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海鸥照相机、三五牌台钟、上海牌手表……张庙有趟藏在社区里的“时光列车”
分享至:
 (26)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越 2022-01-13 14:34
摘要:颇具年代感的物件,是否勾起了你的回忆?

海鸥照相机、三五牌台钟、上海牌手表、汤婆子……这些颇具年代感的物件,是否勾起了你的回忆?

近日,宝山张庙泗塘七村三居委会一楼的邻里文化故事空间举办了一场老物件展,吸引了周边居民观摩。有人说,这些老物件让他们想起了往昔岁月里的欢乐与荣光。也有“00后”“05后”前去观展后表示,“原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前用的是这样的东西”。

“10后”小学生讲解老物件故事

走进泗塘七村三居委会一楼正中央的房间,人们可以在西侧靠墙的架子上看到本次的展品:从海鸥照相机、BP机、怀表,到老算盘、粮油票、瓷盆杯,再到铁路乘务员制服、老式羽毛球拍、铜脚炉,20余件曾经出现在上海市民日常生活中的老物件悉数登场,将人们带回那个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

“通过一场展览,我们希望给社区居民提供一个空间回顾过去、增进邻里情感,同时也能留存住一些民间生活记忆,让现在的年轻人、少年儿童了解祖辈、父辈的生活。”据张庙街道社区自治办负责人介绍,本次展览是2021年度宝山区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小小蒲公英”社区微公益项目之一。展览所在的邻里故事空间,过去曾是一间棋牌室,2020年经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改造后,蜕变成为社区活动交流场所。

面向居民进行征集老物件,会有人参与吗?一开始,负责征集工作的张庙汇爱社区公益服务社的王波心中也没底。没想到,街道公众号、宝山社区通等平台发布消息后,不少居民积极响应,一些相熟的居民还口口相传,把消息传到了附近几个居民区。

居民于抗美在得知展览消息后,第一时间拿来了家里的“宝贝”——一台三五牌台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年轻人结婚时兴“三转一响”,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以及收音机。除此之外,还有一样非常受欢迎的“一转”,便是三五牌台钟。


于抗美介绍家中的老台钟。

这款台钟的造型十分经典:黄色的木质外壳,透明的玻璃钟面罩,白色的金属钟面,黑色的数字和指针,看上去大气古朴。上足一次发条后,台钟可以走上足足15天,符合当时人们对家用物件“要经用”的追求。

于抗美说,这个台钟当年由婆婆购买,如今算来已经快70岁“高龄”。家中两次装修时,她都曾提议“扔掉吧”,没想到第一次是婆婆坚决反对,第二次是丈夫摆话“不能扔”。就这样,台钟一直被放在家中使用。“用着用着也习惯了,有时候半夜醒过来,听到台钟‘铛铛铛’敲几声,就能知道几点了,倒也蛮方便的。”

经过近2个月的筹备、征集、筛选,最终,精挑细选的20余件老物件于2021年底正式亮相。

为了让展览更加生动,居委还在开展前招募了7位社区“小先生”讲解员。来自虎林三小的张轩铭就是讲解员之一,负责对羽毛球拍和列车员制服进行讲解。除了居委提供的介绍外,他特意在讲解词中以“10后”的视角,加入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收获了不少好评。

藏在老物件里的青春岁月

在展览现场,几位老物件提供者向记者详细介绍了物件的来历。谈起往昔,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打开了话匣子,眼神也放出了光。看得出来,这些物件虽然没有生命,却陪伴并见证了一段段青春岁月。

居民刘燕萍拿来的海鸥照相机,见证了她与丈夫的爱情,“这台相机是谈恋爱时,‘毛脚女婿’拍马屁送给我父亲的,花了他好几个月的工资呢。”


老相机。

在手机摄像头都能达到千万像素的当下,人们似乎很难想象,几十年前的海鸥相机已是摄影爱好者心中的高档货。当时,海鸥是国人能买到的相机中响当当的品牌,拥有一台海鸥相机,一度成为摄影人身份的象征。

自记事起,刘燕萍就知道父亲酷爱拍照,家里大大小小的照相机有很多,拍完照片后,父亲会钻到桌子底下、用棉被盖住四周自制“暗房”冲洗照片。丈夫咬咬牙购买这台海鸥照相机后,果然讨得了老丈人的欢心。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先进的产品替代了海鸥相机,父亲却一直没舍得将其处理掉。两年前,父亲将这份礼物还给刘燕萍夫妇保存。而这一次,刘燕萍将老相机拿了出来,向更多人展示。

居民刘桂芳退休前在上海铁路分局上海列车段工作,她的父亲、丈夫、弟弟、弟妹同她一样,也都在铁路系统工作。这位老铁路人为展览提供了一件制服和一张她与当时的车长学习四届全国人大会议公报的黑白照片。

看到记者以为这件制服是铁路乘务员日常工作时穿的,刘桂芳笑着解释,“这么好的衣服,是我学习或者过年出客才穿的,平时的工作衣都是单衣,可以换洗的。”据刘桂芳回忆,制服由呢料制成,呢料一公尺16.4元,是当时铁路系统提供的员工优惠价。订了一公尺三的呢料后拿给裁缝,又花了4块钱人工费,才做成了这件衣服。


刘桂芳穿着当年的制服。

说起制服的来历,回忆的闸门也被打开,刘桂芳向在场其他人讲起了列车员往事。1973年到1983年间,刘桂芳在上海到北京的13次、14次列车上担任乘务员。列车每到一站,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冲出去倒水,“那么多乘客要喝开水,冲厕所也要水,如果水不够那就麻烦了。”过去,乘客上车后都会拿出自带的大茶缸,等着乘务员来倒水。刘桂芳说,以前的车晃晃悠悠,“如果不倒,那么多乘客走来走去,车厢秩序就乱了,列车长看到要讲我们的。”

曾经,从上海到北京单程要开27个小时。一般的客票27.8元,如果想买卧铺票睡一夜,上铺要补8.8元、下铺要补10.5元。刘桂芳看到过许多旅客为了省钱,就硬是在座位上挨过一夜。

随着时代的进步,绿皮火车迎来了更高速的“后辈”——动车和高铁。谈及现在复兴号最快只要4个半小时就能从上海抵达北京,刘桂芳连呼“不可想象”。“1462公里,朝发夕至,人家告诉我的时候我就说‘不可能’,怎么会提速到那么快。”刘桂芳表示,前一阵她乘坐高铁到厦门,亲身感受到如今车内的平稳,倒水时再也不用像过去一样为了防止水洒出来而“扎马步”了。做车辆维修工作的弟弟还告诉她,现在的列车都装有减速玻璃,让乘客在车内望出去时不会感到头晕。

展品中最能体现市民体育文化的羽毛球拍,由居民戴滨海提供。生于1950年的戴滨海共拿来了3支球拍,代表着不同的时代。第一代球拍的球网由牛筋制成,拍框和拍柄都是竹片做的;第二代球拍经过改良,保留了牛筋球网,但在拍身加入了不锈钢,打起来更有劲;第三代球拍就是现在人们所使用的,球网用的是尼龙丝,拍身由铝合金制成。


戴滨海介绍羽毛球拍。

其中,最具纪念意义的是第一支竹球拍。戴滨海自豪地告诉记者,这是他22岁在中山北路上海压缩机厂参与上海市职工羽毛球比赛,获得团体冠军的奖品,比赛对手是从印度尼西亚回来的华东开关厂队队员。如今,戴滨海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爱好,经常与伙伴们相约在社区的体育公园打球。

闻名遐迩的“张庙一条街”

据社区负责人介绍,本次老物件展所在的邻里文化故事空间,是依托“张庙一条街”打造而成。欣赏完老物件,人们还可以通过东侧墙上的展板回顾“张庙一条街”的历史。

1958年,政府在宝山张庙地区集中建造了工人住宅区,并配有商业区和文娱场所,形成了闻名遐迩的“张庙一条街”和上海第一代以重工业区为核心的工人新村。在当时的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院长兼总建筑师陈植与曾任曹杨新村设计师的汪定曾的指导下,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第二设计室具体负责规划设计。

为使这批建筑的设计更加符合“多快好省”精神,在闵行工人住宅区建成不久,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就组织专人深入到工人新村访问住户,根据群众的意见,在住宅的定型设计中,既保持第一期工人住宅的式样美观、类型众多的特点,又进一步修改平面布置,使之更合理、经济,并解决居室楼层间的隔音问题。门窗规格、建筑用料、楼梯的宽度和级数等,都力求统一。在沿街建筑方面,做到丰富多彩,各不相同。


老居民参观“张庙一条街”历史照片。

张庙地区绿化与“张庙一条街”建设同步进行。在绿化处理上,根据上海民用设计院的设计方案,基本上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绿化与建筑相结合的做法。“张庙一条街”两旁的绿化带,种有乔木、灌木和花草,乔木树种为白杨和垂柳,几年后改种香樟和梧桐。

通过展板,老张庙人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地标建筑。比如曾接待过时任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女士的泗塘外宾招待所,以及取名寓“东方巨龙”腾飞之意的东方食品商店、巨龙百货商店等。

栏目主编:周楠 题图来源:吴越 摄
内文图片均吴越 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