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孙颙:《生死守护》是红色传奇,更是影视沃土
分享至:
 (4)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孙颙 2022-01-15 08:52
摘要:二十几年的残酷环境,2万余件珍贵文档毫发无损,这样的传奇确实不可思议。

上海,被戏称为“魔都”。一个“魔”字,似乎指向其变幻万千的形态,指向其令人目不暇接的绚丽色彩。其实,那仅仅是新来者的第一印象,是人们初次领略其丰姿后的感受。但当你在这片“海”里住久了,细细品味海面上的浪花和海面下的潜流,倾听海中无数生物的浅吟低唱,体验各道清流浊浪的巨大温差,慢慢地,你就会被她更深邃的内在所深深吸引。其中,就有那些隐藏于大街小巷深处的故事碎片,其间融汇着100多年来风云跌宕的密码。

高渊的著作《生死守护》,便是一部从上海历史深处挖掘出来的红色传奇。从他的笔下,我们可以走进一群生活在上海的“孤独的守护者”的人生。

「档案穿越了刺刀的缝隙」

辛亥革命之前,先进的知识分子们便开始利用上海独特的优势,在这片土地上办报纸、办书局,鼓吹革命。到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将推进革命的主阵地放在了上海。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上海的红色故事轰轰烈烈地展开。到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是这一阶段红色运动的高潮。之后,国民党反动派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革命进入低潮。1931年,顾顺章等人的叛变,使局面变得十分严酷,上海的共产党组织大部分被破坏,党的领导机关也不得不撤离上海,进入了江西中央苏区。

20世纪30年代,上海处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之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除了左翼文化等少数方面军顽强抵抗,多数队列处于隐蔽状态。之后,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军队占领上海,疯狂迫害中国爱国人士,左翼文化工作难以坚持,人们纷纷撤离。很难想象,在那段岁月,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机关还可以在上海生存,能挺过国民党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能顶住日本军国主义大屠杀的滔天恶浪,坚持战斗。

高渊所著的《生死守护》,为我们挖掘了这样的红色传奇。中共领导机关撤退到中央苏区的时候,把一个极其重要的部门———收藏着中共所有机密文件档案的部门,简称“中央文库”———留在了上海。这个档案库,规模有多大?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2万余件文档,分装在二十几个纸箱中。其重要性,也可以稍稍描述几句,这些文件包含1922—1935年中共中央的各类文档,有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各种会议的记录,有中央各部门机密业务的文件,还有红军各部队情况的汇报,并存有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文稿等。

让人很难想象,面对白色恐怖的险恶环境,留在上海的“中央文库”坚持了二十几年,直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守护者们用人力拖车,将这批珍贵的文档交到了中共华东局。

此前,上万个日日夜夜,在敌人警车呼啸、特务横行的威胁之下,文库的守护者们,经常会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他们孤军奋斗,经常弹尽粮绝,工作的特性又使他们无法争取其他革命者的支援。2万余件文档并非一直密藏在某个安全之处,复杂的环境迫使文库的守卫者们转移了近10次之多,前后接手的守护者达到十几人;文档在上海大街小巷被转移跋涉,也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无畏地穿越敌特刺刀的缝隙。其间的惊险与艰难无法想象,使命所限,他们也不会留下文字的记载。

二十几年的残酷环境,靠的是守护者们的多次接力,屡屡有人被捕入狱,或病倒在征途中,但2万余件珍贵文档毫发无损,这样的传奇确实不可思议。忠贞不渝的地下工作者们,用他们的意志、热血和大智大勇,创造出了如此壮烈的奇迹!

「理解时光深处的无名英雄」

我在参与上海红色遗迹的项目时,也曾注意到“中央文库”的传奇故事,当时,我掌握的资料十分有限,但已经深深为之震撼。高渊深入地调查研究历史,并把材料归整、梳理得十分清晰。上面已经提及当时的环境艰险,有些故事链条难以复原,高渊在创作中,仔细推敲,严谨推测,缜密想象,大体完整呈现了被尘封的红色传奇,我由衷佩服他锲而不舍的精神。

不久之前,我曾经受约,讲述自己采写上海红色遗迹的感受。当我讲到“中央文库”的传奇时,一度哽咽,停顿了几次,才能继续说下去。他们所作的生死奉献,往往不为人知,泯没在时光深处,甚至,在后来漫长的岁月里,还会遭受各种误解。我的学生时代,有一位很谈得来的同学,其父就是他们中的一员,那时,我懵懵懂懂,现在,我终于明白他们的了不起,首先在于为中国革命的胜利,默默无声地,没有任何条件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高渊此作的特别意义,就是用文学的形式,让广大读者细细品味,理解那些无名英雄,发现隐藏在历史深处的伟大壮举。

「搏击风浪的故事依次展开」

我读完高渊的文本,感慨万分之余,产生一个念头:这段传奇,最好能够改编成影视作品。影视作品能够广泛地走入民众的心田,其传播能力为文字作品难以比拟。我尝试着和熟悉影视创作的朋友谈论这个选题。我得到的回答却令人失望。

这个题材缺少影视传奇作品的一些必备元素,诸如谍战、枪杀、卧底、绑架以及惊险追击等,一句话,动作感不强,且过程漫长,情节分散,难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从表象看,上述观点不无道理。“中央文库”之所以能够安然隐藏20多年,确实不是依赖武装对抗的保护。文库的守护者们,凭借大智大勇,总是能够在敌特追杀到门口之前,将文件安然转移,因此避开了影视作品常见的惊险场景。话说回来,如果真的出现敌特抵近厮杀的场景,恐怕“中央文库”坚持不了二十几年的敌后奋斗。

这样的题材,真的无法改编成影视作品?

从我有限的观感中,至少,反映二战的有些作品,未必一定靠惊险刺激取胜。比如《辛德勒的名单》,再如《朗读者》。在我看来,这些名作,是靠深入挖掘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复杂深厚的情感,拨动了千万观众的神经。我想,这样的可供再创作的文学基础,在高渊的文本中随处可寻。

比如,文库第一任守护者,俗称张老太爷的张唯一突然被捕,经历了严刑拷打和审讯,绝不屈服。某次,在监狱中,在特务们严密监视的环境里,他偶然遇到了第二任守护者之一的韩慧英。他们俩彼此清楚,只要有一人动摇投降,个人命运注定悲惨, “中央文库”也将遭遇灭顶之灾。两位坚强而智慧的共产党员,依靠目光闪电交流,相信对方依然忠贞不贰。同时,在敌人的眼皮底下,韩慧英机智地大吵大闹,巧妙地将关键信息传递给了张老太爷。后来,韩慧英得以脱险,也是得益于此次默契的沟通。读着这段文字,我不由联想到渣滓洞里“疯子”华子良与女共产党员们的秘密联络。我想,高渊文本所体现的丰富内涵,不正是影视作品可以自由发挥的天地吗?

再如,韩慧英被捕,她的先生陈为人必须带着孩子和文库档案迅速转移。在失去组织支持的情形下,没有经费来源,陈为人陷于绝境,一家大小没吃没喝,这还算“小事”,没有钱支付房租,势必会被房东赶出门去,2万余件珍贵档案无处藏身,后果不堪设想。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韩慧英的妹妹韩慧如闻讯赶到,带来想尽办法筹措的300银圆,勇敢地登上这艘危险的小船,和陈为人一起,自觉担当,成为文库的守护者。那时候,韩慧如仅仅是个同情革命的普通女孩。危急存亡的战斗洗礼让她迅速成长。后来,又经受了种种历练,解放战争期间,她与秦鸿钧烈士共同创造了“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奇迹。这种前仆后继的故事,难道不正是动人的影视素材?

还可列举一个细节。守护者的小屋里,不分白天黑夜,都点着燃烧的火炉。为了取暖?非也。在险恶的环境里,他们必须随时准备应付突发事件,一旦有敌特闯入,守护者宁可点燃屋子,即使全家葬身火海,也绝对不让珍贵的文档落入敌人手中。读着这样的文字,我的眼睛不由得湿润起来。我相信,假如影视的编导,能够很好地用形象语言处理这些素材,一定会打动无数观众的心。

除了文艺片,我甚至设想过另一种可能。这部作品,也可以考虑改编成历史纪实大片。以一幅巨大的中国地图为背景,满载中共珍贵文档的小船,在上海的惊涛骇浪中艰难航行。当一个个守护者接力驾驶,搏击风浪的故事依次展开,背景地图同时显示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的实景,或者是八路军、新四军抗击日寇的鏖战场面,这样,文库守护者孤军作战的身影,便投射到中国革命的伟大进程里,越发显得意味深长。

为《生死守护》写书评,我却写下了大段关于影视改编的文字,好像有些跑题。其实不然,我最希望的是,历史深处的红色传奇,活灵活现地走到千万观众的面前,成为激励我们继续前行的火热情感!(作者系作家、出版人)


《生死守护》
高渊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王一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