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忆起周慧珺老师一次次策划和参与的当代“兰亭雅集”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沈沪林 2021-12-29 15:43
摘要:周老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艺术观念,深深根植于我的内心……

一日为师,终身不忘。周慧珺老师之于我,可谓师恩浩荡。高悬于寒舍客厅的一幅四尺整纸楷书《兰亭集序》,为周老师63岁时的手笔。这幅作品,或篆隶、或魏碑、或唐楷,兼具行书笔法,更见“书为心画”之超然,宽博自如、潇洒脱俗,多年来与我朝夕相处。



这件墨宝是周老师多年前赠予我的,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艺术长辈对我这名初涉艺海的学徒的真切鼓励。

记得2002年大年初一上午,我按惯例携全家登门给周老师拜年。我们一家三口刚进门,周老师就径直步入书房,取来这件作品,一边交到我手中,一边亲切地说道:“我送你这幅字,就算是鼓励吧!”


周慧珺老师赐予作者的墨宝

我初次见到周老师,还是20世纪70年代。1975年,我高中毕业后分配进入上海市文化局,经“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后再进入上海中国画院工作。作为一个小青工,我有机会与众多书画名家一起开会、学习,聆听他们的高论,实为有幸。当时,周老师作为专家人才从上海塑料研究所调入画院,成为专业创作人员。她的一本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正风靡全国,我“近水楼台先得月”,惶恐地与周老师相约,走进她的创作室求教。那天,我挑选了一些自认为比较“像样”的临摹习字带去,周老师仔细看过后,在我的习作旁示范如何入笔、用腕、调锋,详细地向我一一交代要领。临别时,她还亲切地承诺:“咱们是同事,学习上有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

认好“师门”,我的学艺从此踏上了正轨。尽管周老师关照可以随时找她,但我也深知她创作繁忙,不可轻易“打搅”。为此,我想方设法主动帮她分担一些杂事,自然也增加了亲近她的机会。当时我最开心的就是帮周老师跑邮局、领稿费,不断同时亮出老师和我的工作证,几次下来,我在邮局也成了“熟面孔”,我也乐在其中。就这样,大约每过两周,我就拿着自己的习作,请周老师点评作业,每次我都注意聆听、细致观察,领会老师的示范动作。尤其是老师握笔出手时,肘腕齐力一起带动,笔画结构更见开张,这一点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看着我越写越带劲,还有些“忘乎所以”,有一天,周老师忽然严肃地告诫我:“沪林啊,不要整天陶醉于练字,趁你还年轻,要多读一点书,宜注重字外修养!如果人到中年再读书,效果就大不如前了。”德艺双馨的周老师一向注重人品与修养。她曾多次讲起古人成功的缘由,诸如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他们都诗书满腹、多才多艺,方能一领风骚,而书法正是综合体现一个人的学识、个性和抱负。一番金玉良言深深启发了我。


幸得周老师指点,我尝到了学习传统文化提升自我的甜头,一鼓作气去攻读了大学文学专业。之后,单位安排我在画院资料室这个富有学术气息之处工作。那时,周老师只要来上班,便喜欢与同事和朋友到资料室来叙谈、交流。每逢此时,我都会做一个“有心人”。我用心观察,将老师们各自喜爱的课题资料逐一整理出来,以便他们“随到随看”。久而久之,画院资料室一度成为书画家们的“兰亭雅集”所在,领导们也喜欢把会议安排到这里举行,认为这里具有轻松、活跃的学术氛围。而我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艺术修养。

有一次,因创研室同仁的共同愿望,画院特地安排在资料室里由周老师进行一场书法专题讲座。一清早,周老师就将自己家中的资料带来,开始分析古人的经典作品,从理论到实践,深入浅出地讲解。周老师认为艺术必须打通,“触类旁通”尤为重要,只有广收博取、熔铸南北,走碑帖结合的道路,才能求其大成。她还强调应该将帖学中的“圆笔”和碑学中的“方笔”结合起来,这样结字更见挺拔、结构疏朗有致、用笔更具洒脱,也更有助于对整体气韵的营造,产生行云流水的感觉。她以“海上画派”先驱赵之谦为例——赵之谦在通晓碑学之后,结合帖学又很好地走出一条行草的路,正所谓“书画同源”,其书法作品十分耐看。周老师还说,好的书法作品线条都是富有生命力的,线条末端都是向上的,如同树干藤枝发芽,都展现着勃勃生机……一番讲解,令众人大受启发。

不少书画界前辈都爱来资料室,而我因工作关系也有幸到过程十发、谢稚柳、刘旦宅等老先生的府上造访,他们见到我都会侃侃而谈。周老师得知后很高兴,嘱咐我要好好珍惜这些学习的机会。而我也感受到,老先生们也对我这个“周慧珺弟子”投以赞许的目光,虽然当时周老师与他们相比尚年轻,但他们都对她赞赏有加。尤其是谢稚柳老先生,曾不止一次对我谈及周老师的书法,称赞其用笔圆润灵动,颇有神韵;陈佩秋先生更极力支持周老师出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她还约我一同登门探访周老师,两人见面后相谈甚欢……

担任书协主席后,周老师更忙了,但她总是不忘关心老会员。有一次,她驾着助动车,我骑着自行车,陪同她前去慰问书画篆刻名家叶露渊先生。一进门,周老师第一句话便让人欣喜:“姜,我看还是老的辣!”这句话把叶老“逗”得很开心,临别时他还依依不舍地念叨:“慧珺啊,咱关起门,再聊一会儿吧……”


作者(右一)上门探望周老师


后来,周老师由于健康原因不能频频出席大型活动,但她希望每次活动都能留下有益的资料并得到推广,分享给更多人。比如上海中国画院每年的迎春画展后,她就会和大家一起对展品一件件加以点评。她发现有些书法家的画画水准不亚于专业画家,原因在于金石书法的功底及品位追求所致,往往就此细加评论,对事不对人地畅谈一番。她主张,艺术交流要多一些沙龙式的切磋,都应各抒己见,互补式地畅谈,这有助于开阔艺术思路。

在她主持书协工作后不久,书协就在上海图书馆举办了一场“上海书坛的创作与欣赏辩论会”,周老师亲自主持辩论会,请刘小晴和郭适权作为代表发表各自不同观点的演讲并展开辩论,从而引发与会者开展大讨论。这也是海上书坛数十年来首度出现的热议景象。此外,周老师还亲笔题鉴,组织并出版了《上海书法通讯》,让会员们有了及时掌握书坛动态、信息和资源的渠道,增强了振兴海上书坛的参与意识。

我喜欢京剧,回想起周老师之所以同样鼓励我唱好京剧,其中缘由也正是与书法相关。周老师主持书协工作期间,组织了大量交流活动,可谓推动了南北书法界的学术互动。例如,她组织海派书坛名家编成一套《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大型丛书。例如,她策划的《海派书法晋京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各界人士纷至沓来观展。在这次影响广泛的活动中,北京的戏剧名家们得知上海来的艺术家们也喜欢京剧,便特意邀请周老师与陈佩秋先生等一起出席午宴,我也有幸陪同。午餐后又举行堂会,“谭家门”的谭孝曾夫妇等,在大乐队的伴奏下登台献唱。周老师格外开心,她说:“我们搞书法的,就是要和国粹京剧多一些联系,‘跨界’的好处,是要借鉴京剧中正平和的审美、因陋就简的原则、个体性灵的彰显,以及动与静结合、精气神息息相通,这些艺术审美品格都能丰富书法的表现力。”一席谆谆教诲,令我印象深刻。

我想,这一次盛会,何尝不是另一次艺术共融的当代“兰亭雅集”?周老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艺术观念,更是深深根植于我的内心……


与老师们的合影(自左至右:前排为陈佩秋、周慧珺、作者;后排为庞沐兰、王珮瑜)

栏目主编:黄玮 文字编辑:栾吟之 题图来源:1985年,周老师在上海中国画院挥毫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