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自述】从事“基因”检测的这位人大代表,在松江实验室测核酸,每天2万份
分享至:
 (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海燕 整理 2022-04-11 10:54
摘要:助力上海疫情早日能够实现清零目标。

讲述人: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王志敏

我是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一位研究员,平时的工作主要是从事干细胞相关研究,当然基因检测也是我们的必修课。3月26日,我随着生研院的队伍进入国药上海捷诺医学检测实验室的气膜实验室,成为一名核酸检测志愿者。

这个位于松江的气膜实验室被分成四个区,0区接受外来样本并进行排板预处理,1区是配试剂,我所的班组是2区是样本制备区,负责将采集样本在超净台中转移到96孔板然后抽提出病毒核酸并加到反应液中,封装好了到3区进行扩增检测。

进入气膜实验室时,我们要穿上两层防护服,戴三层手套,鞋套、N95、防护屏一个不能少,这样严密的防护虽然让我们动作不方便甚至呼吸困难但会大大降低感染风险,因为穿脱起来很费劲,很多人进实验室都尽量不喝水,只是中间出来简单地吃口饭。

我们是在与病毒赛跑,24小时检测不停歇,实施早中晚“三班倒”工作制。夜班尤其难熬,一个动作做多了,关节有点受不了,很多人都贴上了膏药,我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凌晨4、5点钟会非常难受,但依然要苦苦撑着。我发现,我们队伍中的那些“90后”表现得都非常棒,没有人叫苦叫累,战斗力特别强,出来透口气的功夫他们坐在行军床上就能睡着,可我不行。

每天我们都要检测2万以上的核酸样本。4月5日、6日大筛查那几天,我们的检测数量达到3万左右。我们的带队老师是我们研究院黄薇副院长,在实验室她认为自己度过最有意义的59岁生日。她更为可敬!我轮换后仍继续带队坚持。

我的另一身份是市人大代表,虽然每天都在高强度的运转,但我依然抽空准备了几份代表建议。结合在一线的检测经验,我提了一些相关建议。比如我们的核酸检测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依然存在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不足,从检测发现异常到控制病毒感染者的传播的时间还偏长,增加了与病毒赛跑的难度,该如何防止可能出现的采集过程中的感染和交叉感染、缩短感染者被控时间等。

这几天,上海市遗传学会的业界专家也在召开线上会议一起探讨和分析。我们认为,可以推广气膜实验室和方舱实验室迅速拓展核酸检测能力,将核酸检测等分子实验操作列为生物学实验必修课程,训练一批具有核酸检测实操水平的生力军,同时研究一些新的仪器在核酸检测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如果可行,紧急批准并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在检测过程中,我们感到现有自动化操作流程速度远远低于手工操作,所以建议核酸样品采集管生产厂家尽快提供简单的拧盖小工具,或重新优化,提升开盖效率并保护操作人员。当然后续的更好的自动化设备是必然选择。

目前,核酸检测工作基本上都是实行三班8八小时工作或两班倒12小时工作的体系,多数支援单位都有一定的后备轮换人员,但受困于管控而不能实施。经综合研判新一轮核酸筛查结果,如果轮换体系不能持续运转,持续高强度穿大白服的核酸检测也会增加感染概率,影响后续核酸检测能力的保障。因此我建议,建立核酸检测志愿者轮换体系。

没想到,我提的这一建议很快被采纳,目前本市已逐步开始核酸检测实施轮换体系,能让更多生力军加入上海的核酸检测保障队伍中来。后续我会加强与其他代表的讨论,联名提交更多有价值的建议,助力上海疫情早日能够实现清零目标。

(2022年4月9日讲述)

栏目主编:张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