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任鸣:话剧是有锋芒的,这个非常重要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玮 2022-06-20 17:55
摘要:人艺是有祖先的,几代艺术家终其一生创造出了人艺风格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著名导演、艺术委员会主任任鸣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6月19日在京逝世,享年62岁。

而在2007年,中国话剧百年华诞之际,解放日报记者曾专访时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的任鸣,听他讲述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与坚守——

四月北京,柳絮满城。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里,一出新剧《寻找春柳社》正在排演中。

1907年,李叔同、欧阳予倩等创办的春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一剧,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话剧艺术形态。

2007年,话剧《寻找春柳社》以“戏中戏”的形式来纪念话剧百年,重温话剧的本源精神。寻找春柳社,寻找的是中国话剧最初萌动的柳色青青,寻找的是话剧百年的成长脉络,也是当代话剧人直面现状、寄情未来的种种探索与思考。

舞台上,几名年轻演员正在话剧的历史中,穿梭来回。

导演任鸣,坐在昏暗的台下,全神贯注。看到得意处,哈哈大笑;看到问题时,高大的身影直接跃上舞台,跳进戏中,表情、动作、语气……一一示范点拨。

上观:看你们排演《寻找春柳社》,觉得其中寓意很深。剧中人为探索话剧的本质而产生了争吵,直到落幕也没有找到答案,这是不是象征着当代话剧人的困惑与探索?

任鸣:是的。

上观:当代话剧的种种困惑与探索,是不是来自话剧当下所面临的困境?因为普遍的认识就是,话剧现在处于衰落中。

任鸣:我不认为话剧现在的情况不好。因为,话剧正处在一个最开放、最多元的时期,是多元化表达的最好时期。不像20世纪50年代、80年代,那时候其实是比较封闭的,而现在更为开放。话剧是给部分观众看的,不是给所有人看的,这种情况很正常。但今天的话剧人比以往都自由,从剧本到资金的一系列过程中。

上观:有报道称,在纪念话剧百年的各种热闹活动背后,整个话剧界却存在着一种“普遍的焦虑情绪”。显然,这种情绪并未蔓延到您身上。那么,您对话剧命运的乐观从何而来?

任鸣:因为我认为中国话剧生存的基本条件将越来越好。第一,人们越来越有钱;第二,人们越来越有文化。这两个基础条件比过去都好,为人们走进剧场成为话剧观众打下好的基础。剩下来的问题是戏剧本身的问题,如何普及、如何突破、如何发展,我们话剧人都在努力,而市场也会慢慢作出反应的。

上观:但现在的事实是,话剧离观众远了。有观众直呼看不懂,有观众抱怨现在话剧过于依赖外在包装和媒体宣传,形式热闹却内容空洞。

任鸣:有些导演喜欢排那样的戏,我也尊重他们的理念和方式。搞戏剧的人就是要坚持自己,坚持自己的方式,因为戏剧就是自由。年轻时,我特别注重戏剧的形式,新颖的形式特别能吸引我。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对人的挖掘和对社会的思考上,因为我觉得戏剧最重要的是表达人。如果只靠形式、靠绚丽的包装,不能表达深刻的内涵,戏剧也就缺少一种真正的力量,或者很厚实的东西。

上观:话剧的真正的力量在于内容和思想。

任鸣:我现在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揭示人,揭示人的生活态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人的内心世界。这是大师曹禺对我的影响,他当年告诉我,戏一定要让大家看懂,要特别强调观众在戏剧中的地位。所以,我的目标是当“三好导演”,就是自己排的戏要好懂、好看、好卖。

上观:“三好”当然是每个导演追求的理想境界,但现实中票房是令许多人头疼的一个问题。如果一部戏的艺术性和票房不能统一,可以大雅但是不能大俗或者让更多人喜欢的时候,您如何取舍?

任鸣:“三好”就是我的戏剧观,戏是演给观众看的,不是自我的宣泄。如果这个戏好看但是不上座,对于我是个遗憾。我曾经说过,包括看人艺的戏,多一个观众进入剧场就是伟大的胜利。因为多一个就比少一个好,戏剧应该给更多的人服务。

上观:您一直强调说“要做人艺风格的捍卫者”,什么是人艺的风格?

任鸣:人艺是有祖先的,几代艺术家终其一生创造出了人艺风格。人艺再怎么变,有几个是不能变的,必须死守:第一,人艺必须是中国的、民族的剧院,以本土原创为立院之本,民族化是主体,不能剑走偏锋。第二,人艺不是贵族剧院,戏是给大众看的。第三,人艺是高品位、艺术至上的剧院,戏比天大,要有艺术理想和追求。第四,不能脱离时代,《茶馆》《龙须沟》《天下第一楼》《狗儿爷涅?》等人艺排的作品都是与时代相搭扣的,话剧是有锋芒的。人艺是现实主义的,但有时也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我认为,话剧对我们的时代、对生活、对社会,要有一种批判的精神,或者说一种现实主义干预社会的精神,这个非常重要。

上观:在文化多元竞争、话剧生存相对比较寂寞的状态下,这种锋芒如何崭露?

任鸣:在众多艺术表达形式中,话剧应该是最直面现实生活的,话剧是和时代同步的。我认为话剧的这些锋芒,就是在直面现实、反映时代中体现出来的,依靠文学的力量,依靠一种批判力量,依靠一种哲学思考。所以,有时候搞戏剧有一种悲壮的色彩。

上观:然而,原创的匮乏恰恰是现代话剧发展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症状,很多剧院因为没有优秀的原创戏剧文本,只能搬演国外名剧,复排传统剧目和改编一些当代小说。

任鸣:至少人艺不是这样的情况。人艺每年排8—10部戏,其中外国的1-2部,传统的2-3部,其他都是原创剧。这些年我们大量地在排原创剧。

上观:这些原创剧的生命力如何?

任鸣:一出剧目生命力判断的最后答案,不是在当下,而是需要时间的。

刊于2007年4月27日解放日报

均为资料照片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