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街头小店,镌刻着我们曾经拥有的日子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耿勇 2022-06-03 11:32
摘要:店铺招牌像幻灯片,不断地变换着。每一张幻灯片,都留在记忆深处,镌刻着我们曾经拥有的日子。

隔离日久,在家刷着过去去过的餐饮店的照片。一条不愿看到的短信进入眼帘,东方既白连锁餐饮店,正式退出沪上餐饮业,从此消失在茫茫的尘世中。

算起来,也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某日外出办事归来,口干舌燥,饥饿难忍,便一头扎进繁华都市五角场下沉广场的商圈,在林立的店铺中,随意走入一家,大快朵颐之后,抬头见店名,“东方既白”。不知何意,未细琢磨,困意来袭,回家倒头便睡。一觉天亮,起床后抬眼窗外,一摸肚皮,好家伙,东方既白。

自从那一次无意中的邂逅,我便喜欢上那里的蘑菇炖小鸡,还有黑椒小牛排饭,套餐味道不错,吃起来利索也卫生。后来,孩子去外地读大学,我们两口子工作忙,不愿做晚饭,便去“东方既白”。隔一段时间不去,总有些想得慌。

一座城市留给人的记忆,往往与胃口有关。20世纪80年代初,我第一次来上海,战友请我到大世界附近一家转弯街口名为“鲜得来”的饭店用餐。战友告诉我,这加家小饭店在上海百姓的口中挺有口碑,经济实惠。店名也有意思,正念“鲜得来”,反过读“来得鲜”。经战友这么一说,我记住了店名。

“鲜得来”主打是炸猪排和年糕,上面是一块炸得焦黄香喷喷的猪排,下面是一块块年糕,猪排脆香,年糕甜糯,口感独特,解馋管饱。“鲜得来”店里的餐桌是木方桌和4条长板凳,店里最靠墙,有个售票的高柜台,旁边墙壁有窗口,站着一些女服务员,她们穿戴类似纺织厂女工的白色制服,头戴着圆形有皱褶的白帽。就餐时,顾客买好票,便随意找地方坐下,不一会,女服务员便会端着碟子过来,白色搪瓷质地的碟子沿,还印有红字店名,碟边有一个沾着油光的木夹子,夹着另一半票,以避免送错。

“鲜得来”受青睐那会,离洋快餐红遍沪上,还有不到10年的光景。在肯德基刚登陆沪上时,上海本土也有一只“土鸡”,试图与它一争高低,这个“土鸡”叫“荣华鸡”,现在少有人知,可在它初创时,也曾火过,门庭若市,生意奇好。“荣华鸡”不仅在沪站稳脚跟,还“飞”到黑龙江,江西等地,红底白字的“荣华鸡”大有“红旗”插遍全国之势,雄鸡高唱,气势不同凡响,一度与肯德基难分伯仲。

我记得在南京西路上,上海电视台旁边不远处有一家,餐厅内整洁卫生,临街,落地窗边是一排如火车车厢座位的桌椅,边用餐边可观街景。尤其是细雨朦胧的午后,或雨后霞出的傍晚,梧桐树叶湿润着,五颜六色的橱窗映照着,撑花伞步行的淑女,相偎依的浪漫情侣,匆忙帅气的小伙,让街景如同一幅油画。景好看,饭菜也可口,黄油油发亮的鸡大腿,再配上蛋炒饭、雪里蕻炒毛豆、豆腐花等小菜,很合中国人的胃口。

“荣华鸡”鼎盛时,理直气壮喊出:“肯德基开到哪,我就开到哪!”愿望很美,现实却很残酷。不到10年的光景,荣华鸡快餐店从北京撤出,渐渐从消费者眼前消失。或许,它有些生不逢时。

往日人们聚餐,为城市带来烟火气

有人断言,疫情结束后,沪上第一个火起来的还会是餐饮业。

毕竟吃喝对人们来说,总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人们以吃交好,以吃释怨,以吃消愁。

“吃”不仅是味觉的感受,它还能折射出我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当我们缺衣少食时,吃的诱惑,总会从书籍、电影里,以及路边拐角处小饭店,甚至弄堂口炸油墩子那里跑出来,在你眼前晃荡,心里飘忽,让你无法安神。有吃有喝的日子久了,这些便淡化了,成为遥远而略带辛酸的记忆。

在一个城市生活久了,总觉得眼前的大街小巷,店铺招牌像幻灯片,随岁月的流逝,不断地变换着。每一张幻灯片,都留在记忆深处,镌刻着我们曾经拥有的日子。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