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财经连线 > 文章详情
我与“一带一路”②丨支付宝名声在外,海外兄弟找上门来
分享至:
 (4)
 (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翀 邵竞 2017-05-12 12:51
摘要:技术出海让支付宝拥有众多“海外兄弟”。

 

Paytm是如何在印度推广移动支付的?点击上图,视频会告诉你答案。

 


 

“在印度看电影,当地人用手机‘扫一扫’电影海报上的二维码,不取票就能看;在泰国叫‘嘟嘟车’,当地人也可以‘扫一扫’就付车费……”说起这些“当地版支付宝”的应用场景,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国际事业部资深总监郏航觉得,这些都是支付宝技术在当地扎根的表现,也意味着技术出海正成为企业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新方式。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与蚂蚁金服有直接合作关联的已经有印度、泰国、菲律宾、印尼等多个国家。这些国家,郏航每一个都去过,而且去了不止一次,目的都是谈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看到中国技术“走出去”的前景,更看到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愈发紧密的关系。

 


从“C2C”到“KFC”


 

“‘走出去’最常见的方式是贸易出海或资本出海。一开始,我们想通过战略投资‘走出去’。”郏航并不讳言,最初去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想用资本在当地进行战略投资。

 

但随着与当地相关企业密切接触后,他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创业公司,乃至一些当地的大集团,都以“当地版支付宝”“当地版阿里巴巴”“当地版微信”“当地版滴滴”等为目标,进行技术创新。

 

“这是中国互联网人熟悉的经历和回忆。因为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互联网企业也把‘中国版雅虎’‘中国版eBay’‘中国版PayPal’当成目标。”郏航说,在海外交流中,有“世界时间”这一说法。“世界时间”表示特定时代人类发展最高水平。以前,“世界时间”基本等同于“美国时间”,世界其他地方无非是对美国式创新与美国式高度的追随,中国的互联网创新也被戏称为C2C(copy to China,“复制到中国”)。但现在,中国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井喷式发展与弯道超车,“世界时间”已慢慢调整为“中国时间”,海外不少创业企业的做法是KFC(kaobei from China,“从中国复制”)。

 

看到中国技术和互联网创新的成果在海外备受关注,郏航和团队的其他成员都意识到,比起用资本进行战略投资,或许技术投资的成效会更明显:“我们可以输出当地需要的技术,与当地企业共享发展果实。”

 

这一判断与郏航的经验不无关系。在加入蚂蚁金服之前,他是一家央企美洲代表处的高管,深谙国际合作的价值:“我们常讲‘大国溢出效应’,以前主要指美国,‘溢出’的也是贸易和资本两个层面。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中国的资本溢出效应逐渐显现。”但这次蚂蚁金服出海,他看到了不同:“用移动支付领域的世界领先技术,培养当地人才,服务当地民众,堪称‘技术溢出’。这说明,中国开始对周边国家乃至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输出软实力,既体现出中国在互联网技术领域的大国溢出效应,也是中国崛起、中国自信的证明。”

 

 


中国技术助力当地创新


 

“在‘一带一路’提出前,我们就开始了在印度的合作业务。”但随着合作地区增多,郏航发现,中国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关系太紧密了,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互相借鉴互相支持的发展需要。

 

所以,在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合作中,成果不仅是中国人能够在当地使用支付宝,还包括在当地形成一个类似支付宝的本土品牌,为当地人提供各种类似支付宝但更有当地特色的服务。

 

面对这个结果,郏航认为这是因为 “一带一路”的很多国家都需要普惠金融:“我们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看见,这些国家人口密集、经济处在上升期,但金融体系发展较慢且不均衡,普通人获得金融服务的成本非常高。比如在印尼,由于线下网点奇缺,许多人连充手机话费都很困难,印尼街头甚至有一项独特的职业——‘摩托青年’。他们靠帮人跑腿代办一些小事来赚佣金,比如替人充话费、买外卖、买烟,等等。”

 

这些市场需求,恰恰是蚂蚁金服所擅长的,让普惠金融惠及全球又是企业愿景。所以,蚂蚁金服决定把来自中国的技术经验,包括支付宝12年来自主研发的安全风控技术、防欺诈技术、反洗钱技术等向外输出。这样做最直接的好处,是为当地团队节省5至8年的研发成本和发展时间。

 

相关做法受到海外开发者的欢迎。Paytm被称为“印度版支付宝”,公司创始人维加(Vijay)在过去两年来中国了不下10次,目的是学习中国技术。与蚂蚁金服合作后,他形容:“像上了一个MBA课程,除了支付宝,我们还计划在印度推出像余额宝、芝麻信用这样的产品。”

 

之所以能在短期内推出新服务,维加毫不讳言中国技术是助推器。比如风控对金融至关重要,在与中国团队对接前,Paytm的风控全部靠人工,随着业务量增长,根本无法实行。但蚂蚁金服把自己的风控产品与Paytm分享,让Paytm不用完全依赖人工就能实现实时风险识别和决策,发展大大提速。

 


“Glocalization ”背后的

中国开放


 

虽然说技术无国界,但真正“走出去”之后,还是有很多需要磨合的地方。

 

除了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最重要的磨合是怎样把中国技术留在当地。技术意味真金白银,这是任何一家技术企业都十分看重的基础。蚂蚁金服的最初想法是派出技术团队帮助当地企业完成相关应用建设,但很快发现这种模式的不足。郏航说:“当地的很多情况与中国不同,当地团队会提出很多建议和意见,我们要按照流程评估是否要修改,但这样效率比较低。”

 

于是,蚂蚁金服选择了开放:开放中国的技术,让当地团队在中国技术基础上进行本地化创新。“我们把这种‘走出去并本地化’叫做‘glocalization’。”

 

事实证明,“glocalization”的效果是明显的。比如,印度大多数人用的智能手机都是廉价低端的那种,内存很小,硬盘也很小。当地人对流量也非常在意,不到非用不可的时候,不会轻易打开应用,平时甚至关掉蜂窝移动网络。还有,印度人很少使用密码登陆账户。所以,最终的Paytm应用很小,流量消耗也很少,最常用的登录“钥匙”是手机短信发送的随机验证码。

 

符合当地特点的开发方式,果真带来了丰厚的成果:数据显示,从2015年2月蚂蚁金服与Paytm达成合作起,仅仅过了两年两个月,Paytm用户数从不到3000万升至2.2亿,跃升为全球第三大电子钱包。

 

有了印度的案例,蚂蚁金服在其他国家也延续了“glocalization”。这种开放得到了合作者的认可,又反过来推动不同国家在文化上的融合。郏航举了个例子:一些泰国人在当地的工作节奏是“干半天玩半天”,但合作后泰国团队来杭州交流,就变成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996”(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六天)。“他们还觉得特别过瘾,深夜也在办公室激动地讨论方案。”他觉得,海外合作伙伴之所以有这些变化,是因为随着更多的沟通和了解,他们明白正在学习的中国技术会给当地带去变化,他们也想抓住开放的中国为他们提供的这些发展机会。

 


(图片来源:任翀、蚂蚁金服;视频来源:蚂蚁金服;图片故事编辑:任翀、张煜;视觉:邵竞;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