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任我行 > 文章详情
上海街头记忆|行走城市街头,他们视角下的上海很不一样
分享至:
 (9)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裘雯涵 2017-05-01 20:50
摘要:跟着达人,看他们眼中最美的上海。

漫步在昔日的法租界,你有没有试过走进梧桐树下的老弄堂?在热闹的老城厢,你有没有试着穿梭在大道边的小路上?在城市行走达人“格里董”的带领下,市民游客拐进那些不为人知的老弄堂里,走走停停。“格里董”用自己的视角,解说他心目中最美的上海,让参与的游客长了不少知识。

 

5月1日,由上海市徐汇区、黄浦区、静安区旅游公共服务中心联手举办的“微游上海”活动再次出发。这已经是活动举办的第四个年头,活动网罗了市内的旅游达人,分团带领参加活动的市民游客。市民夏小姐就是“微游上海”活动的忠实粉丝。她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二次参加活动,每次走完全程,总能“发现不一样的上海”。

 


 

【老弄堂里的房子还在呼吸】

 

80后格里董是一名外企白领,但他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城市行走者”。他从小生活在衡山路,小时候他就对身边的弄堂产生了兴趣。十几年研究下来,虽然对沪上不少弄堂了如指掌,但他最喜欢的还是他童年常待的那一条,因为那里承载了他小时候的回忆。在他的带领下,游客走进了这条四通八达的老弄堂。弄堂共有三个出口,宛平路38弄、淮海中路1857弄以及康平路出口。

格里董和他最喜欢的弄堂

 

和老城厢的弄堂不同,宛平路上的弄堂很窄,两边都砌着墙,隔开了一个个院落。一幢幢各具特色的老式洋房沿弄而建,茂盛的绿树从墙里探出,还点缀着零星的木槿花。跟着格里董的脚步,游客在弯弯绕绕的弄堂里探索,西班牙式建筑的“罗密欧”阳台、淡黄色的拉毛墙壁、屋顶的筒瓦,处处都给人惊喜。

晾着的衣物给弄堂增添了生活气息

 

除了西班牙式建筑,这条弄堂里还聚集着法式和现代主义的建筑。格里董说,这里是上海的缩影,在一个特殊的空间里,可以全方位、一次性地感受到不同的文化。相比现在的网红街道,他还是更喜欢老弄堂里的生活气息和人的故事。在他的讲解下,窗户前的装饰、阳台上的花、墙上的砖头都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一位游客还对格里董说,虽然走过同样的地方,但他的解说让人感受到“老房子还在呼吸。”

 


 

【特色线路感受别样的风景】

 

跟着“微游上海”的路线,游客从徐汇走到黄浦,全长9公里左右,途经武康路、静安寺、人民广场,最后抵达外滩陈毅广场。因为覆盖了三区丰富的历史建筑和文化资源,以及沿线的时尚地标,这条线路被不少游客称为“上海穿越之旅”。一路上,钱学森图书馆、武康大楼、张乐平故居、静安寺、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南京东路步行街等都成了游客的必打卡之处。

弄堂里的英式建筑

 

一天“暴走”下来,不少游客走路都成了“S形”,许多人走的步数都在朋友圈里位列第一。记者发现,参加的游客中有不少是上海本地人,不仅如此,年轻人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夏小姐告诉记者,这和不少人旅游观念的转变分不开,相比外出“人挤人”,他们更愿意探索这个熟悉的城市,挖掘那些被人忽略的风景。

 

虽然游客们不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但探索街道还少不了达人带路。在“微游上海”的民间队长中,不少人并不是专业的导游。有的小队长在大学工作,有的是民俗系的博士,还有的因为参与了多次活动,自己也变成了半个专家,带起了队。

西班牙式铸铁“罗密欧”阳台

 

和千篇一律的旅游路线不同,由民间队长设计,每个小分队的路线都有各自的特别之处,推介内容也向多元化发展。比如,“沪上知名‘网红’”、“小而美精品店”、“转角处的美景”、“梧桐树下的弄堂”等,都让游客在微游中感触到更多的城市“细胞”。

 

(图片由作者拍摄。编辑邮箱:renwoxinggy@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