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请收好2021年最后一份解放书单!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学文 2021-12-18 06:01
摘要:解放书单,是不确定中的确定:它确定会在每年这个时候到来;它们确定是一本本好书,值得一读。

题图:笪曦 摄

2021年最后一期、总第22期解放书单,来了!

虽然这个世界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每一期解放书单,都努力为你带来确定的品质,不辜负你的期待。


一场能源、技术和产业的深刻变革


《读懂碳中和:中国2020—2050年低碳发展行动路线图》
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课题组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著
中信出版集团

《读懂碳中和:中国2020—2050年低碳发展行动路线图》一书的缘起可追溯至2019年初。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牵头确立了“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项目,并组织国内24家研究机构共120余位专家学者,开展了覆盖经济、社会、产业、环境、政策和全球治理等多领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基于该研究成果,向中央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发挥了科学研究对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支撑作用。该项目也成为我国气候变化领域碳中和战略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被国内外研究机构广泛引用,并获“2020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第一名。

《读懂碳中和》一书首次系统开展了包含碳中和在内的多个长期发展情景下的转型路径、技术需求、经济成本和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价,揭示了转型目标、行动时机、措施力度与转型效果及其经济成本间的综合作用机制和规律。


一张张邮票,犹如一幅幅党史画卷


《邮票中的百年党史》
李近朱 著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李近朱撰著的《70年邮票看中国》,作为“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入选“中国好书”,并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今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李近朱再次推出《邮票中的百年党史》,以“国家名片”邮票,叙说党的百年历程。

邮票是素材,党史是主题,《邮票中的百年党史》是一部以“邮”说“史”的独特之著。


用爱与痛,书写阿富汗自己的故事


《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
[美]塔米姆·安萨利 著
钟鹰翔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作者安萨利于1948年出生,从小生活在喀布尔,16岁移居美国。他拥有阿富汗和美国两种血统。但作为历史学家,他关注的重心显然一直是阿富汗。他对故土怀有很深的情结。在这本书中,他用大量史料和亲身感受,对近200年来阿富汗不断遭受战乱、侵略、革命乃至宫廷内斗的复杂因素做了深刻剖析,十分痛心地揭示了阿富汗历史屡被中断的内在原因,也对外国势力不断入侵阿富汗提出了严厉批评。


元宇宙:虚拟与现实联通的世界


《元宇宙》
赵国栋 易欢欢 徐远重 著
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

元宇宙会引发全新畅想。这种畅想可能是“脑机接口”的大飞跃,让虚拟和现实进一步连接;也可能是某些科幻作家一直在强调的碳基文明与硅基文明的衔接器。碳基文明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化文明,硅基文明则是基于芯片的数字文明,两者衔接的重点可能是永恒的欢乐和不朽的生命。这或许是元宇宙令人脑洞大开的终极原因。《元宇宙》这本书的重要性在于,它从海外的虚拟游戏入手,梳理了元宇宙概念兴起的源流,同时对未来元宇宙在不同产业的应用给出了一些前瞻判断,对普通人而言,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门书。


人口变动将惯性左右世界经济走势


《人口大逆转:老龄化、不平等与通胀》
[英]查尔斯·古德哈特 马诺吉·普拉丹 著
廖岷 缪延亮 译
中信出版集团

人口规模下降,必然导致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乃至社会问题。这已不是新问题,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在经历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阵痛,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社保财务风险增加,家庭养老问题凸显等。很多学者对此也忧心不已。目前各国已有一系列针对性的促进人口增长的政策出台,但实际效果仍有待观察。对于这个现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荣休教授古德哈特与他的合作者普拉丹丝毫不觉意外。他们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出版的专著《人口大逆转》,围绕人口衰退与世界经济前景展开了深入讨论。尽管书中个别论述存在对中国生育政策变化时间点理解上的谬误,但该书仍不失为作者在全球经济格局变动大背景下忧思人类经济社会命运的严肃探讨之作。


于“流水”中见真章,一部近代中国航运史


《大船航向:近代中国的航运、主权和民族建构(1860—1937)》
[美]罗安妮 著
王果 高领亚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从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第一批欧洲船只沿海运送商业物资开始,航运便位于外国在华势力的中心,同时也居于中国遭遇欧美乃至日本奉行扩张主义后中外关系的中心。正因此,本书作者考察了19世纪60年代至1937年间中国轮船航运的发展、轮船航运业的组织结构及其参与者身份的转变,让读者得以清晰地了解近代中国如何卷入了欧美等国家全球扩张的大进程。


用“复杂系统科学”解决复杂问题


《解困之道:在复杂世界中解决复杂问题》
[美]亚内尔·巴尔-扬 著
沈忱 译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世界是复杂的,一些学者正致力于去揭示复杂现象背后的简单机制。比如美国波士顿的新英格兰复杂系统所所长巴尔-扬教授,这位复杂系统领域的卓越科学家,近期出版了《解困之道:在复杂世界中解决复杂问题》。自古而今,中国有很多运用系统科学知识应对复杂性难题的成功经验,巴尔-扬教授对此极为赞叹,他说自己的很多思想来自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观,希望《解困之道》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


文化传统需在每一代获得“重生”


《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考古学的视角》
陈胜前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何谓“文化基因”?这一概念来自英国生物学家和科普作者理查德·道金斯提出的“双重继承理论”———人一方面继承来自祖先和父母的生物基因,另一方面继承来自文化的模因,又叫作“弥母”。毫无疑问,后者是对前者的类比,它被认为和基因一样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但是它有不同于前者的特点。就生物遗传而言,后代是无法抗拒遗传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就其根本而言是一个微观的机械过程。而文化遗传就不同了,它高度依赖人们的认同感和学习能力。在此意义上笔者认为,文化基因的传承需要依靠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教化机制,需要在每一代新人那里获得“重生”。


长城内外的“隔墙相望,侧耳远听”


《北纬四十度》
陈福民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北纬四十度”不独是一条与万里长城相依相生的地理界线,也是一个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交流、沟通和融合的“枢纽”。战争杀伐毕竟是历史的非常态,长时间段中的异族文明之间的文明互参和文化交融才是人心所向。因此,作者不仅要呈现中原民族和草原民族的“长河流淌、鸣镝尖啸,伤感吟成诗句,痛苦化为尘土”,更要呈现在长城内外的“隔墙相望,侧耳远听”“虽然不能完全变成对方,最终却也难舍彼此”。正是这深情凝视的“难舍彼此”,最终成就了今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且将金针度与人


《读懂中国画:画家眼中的五十幅传世名作》
邵仄炯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就解读中国画而言,已有许多人做过尝试。近些年,海外艺术史论著更多引入,它们构成了讨论这部新出小书的基本背景。就个人的阅读感受,并没因本书作者未采用此间美术史惯用的写法,或未依循西人图像考古与风格史模式而感意有未惬。相反,因为是绝对的内行与会家,他基于自己朝夕观对、四时临摹所获得的知解,够具体、够直观,且见解莹彻,文字干净,让人读来倍感兴味。“知识和技法只会教你完成一幅画,新鲜的感受和敏锐的观察力才会引领你创作出无数新的作品”。通看全书并细加玩味,能让人感觉到这一结论的平肯有说服力,这是本书又一成功之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