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十二公民 > 文章详情
指南针、参考答案与蒲公英:一支民间救援团队的力量
分享至:
 (1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程祎 2022-05-14 17:58
摘要:一定要让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成为自组织救援的种子。

起初是一个微信群——两个月前,家住松江的子川在朋友圈里提议,上海疫情这么紧张,咱们拉个群守望互助下吧。

接着,一份文档被建立起来——其雏形由上海防疫政策、囤货简便指南、相关热线电话及其他求助渠道四个版块组成。

再后来,一个微博账号、一张疫情互助地图、十多个微信群纷纷破土而出——它们指向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作“海上指南针”。

上海疫情发生以来,网上涌现出了许多民间公益互助团体。其中,海上指南针团队是组建最早、影响最广的队伍之一。这既得益于团队核心成员在武汉疫情和郑州水灾中积累的救援经验,也离不开这两个月来,所有参与救助的人在一个个真实情境下付出的努力。

截至5月13日,海上指南针的130多名志愿者累计参与救助1379例人类相关案件,紧急救助794例;累计接受1429例宠物相关案例,其中解决的有548例。然而,还有很多东西难以通过数据进行描述。比如救援的复杂性、线上线下的连接等等。

这也引发一番思考:面对灾难,一支民间救援团队可以迸发出怎样的力量,又将留下哪些回响?

一份文档的接力

“被确诊了阳性,应该马上准备什么?”“血透病人还在小区隔离,出不去怎么办?”“胰岛素用完了,哪里可以配药?”……

在发起人子川的手机上,提示新消息的小红点不断跳跃。自3月11日第一个“上海疫情守望互助”群成立后,关于就医、买药、物资紧缺等方面的求助消息层出不穷。第一个群很快就满员了,第二个、第三个群次第诞生,到3月31日,已经有了7个“上海疫情守望互助”群。

负责统筹微信群的栋梁介绍,目前7个群加起来有2800多人,由13名志愿者进行管理。管理员除了转发信息、安抚他人和反馈结果之外,还要梳理那些最常规的求助信息,与文档管理组的志愿者对接。后者将求助问题和解决方案整理成文,归入《上海疫情守望互助指南》。

这份共享文档是普通市民与海上指南针产生接触的最前端。用文档管理组负责人敏杰的话来说,“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供疫情期间大家最需要的、最实用的信息,让他们能够找到求助的渠道”。

随着形势变化,《上海疫情守望互助指南》的内容也从最初寥寥几个版块,变得越来越丰富,其主体包括紧急就医指南、物资采购指南、宠物保护与寄养、线上心理援助、疫情必备信息储存、社区抗疫经验分享六大类别,每个类别下面又分小类,列出各种情况下可能发生的问题与求助渠道。

在文档编辑过程中,志愿者们达成的共识是尽量使用直接叙述,减少二次链接,确保读者能够快速检索到所需信息。以紧急就医指南为例,文档整合了现行政策、不同情景下的就医流程、出行用车信息和官方文件。就这样,许多求助者不必四处询问,通过这份文档就能获取解决方案。

《上海疫情守望互助指南》的浏览量已有98万余次。基于其他小组的反馈,大家接力对文档进行优化。曾参与武汉疫情和郑州水灾救援的志愿者莎莎说,“灾来如山倒,面对海量信息,求助者往往会手足无措”,此时,一份内容翔实的互助文档,便可为他们提供指引——这就是“海上指南针”名称的由来。

与时间赛跑

当然,即使不断更新,文档也只能覆盖最普遍、最常见的问题。为了解决更多紧急的求助,海上指南针又成立了4个专项微信群,志愿者针对血透、癌症、孕产和宠物方面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救助。

栋梁经历的求助高峰期是在4月第二周,那是防疫形势最严峻、医疗资源最紧张的时候。某天晚上11点15分,他接到一则求助:“我的家人住在一家二甲医院,已经出现了肾功能衰竭和呼吸衰竭,需要尽快进行血透!”

经核实组确认后,他立刻组织了一支急救小分队。11点30分,医疗组、血透组、紧急救援组的志愿者,以及某三甲医院血透科主任都已加入队伍。大家迅速分工,有人负责联系医院,有人准备相关材料,有人与患者家属沟通,安抚对方的情绪。凌晨3点,他们拟定了基本的救助方案和路线。到了白天,在市卫健委和疾控中心的协调下,病人很快转院进入ICU接受血透,最后转危为安。

在高峰期,微群管理组的13名志愿者全员出动,凌晨两三点还在热火朝天地转发信息。其他小组也不断接收着来自微信、微博、文档和问卷的求助消息。栋梁说,处理这些求助时,救人的优先级是最高的。团队在同一时间段收到数十条求助信息,会优先安排人力去跟进威胁生命的紧急案例。

志愿者彩琪加入团队后熬的第一个夜,就是为了帮助一名从山西来沪看病的口腔癌晚期患者。这名患者因治疗不及时导致肿瘤迅速生长,颈部漏口大出血,需要介入栓塞手术,但当时可以做手术的医院非常少。她的女儿远在山西,只能通过微博求助。

凌晨12点半,彩琪和伙伴们介入救助。他们一边扩散信息,一边分析情况并挨个打电话找医院。在巨大的压力下,求助人中途多次情绪崩溃:“妈妈太痛苦了,可能撑不下去,我们想不治了……”彩琪也跟着哭,但她还是不停鼓励对方坚持救治。志愿者们和媒体记者继续联系医院,同时寻找能回山西的救护车,以防最坏情形发生。

所幸,通过多方协作,求助人在后半夜联系上了医院,当天中午12点就确定了主刀医生。下午6点,手术顺利结束,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求助人给所有参与救援的人发了一条微信:“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是你们给了我最后的力量,谢谢。”

“我的狐狸生病了”

与此同时,另一份共享文档《上海宠物互助信息汇总》也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里刷屏。它出自海上指南针宠物组的志愿者之手,为解决疫情下的宠物生病、喂养、转移、物资缺乏等问题提供援助。

与《上海疫情守望互助指南》不同,这份文档的编辑权限面向所有人开放,求助者可以直接在表格里填写信息,包括求助类型、具体情况、联系方式等等。疫情下,围绕宠物问题的求助需求量是惊人的。“建立以后,两三天内就出现了1000多条编辑记录。”负责文档管理的君山介绍,志愿者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审核,目前编辑次数将近1800次,有效编辑1388条。

处理来自文档和微信群的求助信息是宠物组的工作重心。20名志愿者两两搭班,一个班次为3小时,其中一人负责前台的群管理,一人负责维护后台的文档。从白天到黑夜,他们持续关注着小动物们的动态。

宠物组组长Emma印象最深的是一只小狗和一只狐狸的故事。“刚开始做宠物救助的时候,我们收到一位宠物主的求助,说他的狗狗去世了,不知道现在哪里可以火化。”当时是个深夜,正在值班的海外志愿者赶紧联系各家宠物医院,但大部分医院只能冷冻尸体,还需另外找专门的火化机构。

“不能拖下去了,小狗会等不及。”后来,志愿者终于找到一家能够提供火化服务的宠物医院,通过闪送将小狗运输到了指定地点。隔着屏幕,主人作别了他的毛孩子。

非犬猫类宠物的问题更为棘手。“我的狐狸生病了。”求助人口中的狐狸是一只雪白的北极狐,希望尽快将它送医。但疫情期间能收治狐狸的宠物医院少之又少,志愿者通过多个渠道才联系上了一家。准备运输时又碰上难题,由于这只狐狸太胖,主人家里没有合适的航空箱,只能四处找宠物店购买,最后终于把它塞进箱子送走。

折腾了大半天,主人已经心急如焚。没想到医生一检查,才发现小狐狸是因为处在发情期,这才食欲不振表现异常。Emma笑着说,虽然只是虚惊一场,但这也给团队处理其他特殊案例以启发。

狐狸已经“病愈”

宠物生病了怎么办?哪里去买猫粮狗粮?寄养转移如何操作?这些经验都被写进宠物互助文档里。当一个案例从“待解决”变成“已解决”后,求助人的联系方式和地址就会被隐藏起来,其他信息则被保留。新的求助人可以利用表格的筛选和查找功能,选择查看相似情况下的解决方案,从中获得有效信息。

目前宠物互助文档的浏览量已经超过100万。君山认为,“说明很多人看了文档,这有助于形成一张互助网络,对每个案子的解决都能起到推进作用。”

救助未成功

随着案例的累积,救助的复杂性也逐渐浮现出来。

核实组组长Multi接过一个精神类药物的求助。求助人的家属患有精神疾病,和同事一起被隔离后便断药了。对此,专家建议直接拨打120,前往市精神卫生中心线下配药。

Multi把建议转达给求助人后,就投入了其他求助工作。出乎她的意料,两天后求助人再次找来,希望走更慢的线上配药流程。原来,患者因为担心遭受歧视,一直瞒着同事,更不愿意当着众人的面被救护车接走。得知这一内情后,Multi赶紧帮助患者在线上平台就诊,接着通过闪送完成取药。虽然耽搁了几天,患者最后还是拿到了药,没有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从中她意识到,“处理求助不能光靠联络渠道,前期的沟通、志愿者的判断力和经验都很重要。”事实上,不是每次救助都能走向皆大欢喜的结局。这既因为救助的复杂性,也有政策限制和资源不足的原因,更与求助人本身的意愿息息相关。

团队曾经连夜帮一位骨折的老太太找到医院,但是医院没有床位,病人得在急诊室门口等三个小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志愿者们接触过形形色色的案例,可以比一般人更快地提炼信息,梳理解决方案,协助完成联络对接,但却左右不了线下的、后道的程序。

必须承认,线上救助的作用是有限的。“当求助人找到志愿者时,他们的期待值是百分百的。但我们能够提供的帮助是有边界的。怎样把握这个边界,到底做到哪一步,这也是我们面临的困境。”宣传组负责人娘娘说,正因如此,志愿者也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疏导,以缓解未能救助成功的压力。

另一方面,救助的复杂性也意味着很难定义它是否成功。在君山看来,“所有求助者就像遇到了一道从没做过的考题,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参考答案。他们最终选择哪个答案,或者自己又想出一个新答案,那是他们的事情。哪怕我们的答案没有被采纳,也不能说明问题未能解决。”

在救助这件事上,不管各方如何努力,最重要的还是求助人自己的选择。几周前,一位老人的小狗去世了。在志愿者给出详细的转运、火化指导,并与小区居委会完成协商之后,老人突然决定要等疫情结束后亲自送别爱宠。为此,他清空了冰箱冷冻层,把小狗的尸体放了进去。志愿者很惊讶,但也理解“这是他选择的答案”。

“附近”的意义

当社会联系被疫情削弱甚至切断时,想要将断线重连并打通各个环节,始终需要多方合力。

比如,“上海团长”建立的社群使得人们的连接更加紧密,也是志愿者们在协调物资求助时的重要支撑。不管是为独居老人送菜,还是给猫咪捎去粮食,志愿者都会首先考虑联系求助者附近的团长,他们往往能够及时调配物资。想要真正解决就医、买药和孕产妇救助等问题,则有赖于街道和居委会的政策支持。因此,海上指南针团队另一位发起人田军感慨:“线上做得越多,我们越意识到线下的必要性。”

一场成功救援的背后,或多或少也带有运气成分。彩琪给记者讲述了一个难以复制的案例。那是宝山区的一名求助人,他身上的PICC导管已有十多天没有维护了,感染风险很大,但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医院进行处理。

“很巧的是,就在志愿者协助转发求助信息之后,一位护士看到并主动联系了他。更巧的是,这位护士恰好就住在他的小区,她恰好就是做PICC导管维护的护士,那一天她恰好休假,她休假的时候恰好是带着护理包回家的。”

万分之一的运气,就这样完美串联起线上到线下的互助链,也证实了“附近”的力量。为了进一步调动这股力量,海上指南针与GIS民间救援团队联合打造了“疫情互助地图”,4月20日正式上线。

打开这张地图,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蓝色的小圆点,每个圆点代表一条求助信息。求助人可以直接发布求助信息,附近的人看到求助后便能尽快伸出援手。此外还可以查看附近的医院和宠物机构信息,获得最直观有效的指引。

互助地图上线的头两天,就出现了多个非志愿者介入而互助成功的例子。有位癌症患者用的药物非常罕见,问了许多渠道都没找到,但当他在地图上填完求助信息后,一个住在附近的人就找了过来,原来他正好也用这款药。志愿者Saya把这个故事告诉伙伴们,大家都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也正因此,团队重点推广的求助渠道也由前期的问卷转向后期的地图。Saya解释,问卷的辐射面有限,而地图能更好地发挥互助的效果,因为“互助是有社交属性的,使用地图的人越多,需求和施救的匹配度就越高”。

有了互助地图,志愿者们仍要持续维护后台数据,协助转发求助信息,但他们有一种明显的感觉:很多问题都能通过邻里互助解决,求助人也就不必诉诸其他线上渠道了。也就是说,当志愿者“隐身”时,一场基于“附近”的、更广泛的民间互助行动开始了。

风中蒲公英

疫情走势趋稳向好之际,救助仍然继续。娘娘观察到,最近物资方面的求助少了,围绕返乡的诉求则多了起来。在微博上,志愿者与“微公益”合作,每天都要处理二三十条求助信息,数量基本没有变化。

好消息是,越来越多的人从求助者转变为施救者。血透专项群里约有380名患者家属,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他们都曾被愤怒、焦虑、难过、委屈等负面情绪裹挟,经过志愿者的疏导逐渐平复。

慢慢地,一些积极的变化发生了。比如有位患者家属在翻阅群聊记录时,无意间注意到另一位家属关于某家医院可以收治病人的消息。他赶紧联系那家医院,根据志愿者给出的流程指南,成功安排自己的父亲进了医院。由于志愿者没有直接介入,这一经历未被计入成功案例,但求助者还是很感激所有人的帮助。为了回馈社会,他总结自己的相关经验并在群里分享,积极回答其他病人家属的问题,所做的工作和志愿者相差无几。

Saya说,血透病人作为特殊群体,天然地会对彼此产生一种身份认同,“面对外界的帮助,他们或多或少会有所顾忌,反而更容易接受病友的建议和帮助”。如今群里求助者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这些对话见证了一个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尽管血透群只是上海2万名血透病人的一个小小样本,搭建平台的意义仍然是重大的。就像发生在宠物互助文档、疫情互助地图里的故事一样,这些平台为更大规模的互助提供了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如Saya所言,“民间互助的力量是很强大的”。这股力量不仅来自一支百余人的志愿者团队,更源于他们激活的许许多多人的善举。

作为一支线上团队,海上指南针的志愿者们分布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还有人在海外。他们来自法律、教育、生物医药等各行各业,甚至包括一名已经取得保送资格的高三学生。虽然共同奋战过许多个深夜,大部分人都未曾谋面。田军和子川是少数保持线下联系的人,作为武大校友,他们相识已有十年,在武汉疫情等灾难中携手参与救援。

时光流逝,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未来。“我们就是一个草台班子,天天盼着早日下班。”子川开起玩笑。事实上,因为上海疫情聚集起来的一群人,终将随疫情的结束而解散。田军说,聚散是常事,重要的是“每次相聚后能留下什么”。

能留下什么?莎莎正在编制一份面向志愿者的文档。这是一本服务于灾难救援自组织的手册,通过系统梳理团队管理经验,为今后类似的救援团队提供借鉴,帮助他们少走弯路。

“一定要让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成为自组织救援的种子。无论他们搭建的是1个人、5个人还是500个人的团队,只要这样的民间自组织遍地开花,救援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大。”

娘娘接着莎莎的话说:“我们所谓的下班就像蒲公英,不是在风中散了,而是带着这里的经验到不同的领域去播种、发芽,让更多人成长起来,然后以其他机会相聚。”

这是指南针真正所指的方向。

栏目主编:王海燕
图片来源:海上指南针志愿者团队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