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上海何以之谓“大”者——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与期待
分享至:
 (22)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亚娟 2022-07-07 06:31
摘要:上海要胸怀“大”格局;上海要构建“大”平台;上海要承担“大”任务。

十五年前(2007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完善了上海的城市精神:在早先提炼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开明睿智、大气谦和”8个字。开明睿智本身是一种态度,大气谦和是一种胸襟。用“大气”称谓“上海”,涵养了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精神品格。十五年后(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研究部署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称“我们打赢了武汉保卫战,也一定能够打赢大上海保卫战”。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用“大”称谓“上海”,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为上海指明方向、明确部署、提振信心。

上海之谓“大”者,实际上蕴含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要“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寄托,是对上海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期望。

上海要胸怀“大”格局

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就一直强调上海要有“大”格局,“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上海要更加坚定地在国家战略下思考和行动。上海的发展绝不可能独善其身,上海的发展也绝不可以独惠其身。”在2007年5月举行的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上,习近平更是明确提出谋划上海未来发展必须着眼于“四个放在”: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思考和谋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上海考察调研、出席重要活动,连续五年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作出重要指示,交办重大任务,赋予重大使命。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四年亲临上海,为新时代上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众多考察活动无不鲜明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寄望上海要有“大”格局,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所说的:“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上海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同其开放品格、开放优势、开放作为紧密相连。”

上海自身要立足“大”格局,上海亦因身处“大”格局中而受益。2022年上半年上海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一城之战,更得到全国的支援支持。大上海保卫战,打的就是整体战,靠的就是“大”格局。短时间内全国22个省份和军队派出3万余名医务人员支援上海,大家齐心协力,会同上海人民一起,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

上海要构建“大”平台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建党时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我们要经常回忆、深入思索,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寄望上海要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精心守护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努力打造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大”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对上海城市治理提出要求:“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了解上海在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做法,要求上海继续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提出了“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个饱含深情的执政理念。他还特别强调,要抓一些“牛鼻子”工作,抓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坚持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把分散式信息系统整合起来,做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上海保卫战中,上海更是锤炼出一大批以党建引领的扎根楼宇、融入基层的社区服务团队。上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通过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细心”“巧心”,叠加基层社区服务团队的“耐心”“暖心”,努力走出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构建可供全国借鉴、交流的“大”平台。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开放举措。从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总体方案》,到批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实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努力办成国际一流博览会”。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用形象的“大海论”,道出了中国和中国经济的坚韧不拔,道出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在2019年11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五个“继续”,全面阐述中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在2020年11月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三个“致力于”表达了通过共同开放、共担责任,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理念。在2021年11月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呼吁“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强调“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四年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溢出带动效应持续放大。展望未来,上海要通过办好国际进口博览会,构建中国对外开放的“大”平台。

上海要承担“大”任务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要为全国改革开放发展大局服务,把增设上海自贸区新片区、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这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完成好。

中国的第一个自贸试验区诞生在上海。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外高桥保税区考察,强调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要播下良种,精心耕作,精心管护,并且把培育良种的经验推广开来。2018年10月,自贸区建设五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示:“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开展更高水平开放的压力测试;又在随后不久,要求上海“推动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近年来,临港新片区加速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极。

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科技创新寄予厚望。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上海要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在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2018年11月,在张江科学城考察时他指出,“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临门一脚’”。2020年11月,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寄语浦东:“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近年来,上海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办的重大任务,通过设立科创板,促进了金融资本与创新要素的对接、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的联动;通过注册制改革,为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创新积累了经验。

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办给上海的又一重大战略任务。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提出明确要求:“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上海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与苏浙皖共拉长板、共享优势,推进实施两轮三年行动计划,在科技创新联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基础设施联通、生态环境共治、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跨域合作成果丰硕。

使命如山,初心如炬。上海之所以可谓“大”,恰在于能融入国家发展之大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上海深感“大”之重托、“大”之重任。诚如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报告所言,上海将以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姿态和担当,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作者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