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缔造者和忠实践行者,李大钊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分享至:
 (5)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石磊 陈挥 2022-07-01 06:31
摘要:今年是李大钊同志英勇就义95周年。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今年是李大钊同志英勇就义95周年,他作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构建者。通过考察其对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贡献,对明晰伟大建党精神的发展脉络,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传播经典理论,奠定思想基础

李大钊出生于民族危机空前加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开始在中国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丰富传播媒介,提高传播实效。

李大钊通过报纸、杂志、课堂等多元化的传播渠道,采用撰文、开栏、授课等方式,极大地增强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实效,使马克思主义旗帜逐渐在中国大地树立起来。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李大钊深受鼓舞和启发,敏锐地观察到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以及中国未来命运所具有的重大意义,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他旗帜鲜明地指出,俄国十月革命预示着社会主义革命时代的到来,是世界新文明之曙光,并坚定地预言“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他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与此同时,李大钊和陈独秀一起创办《每周评论》,并指导全国学生救国会和北大学生创办了《国民》杂志和《新潮》月刊。他还积极协助《晨报》副刊开辟“马克思研究”专栏,推动《新青年》开设“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在报刊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1920年7月,李大钊在北大担任教授。在此期间,他以学校讲坛为平台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北大等学校讲授《唯物史观》《马克思的历史》《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社会发展史》等课程,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传播。

二、开展思想论战,廓清思想误区。

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李大钊还积极投身于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论战。正所谓“真理愈辩愈明”,通过“问题”与“主义”之争,科学社会主义与伪社会主义之辩,对无政府主义的驳斥和批判等思想论战,进一步捍卫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加深和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

在与胡适的论战中,李大钊明确指出,中国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他还表示,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靠着多数人共同的运动,“应该使这社会上可以共同解决这个那个社会问题的多数人,先有一个共同趋向的理想、主义”。

三、树立科学态度,坚持求真务实。

李大钊主张以科学的态度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不要忘了他的时代环境和我们的时代环境”。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研究它“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并在这个过程中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而不应“偏于纸上空谈”。李大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初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原则,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突出贡献。

推动工人运动,筑牢阶级基础

“本着主义作实际的运动”是李大钊一贯坚持的原则,在李大钊的带动下,一大批立志救国的先进分子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

一、发现革命基础。

在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就已经认识到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1919年2月,他在《晨报》上发表了《青年与农村》,明确指出“要想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到社会里面,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后续又撰写了《唐山煤场的工人生活——工人不如骡马》《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和《“五一节”(May Day)杂感》等文章,大力宣传共产主义和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

随着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工人阶级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李大钊也进一步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伟大力量,并认为在中国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具有现实可能性。

二、启发工人觉悟。

李大钊多次在工人群体中开展演讲等活动,用生动通俗的语言向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李大钊还积极号召先进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学生走到工人中去,向他们传播社会主义理念,唤醒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

1920年5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召开的有500多名工友和学生参加的纪念国际劳动节的大会上进行演说,他极大地称赞了俄国苏维埃政府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宣传八小时工作日,并主张把“纪念五一节当作我们引路的一盏明灯”。1921年初,李大钊与邓中夏等人又在京汉铁路长辛店开办了劳动补习学校,“分日校、夜校两部分,日校招收工人子弟入学,一般工人在夜校学习”。另外,在李大钊的指导和倡议下,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定期到工厂中为工人演讲,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劳动音》周刊。正是在李大钊的带领下,一大批革命者奔赴各地帮助工人建立组织,深入到工人阶级中创办夜校,出版通俗刊物,指导工人开展运动,有力地促进了工人阶级新的觉醒,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实践的有机结合。

建立党的组织,夯实组织基础

李大钊十分赞赏联共(布)有严密坚固的组织,他在思考创建中国共产党时,明确指出:“中国现在既无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C派(共产主义派)的朋友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并注意促进其分子之团体的训练,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或者有所附托!”

一、指导创办进步社团。

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集聚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通过收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籍、举办座谈讨论、组织出版工作等活动,为建党大业做了重要准备,成为中国最早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1920年8月16日,在李大钊的积极联络和大力促成下,少年中国学会、人道社、曙光社、青年互助团及天津觉悟社等进步团体的代表20余人,于北京陶然亭举行茶话会。李大钊指出:“本会同人已经两载之切实研究,对内对外似均应有标明本会主义之必要,盖主义不明,对内既不足以齐一全体之心志,对外尤不足与人为联合之行动也。”李大钊所言之“标明主义”,也即为表明马克思主义。会议决定将五个进步团体组成“改造联盟”,并制定联盟的宣言和约章,促进各团体间的协调与统一。团体实践及其理论研究为后续党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二、探索建立党的组织。

以进步团体为基础,经过一系列准备工作,至1920年10月,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并取名为“共产党小组”。然而,真正做到“以主义来结合”并不容易。11月,北京党组织内部发生意见分歧,并影响到实际工作的开展。黄凌霜等无政府主义者主张自由联合,反对党的纪律和职责分工。此次论战风波进一步表明,欲实现真正的主义结合,必须以对主义之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为基础。为此,李大钊要求党内同志对革命事业“必须抱定目的和宗旨”。“第一,要认清我们的团体。我们的团体是全被压迫的民族的先驱,我们的革命是为全人类的,所以我们的牺牲是值得的。”“第二,我们要认清我们的党和党纲。我们的同志,在党中做过多年工作的,然而有许多人不明白我们的党和党纲,这是很危险的。”1920年底,北京党组织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北京共产党支部”,李大钊任书记。党的早期组织成立以后,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涌现出大量的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和无产阶级战士,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夯实组织基础。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无精神不兴。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精神层面的集中体现,也是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精神密码。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缔造者和忠实践行者,李大钊穷尽毕生的精力在中国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探索建立党的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奠定思想、阶级与组织基础。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进一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作者分别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中共上海市宝山区委党校讲师;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