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人类从何而来?加亚·文斯揭秘:学会生火和聊天能“逆天改命”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律 2021-11-25 07:29
摘要:人类如何通过火、语言、美与时间这四个关键驱动力改变自身物种的命运?

道格拉斯·亚当斯在他的《银河系漫游指南》中提到,人生最难的部分是“提出问题”。一旦你了解问题是什么,答案也就变得相对简单。

英国科学记者、作家加亚·文斯便提出了“人类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我们要去往何方”等问题,并试图解答。她是伦敦大学学院地理系荣誉高级研究员,曾是科学杂志《自然》和《新科学家》的编辑,更在2015年,凭《人类世的冒险》获得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这个奖项是英国最负盛名的科学图书奖,奖励面向大众读者的科学图书,斯蒂芬·霍金、贾雷德·戴蒙德都曾获得此奖,加亚·文斯是第一位单独获得此奖项的女性。

加亚·文斯在其最新作品《人类进化史:火、语言、美与时间如何创造了我们》中,告诉我们人类如何通过火、语言、美与时间这四个关键驱动力改变自身物种的命运,让人类这种弱小的物种取得了不可能的成功,而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反馈循环进一步在将我们转变成一个超级有机体“全能人”。


《人类进化史:火、语言、美与时间如何创造了我们》封面。

前沿知识融于日常故事

去年拿到作者原稿时,坦白说我是有点懵懂又有点兴奋的。这本书是多年前签下的,我翻了翻之前的资料,发现当时只有简单的几行字,大意不过是“讲述人类进化的起源和历史等”。在外版图书中,因为购买版权和作者最终完稿的时间差了好几年,“货不对版”的情况时有发生,但这一本书给了我们大大的惊喜。

这本书谈论的是全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史,内容涉及群体遗传学、考古学、古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生态学和社会学的前沿研究,知识体系极恢宏,提出的问题很尖锐,推演的过程也很细致,但很多时候,这类图书往往限于所涉及的主题需要深入解读,而导致术语太多,读来佶屈聱牙,有一定的阅读门槛。但这本书居然几乎完美地避开了所有问题,把前沿知识融于日常的故事。

在这本书里,加亚·文斯讲了一场大火。如果吃生食,我们需要每天进食不少于9个小时才能维持神经元的活动,可是我们连找到这些食物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还得吃完了。而熟食就大不一样了,吃熟肉的效率比吃生肉高了10倍左右,热量也更多,我们等于把消耗成本“外包”了出去,自然就比黑猩猩等动物有更大机会发展脑力。


野外篝火。

她还讲了,女性主导了语言的变化和创新,因为大多数女性不咬文嚼字,可以发挥创意。加上年轻女性更会社交,于是将语言传播得更广泛。

还有为什么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更有创造力,为什么移民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更高,为什么人类能够开口说话,等等。

这些内容看起来就像我们平常在聊天,聊那些古怪又让人习以为常的故事,如果你看了这本书,也许就可以重新谈论卢浮宫失火时到底要救《蒙娜丽莎》还是要救一只猫。

哦,对了,聊天、八卦——“故事”——也是人类进化的强大的文化工具之一。因为我们分享同一个故事,有了更深的共鸣和同理心,新观念也更好传播。看下来,感觉岂止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简直就是“谈笑间,人类崛起”。

能让我们产生这种感觉的,当然也不是一般人。长期的科学杂志编辑和撰稿经历,一方面让加亚·文斯对群体遗传学、考古学、古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生态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前沿理论了解得非常深入,她阅读、研究的是全世界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她有能力将精深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研究成果用朴素又优美的语言传递给大众。加亚·文斯长期的科学写作和思考让她有资格研究这个问题,而科学记者的身份又比科学家有着更为全面、贴近读者的视角。这也就解释了本书丰富又好读、高屋建瓴又接地气的原因。

一切的起点是火

看了内容之后,我们就喜滋滋地干开了。做这本书的过程,前期可以说是轻松愉快的。译者比较顺利就交了稿,顺利交给责编审稿,稿子本身也很流畅,结果到了策划阶段,反而卡住了!

第一个难题就是书名,原书名Transcendence直译是“超越”,这个词本身带有一些宗教色彩,有些超凡入圣的感觉,加亚·文斯应该是从“全能人”的角度去考虑人类进化,但对中国读者来说,似乎很难从“超越”这个词上直接体会到这个含义。

结果就开启了大概两个月的“海选”。从偏文艺的“200万年前的那场火”“200万年的谜底”,到追问“为什么是我们”“生而为人为什么”,然后又转到“一场不定的旅程”“我们和我”等等,我们足足起了近100个书名,还有很多不靠谱的想法甚至没有被写下来的资格就消失在一次次的讨论中了。我们想与书的风格保持一致:朴实但宏大,简洁但点题。于是我们开始提炼关键字:

这本书到底在说什么?人类进化。

要告诉我们什么?人类进化的因素。

用什么来验证?人类进化的整个历史。

这就有了《人类进化史》。简单,但似乎再合适不过了。加上副书名“火、语言、美与时间如何创造了我们”,以此直截了当地告诉了我们,作者打算说什么。我想这应该也是符合她本意的。

定了书名,就开始为第二个难题着急了:封面。这么宏大但是又抽象的主题,用什么来表现最合适?设计师苦思几个月后给出的第一稿,就把我们给吸引住了。整体颜色雅致,四角突出四个因素,中间则是一切的起点:火。绝妙的是两圈细细的年轮,在专色墨水的帮衬下,渐渐淡去,若隐若现,如同人类不可知的未来和隐藏在岁月里的无限可能。

进化有它的美妙之处

在做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深的印象并不是日常编辑细节的折磨,不是苦苦等待图书在版编目的心酸,而是一再被书中的观点震撼,每每要停下来细细地琢磨。

加亚·文斯开篇就提出:“我们人类不过是进化的一种偶然,却决定了自身命运的必然。”与很多人的印象不一样,人类并不是单线进化的。也就是说,并不存在只有一种猴子变成了一种古人类,接着又变成了人。就像我们一想到进化就想到的那幅从左到右,人类开始直立行走的漫画,几乎没有一处是正确的。其实某个时期,有数十种古人类在一起生活,他们并不是继承—进化的关系,有的甚至还是混种繁衍而来,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只有现代智人——也就是我们——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


古人类头骨。

这个过程简直就是在逆天改命。我们依靠的就是“四个关键驱动力”,更有赖于基因、环境和文化三位一体的循环。

像最开始说的,“火”能让人类把一部分能量需求“外包”出去,帮助人类负担得起更大的大脑,我们才可能发展出比其他物种更高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语言”让人类比其他动物传递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把一代代的经验、思想精准而广泛地用故事这种工具传递给下一代,使得合作变成可能。加亚·文斯说,我们的生活完全依赖于身边无数的陌生人,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70亿人之间并没有合同,也没有计划,甚至也没有共同的目标。

群体之间共享故事、情感和经验,也有了对“美”的共同认可,建立起社会声誉系统,以此来接纳或排斥不利于群体的个体。这一切又在“时间”的不断加持下,对世界、过去、未来有了更深的理解,科学的诞生反过来又能检验我们的想法。

这所有的过程,先从基因出发,然后我们学会改造环境以适应自身需求,同时也被环境改变,其间习得文化,又改造文化以适应时代变化。三位一体的循环推动我们前行。

所有这些,由加亚·文斯浓缩提炼,让我们对非凡的人类物种感到敬畏,同时更加了解我们创造的文化反馈,文化反过来又创造了我们。可以说是,我看得懂又大为震撼,尤其是我们对加亚·文斯所说的内容的理解,其实也是文化的一环:即使只是部分个体,对某些事情的认知达成共识,就可能促使全人类往前进化。这正是进化的美妙之处。

生而为人的意义

总有人打趣,能出生就已经是打赢了一场大仗,还有什么比这一仗还艰难?私以为然。但这显然不足以抚平现代人的焦虑。

做了这本书,我觉得,的确是很不容易啊。但正是因为这种不容易,我们更不应该就此停住,而应该往更远的地方看,应该去想“生而为人,到底有什么意义”,把这种不容易再往前推一点。

对人类起源和未来的思考,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比如我们可能坐不了私人宇宙飞船去太空航行,但我们至少可以在广袤的人类共同智慧中尽情翱翔,去思考、去怀疑、去验证、去进化。这也是这本书存在的意义。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肖雅文
图片:新华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