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上海历史文化名人|他48岁才得进士,却两度拒绝朱元璋征召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郭琦 2022-07-07 07:52
摘要:秦裕伯:民德之立碑

秦裕伯,字惟镜、景容,元末明初松江府上海县人,北宋词人秦观第八世孙。秦裕伯为官政声显著,逝后被追封为“上海邑城隍正神”。

「虽动大役而民不知扰」

据《淮海宗谱》记载,秦裕伯其祖秦知柔系“宦室裔胄”,且“通儒书,长于律”,因避战乱举家“渡江来南”。

史书记载,秦裕伯的父亲秦良颢“资识粹敏,慎重寡言,善记忆,涉猎经史过目不忘”,19岁时赴大名府学习蒙文,后因聪颖勤奋,出任国子监学录。元大德年间,秦良颢举家返回上海,定居长寿里。

秦裕伯出生于元贞二年,“幼侍父宦游京师”,见识多广,聪颖好学。成年后,本应顺利走上“学而优则仕”之路,但困于时局,直至48岁才得进士。

求仕之路之所以坎坷,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元代科举制度的不稳定;二是朝廷政策对汉人的歧视,“南人尤遭排斥,考试科目难度更甚”。虽然“苦不得志”,但秦裕伯没有消沉,而是长年以书为伴,等待机会。

至正十年,秦裕伯升任山东高密县知县。这是他仕途中比较出彩的一段经历。当时的胶东半岛地势低洼、盐碱严重。秦裕伯指导民众挖掘四周为渠,用以储存雨水,又在渠外筑墙,用来防止积水过多。此后,连年收成大好。

同时,秦裕伯把盐民的赋税按产量、收益之多寡分成三等九品,避免了“一刀切”,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在山东高密,秦裕伯不仅筑堤防、减税负,还建城池、修学校,虽动大役而民不知扰,“民德之立碑”。

比如,在秦裕伯的规划领导下,新建的高密县城墙周边有五里长,辟有东、南、西、北四门,城门均牢固且铺设砖瓦,能遮蔽风雨。同时,增办几十所教学机构,使孩童有了更好的读书条件。

至正十三年,秦裕伯调任福建行省郎中。当时的福建,有不少刁顽之徒和盗匪。秦裕伯恩威并施,规定盗匪首次捕获,酌情发款令其自谋生活;再捕获则杖责几十,让其耕田;第三次则数罪合科,加重罚。不久,当地盗贼匿迹,百姓称颂。

「请求“投鹿于山,放鱼于渊”」

元末,世道纷乱,时有战起。58岁那年,秦裕伯辞官回乡,但始终关注着时势变化,“平生所著意见及典籍格言,历代奏议,日取阅之”。

明洪武元年前后,朱元璋先后“三聘”秦裕伯,分别发出《聘裕伯公御书》《再聘裕伯公御书》《三聘裕伯公御书》。秦裕伯前两次分别以“为母守孝”“因病不起”等原因婉拒,请求“投鹿于山,放鱼于渊,不出范围,物遂其天”。

朱元璋的第三次征召,性质很不一样。《上海县志》记载:“太祖手书谕之曰海滨之民好斗,裕伯智谋之士而居此地坚守不出,恐有后悔。”到这一地步,秦裕伯若再推辞,不仅会招致杀身之祸,还可能殃及桑梓。于是,不得不妥协了。

入朝后,秦裕伯先获授翰林侍读学士,后担任治书侍御史。洪武三年,秦裕伯与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刘基(刘伯温)同为京畿主考官。这一时期,秦裕伯还与朱元璋讨论社稷治理等问题,《明史》称其“甚见宠待”。

在秦裕伯75岁之时,朱元璋突然命他出任陇州知州。按当时秦裕伯的官职来说,即便是外放,至少也应当是知府,出任知州显然有被贬的嫌疑。于是,秦裕伯以病辞官不就,再回故里。

「不惜一身去就」

据《淮海宗谱》记载,(裕伯)公卒于洪武六年,讣闻于朝,太祖震悼曰:生不为我臣,死当卫吾土。着即敕封为本邑城隍神。

显然,秦裕伯之死对朱元璋来说,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期待秦裕伯能真正代表“江南名绅”为其所用,“三聘”征召足见重视程度。另一方面,秦裕伯生前多次征召而不受,包括最后拒不赴任陇州,又让皇帝感到遗憾。

其实,出于对封建王朝政治形势的了解,秦裕伯辞官返乡后“息交绝游”,只为了避免祸及他人。后人感叹:“不惜一身去就,为国人请命耳。”

据说,上海“城隍神”的秦裕伯坐像,起先供奉在松江府华亭县淡井庙的“城隍行宫”。洪武三十年,知县将“城隍老爷”移到县城内的霍光行祠,前殿仍供奉“金山神”霍光坐像,后殿则供奉“城隍神”秦裕伯。这也是现今上海城隍庙的前身。

(作者:中共上海市宝山区委党校调研室主任 郭琦)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夏斌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