人次超过10亿。

继《人间世》《急诊室故事》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象级作品之后,上海又推出国内首档大型健康科普电视脱口秀节目《健康脱口秀》,这是医学传播与健康科普的再度创新突破。自2021年12月开播以来,一场场有态度、有温度、干货满满的健康科普脱口秀,向广大观众潜移默化地传递健康生活方式,全网曝光人次超过10亿。

从数万名医务人员中遴选出来的25位专业强、颜值高、有腔调的沪上新生代医学科普明星,用出彩的演绎为人们带来时尚酷炫、科学专业、有趣好玩的精彩科普大餐。编写出版《健康脱口秀》一书,正是为了记录那些精彩瞬间,让经典化为永恒。

以下内容选自书中序言及三位选手的参赛作品,有删节。


《健康脱口秀》
王彤 孙向彤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葛均波:没讲过脱口秀的医生,他的科普生涯是不完整的

健康科普,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医生,我深有感触,哪怕我们夜以继日,看成千上万的病人,做成千上万的手术,也无法满足所有病人的医疗需求,因为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而预防是更加根本、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如何让更多人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即使生病后也能尽量减少并发症,尽可能改善预后,是我们每一个医生的所思所想,也是健康中国战略的主旨所在。我认为,医生的职业舞台不应限制于诊室、病房和手术台,传递健康信息也是每一个医生的职责所在。做好健康科普,既是医者责任,也是时代命题。

然而,如何把复杂、深奥、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让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需要在自身医学专业背景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科学普及工作,创新思考、积极尝试,通过语言的“翻译”和内容的“转化”,才能深入浅出、寓教于乐,让健康科普的形式更生动、表达更有趣、传播更广泛,使“健康中国行动”“健康上海行动”更接地气,最终让老百姓获益。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脱口秀似乎已经找到一种“无障碍沟通”的良好方式,与时俱进、平易近人,聚焦公众感兴趣的话题,依托网络可视化的表演,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潜移默化地接受核心信息与理念。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医务人员投身健康脱口秀的舞台,以科学的姿势吐槽,用健康的金句辟谣,探索科普新模式,绽放健康新时尚,帮助市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更好地展现上海这座城市的海派情怀与城市品格。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市民关注、支持、喜爱健康脱口秀,让我们在笑声中走出“健康误区”,在欢乐中掌握“健康密码”,共同拥抱高品质健康生活。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此文为书中序言)


曹鹏:倒走治腰痛?治上了手术台

咱们这期的主题是医学辟谣,我先给自己辟个谣。我真的是一个脊柱外科医生,是个主刀的大夫。脱口秀不是我的主业,手术也不是我业余爱好,我就是专业干这行的。虽然一名脊柱外科教授站在台上说脱口秀,这人设崩塌得稀碎,但是主办方安慰我:“曹教授,没啥的,人设崩塌怎么了,就算天塌了,也有个高的顶着呢!”但我心里想的是,你说的那个高的,不会就是我吧?

上一场说完公园里老人们奇葩的健身方式后,最近我又去公园里转了转。一进门就发现很多大爷大妈都倒着走,我心想:我这是“火”了啊,大爷大妈为了多看我两眼都这么走道了?上前一问才知道,他们听说倒走治疗腰痛。我当时真想握住他们的手说:“大爷大妈,我还是来晚了啊!”

倒走治疗腰痛没有任何生物力学证据。相反,因为倒走是一种人类的反序运动,在户外很容易跌倒。要知道,跌倒已成为咱们国家老年人排名第一的伤害死因!我国平均每年有4400万老人至少跌倒过一次。

上周我出专家门诊的时候,一个小伙子和他两个朋友来到我诊室,进门就说:“曹教授,我前两周看了你的节目,慕名而来。”说着就把挂号单放在了我的面前,给我的感觉是,他仿佛在说:“这是我的票根,请开始你的表演。”我当时觉得,上海医保真好啊,包你看病,还能包你娱乐。但是,咱就算去听脱口秀,你也不能买一张票,进来三人吧,你咋想的?后来小伙子看我一愣,连忙从包里掏出片子说,他外公昨天锻炼倒着走,被绊倒,一个屁股蹲坐下去,腰椎骨折了,社区大夫说要开刀,转诊到我这里。你看看,原本他外公想倒走治疗腰痛,结果这一走,走到了手术台上,得不偿失啊!

其实,无论是这个诊室的真实病例,还是公园里我的见闻,都让我们觉得医学科普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当然,说脱口秀也是我们传播正确医学知识的一种途径。只要老百姓喜闻乐见,有所收获,我们就愿意继续说下去。

(作者系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首届《健康脱口秀》总冠军)


李志玲:好好锻炼,科学养娃

大家知不知道药师是干吗的?加血的?你游戏打多了;桃花岛上练功的?那姓李不可以,得姓黄。其实药师按上海话说,叫作“请侬切药”(请你吃药)。我还有一个身份是儿科医生,最近我发现很多小朋友在运动这件事情上遇到问题,属于被爸爸妈妈“切药”了。

比如跳绳,因为要考试,很多小朋友都在练,甚至还有培训班在教跳绳。教育专家说,“双减”之后家长就不会那么“鸡娃”了。我觉得,专家们这结论草率了!对有的家长来说,世间万物都可以“鸡”:没有语、数、英,“鸡”跳绳;没有跳绳,“鸡”捏泥巴。只要说这个项目考试,他会买50斤橡皮泥,让孩子一天捏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我估计南北朝那会儿纺织肯定是要考试的,花木兰从军有可能是为了逃课!

有一天,一位妈妈带孩子来看诊,在诊室门口,我就听见她打电话和其他家长说:“我家孩子在家天天看动画片,哎哟,烦死了!”结果进来是给孩子看腿病的,我说:“孩子看动画片也能把腿看残?是跟着‘熊二’砍树去了?”结果妈妈悄悄地对我说:“医生,那都是骗人的。我天天让孩子在家跳绳,别人100个,咱们3000个。我‘卷’死他们!”我顿时惊呆了,这年头跳绳也成“杀器”了?这是跳大神吧!但是这战损比有点高,伤敌100,自损3000,结果自家13岁的女儿得了骨骺炎……

最可气的是,这妈妈还拿奥运选手们鼓励自己的孩子。“你看看人家苏炳添,痛了,咬咬牙就过去了。”结果话音未落,自己女儿就昏过去了。奥运选手是有专业康复师和队医的,而且队医要是说:“痛是正常反应,加油,再来一组!”苏炳添肯定也会昏过去。

其实,运动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们这一代小时候很喜欢户外运动,回头想想,我们那时候为什么愿意野出去?因为那个时候,有在楼下喊你名字的小伙伴,有可以蹦来跳去的弄堂,可以拿着粉笔在地上画房子。

我们的住房面积越来越大,但给到孩子的空间似乎越来越小,孩子能找到的伙伴也越来越少。当有人在楼下喊孩子名字一起去打球的时候,得到的再也不是整栋楼的回应,可能是一个家长把头探出来:“他去补课啦!”哦,不对,“双减”以后他可能说:“他在跳绳,你别喊他打球,不然不就耽误运动了吗?”

这让我想起曾经有个睡眠很差的病人,我给他开了医嘱:十点吃安眠药。他为了防止遗忘,让太太提醒他。结果有一天病人九点半睡着了。到了十点,太太却“噼噼啪啪”把他抽醒,还边抽边喊:“十点了,快起来!再睡就耽误吃安眠药啦!”

考试是为了鼓励运动,而不是用运动鼓励考试;吃安眠药是为了帮他睡觉,而不是把睡着的人抽醒,叫他吃药,这真的叫:请侬切药。我们都希望孩子能争气,变成一只“争气鸡”,但我们自己得搞清主次,捋清思路,才能科学“养鸡”。

(作者系上海市儿童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首届《健康脱口秀》24强选手)


舒秦蒙:想你的夜,别让隐形眼镜陪你过夜

近视到底会不会遗传呢?会的。

近视是个多基因遗传病,你不知道哪个基因起最主要的作用,有很多因素会导致这个多基因遗传病,它真不好说。当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毕竟是一个‘外人’”。孩子爸爸说:“大夫,你什么意思?”我说,有些情况我不好问,就比如“这个孩子……他是不是你们亲……自逼着他半夜做功课啊?”孩子妈妈说:“大夫,你说得太对了,但这也不是遗传啊。”我说:“那我就要再问了,你是不是偷偷背着他爸爸……去做了激光手术啊?”

我看你们笑得这么开心,我觉得我应该把“遗传”讲清楚了。

说完孩子,再说说大人。大人有一个近视眼“重灾区”:程序员。程序员确实惨,眼睛不好,头发少。一天,有个程序员来我门诊看病。工作原因老盯着电脑看,又在空调房里,时间长了眼睛又干又痒,还充血,有点结膜炎。我给他开了润眼的人工泪液,他觉得还行,后来就没再来看病了。

下一次来是两年后,他被家里人扶着来的,看不清东西,检查一看,角膜都糜烂了。他家里人说是点眼药水点的,我吓了一跳,心想,我专门开的是没有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怎么会点成这样?

原来他买了网红眼药水,点起来老舒服了,每次眼红,一点就退了,一点就点了两年。肯定舒服啊,为了增加使用体验,网红眼药水里什么都会放进去:肾上腺素可以收缩血管,眼红当然退得快;眼痛,里面有抗炎成分,一点正好不痛了;还有薄荷醇,一点冰冰凉,好舒服啊。但是眼药水的成分一多,对角膜就不友善,角膜就烂掉了。他追悔莫及,我对他的情况也十分痛心,他是个多么年轻的程序员!他甚至还有一些头发!

后来,我的门诊又来了位空姐,非常美,还是某航空公司的“空中天使”。但我不为所动,因为我心中只有专业素养。

空姐因为经常戴隐形眼镜,角膜发炎了,眼睛又痛又看不清楚。我说:“这很常见,你要经常戴的话,就选择透氧系数高的,表面含水量高的,不容易形成蛋白沉淀的,然后定期更换,再适当用点眼药水,很快会恢复的。”她说:“医生,我已经很注意了,但还是发病了。我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啊?”

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是时候植入广告了!但我不会,因为根本没人认识我。所以我只好拿出我的专业素养,给了她专业的建议:“要么换一个工作吧!”她说:“大夫,我的工作挺好的,要不,给我一些可操作的建议,能给我换一只眼睛吗?”我说:“你要么换一个大夫吧!”

话是这样说,其实后来的治疗效果还是挺好的。空姐每次来都夸我“医生,你看病真好”“医生长得真好看,声音还这么好听”。我就说:“哈哈哈,怎么这么说……哈哈哈,我有吗?怪不好意思的!”

最后一次复诊,她的视力恢复到1.2。她很高兴,站在门口说:“大夫,你看病真好,你让我又看清楚了……你的声音可真好听!”我好难过—— 难怪女人都爱这么说:“我当初真是瞎了眼!”

(作者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首届《健康脱口秀》10强选手)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顾学文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