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港澳台 > 文章详情
【观香江】我曾亲历过香港“至暗时刻”,更期待香港未来能续写传奇
分享至:
 (83)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洪俊杰 2022-07-03 06:03
摘要:祝福香港,也期待能早日再去走走看看。

一直认为,记者这份职业最吸引人之处,莫过于能够“我在现场,见证历史”。

过去3年,我们曾几次近距离、长时段走进香港,期间有过惊愕、无奈甚至失望,也有过欣慰、兴奋甚至感动,如今,更多是归于平静,我常常在想,香港不就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吗?

回顾这段采访经历,我们不仅见证了香港由乱转治的全过程,更深刻感受到祖国是香港最坚强的后盾;展望未来,衷心期待香港能在由治及兴的新时代中,继续书写狮子山下新传奇。

乱——直插人的内心

直到今天,回想起2019年在香港的所见所闻,依然感觉像是一场噩梦。那年,特区政府提出修订《逃犯条例》。这一完善法治之举在被严重污名化后,香港经历了自1997年回归以来最严峻局面。

这种“严峻”,不仅限于肉眼可见的街面之乱,而是渗透到了香港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直插人的内心——

港人原本规律的生活被迫改变。以准时闻名的港铁,要么提早收车,要么区间运行,甚至出现数日全线停运。我还以亲身经历告诉乘飞机来港的同事,为了能确保出得了机场,一定要选上午的航班……

那个时候,不少港人用餐时不再关注菜品好坏,而是先确定这家店算“蓝店(支持政府)”还是“黄店(支持反对派)”,看是否符合自己的政治立场。还有朋友提醒我,不要在人群聚集处讲普通话,不会说粤语那就讲英文,再不济就讲上海话。

更让人忧虑的,是人心的撕裂——不仅在港人之间,还有港人与内地人之间。多年的同事、亲密的朋友、甚至自己的家人,都因为是“挺警队”或是“挺勇武派”而争吵,甚至自此不再往来。内地姑娘晓君至今也忘不了那年11月初逃离香港时的那一幕:清晨5时多赶到西九龙高铁站,站外都是等首班车回深圳的内地生。“我是来读书的,怎么就成逃难的了?”

10月中旬一天,街面硝烟未尽,蹲在街角,我问当地的记者朋友:“等这事(修例风波)结束后,你有什么打算?”对方会很高兴地与我分享计划。当我接着问:“你觉得这件事什么时候结束?”她兴奋的眼神会黯淡下来,摇头不语。

10月31日,千里之外的北京,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支持特别行政区强化执法力量”。

要是哪方面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就积极、主动把问题解决好。”11月11日,我在坚尼地道28号特区前任行政长官办公室专访了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我希望每一位有权力、有责任的人都应该要有担当。工作还是要做,虽然不容易,但我们要有信心。”这位前特首说。

治——发生系统而深刻变化

2020年6月下旬,我再去香港采访。与前一年难掩的肃杀气氛不同,整座城市忽然平静许多。修例风波中街边随处可见的黑色涂鸦与“港独”标语再难找到,在铜锣湾、尖沙咀等人流密集区,挂起了国旗与区旗。

7月1日上午,我在沙田曾璧山中学采访庆回归活动。一位李姓义工告诉我,去年“七一”和“十一”,他们是“偷偷摸摸”地挂国旗与区旗,就怕被坏人发现过来搞破坏。“今天有了这个法,我们把国旗、区旗堂堂正正挂了出来,看有谁还敢动?”

一法安香江。之前一天,《香港国安法》实施。之后的202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如果说,《香港国安法》是柄利剑,能有效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和香港稳定的行为和活动,那么,完善特区选举制度就是块坚盾,堵住原有制度漏洞,为管治者划清“红线”,导正原本失序的选举规则。两者都深刻影响香港政治运作轨迹、重建政治运作逻辑,进而辐射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系统而深刻的嬗变在香港社会出现。从表面上看,曾经宛如“战场”的香港街头重归平静;不可一世的反中乱港势力溃散、“港独”组织解散;多所香港大学宣布同其所谓的学生会划清界限;公职人员宣誓或签署声明,不愿意签的选择离开;《苹果日报》停刊,大老板黎智英去了监狱。

更深层次的变化发生在社会内核。“爱国者治港”原则被牢牢确立;特区行政主导的宪制秩序得到确认;被反对派“拉布”的特区立法会实现整顿;社会正气上扬,换了人间;爱国爱港团体群情振奋,积极建言献策,并思考香港未来发展。

我还清楚记得,2020年7月1日曾璧山中学庆回归活动首个环节是升国旗、区旗,唱国歌。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听着身边人唱响“义勇军进行曲”,我站得直直的、鼻子酸酸的,眼眶有点湿润了。这种感觉,相信亲历过那段“至暗时刻”的记者都会有。也是从那天起,香港掀开了崭新一页。

兴——与时代潮流同向而行

在香港采访期间,我住的铜锣湾酒店边上有家惠康超市。每次路过,总能看到几位老人守在门口向顾客收集贴花,集满若干个后能换个家用物品。有时候,反对派在附近示威,老者在门口收贴花,彼此倒也互不干扰。

在香港待久了,就能发现那华丽外表下的“遗失世界”。那时,我们进过“劏房”采访。“我人未死,却已围上4块木板。”400呎(约37平方米)的空间中,塞了近20个上下密封的床位。既然租不起能直立的房屋,那只好屈膝在床上生活。

香港是个被平均的社会。”有朋友这么说。香港去年人均GDP为4.96万美元,高于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地区。然而,还有另一个数据:受修例风波及新冠疫情影响,当年全港贫穷人口达165.3万,贫穷率达23.6%。

去年9月30日,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走访基层,在谈及解决住房问题时表示:“虽涉及土地、规划、投入等具体问题,但最根本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发展为了谁的问题。”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施政从来不只是一堆数字和图表,它背后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只有广大市民生活好了,香港才算发展得好。

如今,香港走出“政治泥沼”,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改善民生的诉求愈加高涨,破解深层次矛盾的任务也更紧迫。广大市民对新一届管治团队报以巨大期望。过去人们会问,爱国爱港的立场够不够坚定;如今人们要问,爱国爱港的能力够不够充分。也就是新特首李家超所说的,“以结果为目标解决问题”。

该如何解?中央及香港的答案都是找准国家所需和香港所长的交汇点。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央全力支持香港抓住国家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而在此之中,香港也能通过释放“一国两制”红利,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充分释放社会蕴藏的巨大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向前看,朝“北”望,与时代潮流同向而行。

告别旧时代、拥抱新时代,香港步入国家发展的快车道,在更大舞台上寻求发展之道。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这座中国城市也在大破与大立中寻求大同与大异的协奏。

祝福香港,也期待能早日再去走走看看。

图片来源:新华社、赖鑫琳、董天晔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