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寻找“日常生活的语法” | 第24期解放书单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钧鹏 2022-08-20 06:01
摘要:密切观察门卫工作、门卫与住户的关系以及大厅内的复杂情境,可以为彼此打开一些远景。

彼得·比尔曼出版《寻找门卫:一个隐蔽的社交世界》一书,对于熟悉他的读者来说,是一件出乎意料的事。因为他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师从社会网络分析奠基人哈里森·怀特,以社会网络分析见长,并以方法论上的创新和洞见著称,而《寻找门卫》却是基于观察和访谈,没有令人炫目的统计表格与网络图。

比尔曼在美国社会学界是个鼎鼎大名的人物,是美国的三院院士。在其1993年出版的专著《关系成为修辞》中,就已经展现出了对微观结构的学术兴趣。比尔曼在哈佛受过系统的定量方法训练,并能娴熟地运用各种统计与社会网络分析软件,总能从各种数据(往往是二手数据)中敏锐地找到研究灵感,这种求新求变的风格让其在职业生涯初期遭到不小的苦头,大量的研究精力最终没有得出令他满意的产出。但随后,他在20世纪90年代发表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论文,对社会网络分析、叙事方法以及青少年健康问题提出了重要创见。

尽管比尔曼以方法论上的创新而著称,他在理论方面同样贡献不凡。2007年初,我听比尔曼谈起在哥伦比亚大学打造“新结构主义社会学”的雄心。说起结构主义,受过社会学训练的人往往会想起马克思、帕森斯或列维-斯特劳斯,但比尔曼所说的结构不同于传统的静态的宏观结构,而是将社会结构视为产生于社会互动过程的、动态的、多重的网络关系,我曾在其他文章中将这种思路称为“关系-结构社会学”。

除了自身的学术成就,比尔曼还以对学生的有效指导而广受赞誉,他始终是系里最受学生欢迎和推崇的老师之一。本书正是源于比尔曼在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的大一本科生社会学导论课,其原始面貌是学生在课堂上为这项集体研究所提交的报告。研究门卫这一决定也是考虑到了学生的安全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田野为基础开展研究的社会学家主要关注的是边缘人群:黑帮团伙、街边书贩、瘾君子等等。”与之相对的,民族志近些年来涌现出一股潮流,那就是以猎奇性和故事性取胜。然而,荡气回肠的叙事从来就不是社会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最好的学者往往能从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中看出社会互动的玄妙,能从寻常中看出不寻常。在这方面,本书可谓一部“老式”民族志,因为其研究对象再小、再寻常不过: 纽约高层住宅的门卫。

虽然书里描述的是美国纽约的门卫群体,但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其内核是相通的。

国内读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来理解这一群体,进入门卫的多重世界。中国社会学通常关注宏大的议题。但社会发展至今,产生了更加多元的需求,很多研究者和读者的兴趣也开始转向微观结构——社会的丰富性往往藏在细节之中。本书提到,很多社会学家都倾向于研究一些宏大议题,比如社会革命、社会运动等。这些确实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但关注人们的日常经验,关注微观层面的议题,同样极具价值。

本书的核心问题是门卫和住户如何处理空间距离与社会距离之间的张力。换言之,他们是如何维系相互之间的身份边界的。比尔曼将门卫与住户之间的互动形容为“日常生活的语法”,也就是“组织各种社会互动、形塑不同决策、驱动日常行为的那些并未言明的准则”。所谓社会语法,就是微观结构的要素。而在比尔曼看来,要理解社会语法,最有效、最有说服力的方式是聚焦于社会互动中的张力,而门卫与住户的近空间距离与远社会距离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策略性互动,正是这种张力的具体体现。

密切观察门卫工作、门卫与住户的关系以及大厅内的复杂情境,可以为彼此打开一些远景,而又不封闭任何一方的视角,以此提供一种对于社会结构的深入观察。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后)


《寻找门卫:一个隐蔽的社交世界》
[美]彼得·比尔曼 著
王佳鹏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肖雅文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