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黄浦区正在消灭非旧改地块最后1800多只手拎马桶
分享至:
 (18)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胡幸阳 2021-11-16 06:14
摘要:“外甥每天早上出门上班前,我和妹妹都不敢上厕所。”

75岁的张正学拾级而上。楼梯陡峭而狭窄,每级台阶宽度不一,但最宽的也不够放下整只脚掌。老张的家就在二楼,从前他每天都要上下好几回楼梯——为了倒手拎马桶。虽说爬了70年楼梯,老张能比多数人更熟练一些,但岁数上来了,多少有些力不从心。

本文图片均 胡幸阳 摄

老张家里,房间的一角,摆着一只手拎马桶。另一角,则装着一台崭新的抽水马桶。“有了新马桶,再也不用爬上爬下了。”老张笑着指了指地上的手拎马桶,“这家伙现在退休了。”

当下,黄浦区正尝试多种举措来推动消灭手拎马桶,结合当前成片征收及零星征收计划,预计将在2022年底基本消灭非旧改地块内尚存的1800多只手拎马桶。

老张赶上了“第二轮”

在上海黄浦区,消灭“手拎马桶”,向来是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通过对区内非旧改地块剩余无卫生设施家庭进行全面梳理,黄浦区建立了“手拎马桶”改造任务库,制定了非旧改地块无卫生设施三年行动计划,形成了“两年启动全覆盖,一年攻坚收尾”的工作机制。

张正学家住黄浦区老西门街道大吉路310弄。此前,黄浦区已对该小区的老旧住房进行过一轮“马桶改造”,为470多户人家安装了抽水马桶。但还剩一百多户,因各种条件尚不成熟,暂时拖延了一阵。

张正学家。

老张没赶上第一轮,是因为邻居的反对。加装一个抽水马桶,就要新增一条排污管。这么粗一根管道横在别人家门口,还有声响、异味,甚至可能漏水,换谁都不太愿意。

但老张也有苦衷:一起住的老伴得了白内障,前两天下楼的时候还摔了一跤,得住院做手术。平时基本全靠他一个人跑上跑下倒马桶,这些年来也摔过好几次。“有的时候我生病了,跑不动了,只能打电话叫女儿过来住两天,帮我们倒马桶。”老张说,“女儿也要上班呀!她实在抽不开身的时候,我只能麻烦居委会帮忙。”

过道狭窄,只容一人侧身挤过。

楼梯台阶只有半个脚掌宽。

时间久了,老张和老伴甚至养成了尽量不喝水的习惯,只为少上几次厕所,少倒几次马桶。

启动全面攻坚后,黄浦区房管局、南房物业管理公司、老西门街道方斜居委会各方设法尽快为张正学老两口解决难题。一方面,居委会上门劝说邻居,将心比心、互相体谅。另一方面,南房物业也着手研究新方案。“即便成本更高,也要尽可能地把加装马桶对邻居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这样居委会的劝说工作也好做些。”南房物业总经理杨喜林说。

他告诉记者,公司考虑过安装电马桶,考虑到小区排水系统整体情况,最终还是选择了管道绕行的方案。各方多次上门勘察,找出了一条可行的路线:下水管道从房屋南墙“走远路”,不经过邻居门前,不影响邻居的生活。于是,邻居也同意了这个方案。

记者了解到,这轮攻坚过后,方斜小区安装马桶175户,基本消灭了手拎马桶。

多措并举解决难题

天津路138弄小区内,冀老伯夫妻俩也天天与“手拎马桶”为伴。“这么多年不是没想办法装过抽水马桶,可是老房子空间局促,想腾出一平方米的地儿实在是难。”冀老伯无奈地说。

了解情况后,施工单位、社区居委经查勘,最终确定了一个巧妙的方案,完成了抽水马桶的增设——在客堂间开展内部改造,通过改变阁楼楼梯走向,腾出木楼梯下方空间,再从墙底开洞,贴梁排管。

“这次改造,不仅解决了我们生活的难题,还帮我们对木地板进行了加固,阁楼也修葺一新。”老夫妻俩看着焕然一新的家,流露出按捺不住的喜悦。

居民家中的手拎马桶。

还有些老旧住房由于“先天不足”,房屋格局上着实找不到可供进水管及排污管铺设的出口。改造肯定不能就此停止,区房管局把这类结构受限的房屋作为破解的“重中之重”,大胆采用新技术,千方百计突破条件限制,打通加装马桶的“最后一公里”。

局门路225弄18号二楼前间,居住着一对夫妻,都是残疾人,每天上下楼倒马桶成了他们晚年生活最大的烦恼。经过几轮设计研究,相关单位决定采用试点电马桶结合污水提升器的方法,从普通的下排水改成上排水,再通过外接排污管,将污水辗转至不远处的集中化粪池。电马桶装好后,老两口特别感激:“为我们办了件大实事!”

家住宁波路542弄3号的老王最近则用上了一款不用冲水也没有异味的“神奇”马桶——生物降解马桶,解决了房间无法排管排水的难题。经过两个月的试用,尤其是在经历了上海梅雨季节湿热天气的考验后,老王家对厕所的使用十分满意:“使用方便,响动可控,性能稳定,没有异味。”据了解,生物降解马桶的使用和维护成本可控,一次性添加生物菌群后,正常情况下可保证使用1年以上,且重新添加生物菌群费用也较为便宜。截至目前,黄浦区已试点安装超过20台此类马桶。

没有化粪池就不装马桶了?

还有一些居民区,由于房屋实在过于老旧,建造之初并未考虑下水问题。譬如局门后路93弄、95弄,是有百年历史的二级旧里,就因为没有公用化粪池,马桶改造工程一直耽搁着。

局门后路93弄、95弄的房屋都有百年历史。

夏林娣和妹妹、外甥一起住。她说,外甥每天早上出门上班前,她和妹妹都不敢上厕所,怕影响到外甥,“到了7点就只能憋着。”金根年家也是3个人,一共3只痰盂罐。从孩子出生、上学到工作,30多年来,一家三口换了好几批痰盂罐。

早年,大家居住条件都差,每天“拎马桶”,金根年倒也没觉得什么。但近些年,周边的亲戚朋友条件都好了,都用上了抽水马桶,而他们家还是老样子,他这才感觉有点急了。

里弄内的几十户居民和夏林娣、金根年一样,又急又盼。今年,在区房管局、打浦桥街道、区绿化市容局、永业集团等多方合力下,弄堂口原来的垃圾箱房及弄内公共厕所的底部设置了公用化粪池,居民们看到了用上抽水马桶的希望。

“这个化粪池挖得有点‘一波三折’。”永理公司总经理张俊成说。下挖过程中,要充分避开电缆线、煤气管、下水管等重要管道。为此,施工人员还专门请来了专业人员多次“会诊”,一边挖一边改进方案。方案一共改了4次,最后,一个安全的公用化粪池终于建好了。

接下来的步骤也不好走。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剩余的无卫生设施房屋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主要难点集中在几方面:要么房屋面积太小,甚至小到5平方米以下,无合适的地方安装;要么管道铺设难度大,结构安全性差;还有些居民,渴望更为彻底的改善方式。

为此,黄浦区“一户一方案”,在得知居民加装的困难后,房管、物业、街道居委召集施工队伍共同商量解决方案,着力破解瓶颈难题。局门后路93弄和95弄已100%装上抽水马桶,居民如厕再也不用出户、出楼、出弄。

“综合修缮带动一批、厨卫改造解决一批、零星加装补缺一批”。记者从区房管局获悉,当下,黄浦区正尝试多种举措来推动消灭手拎马桶。对于成片未实施过综合修缮的地块,全面推进无卫生设施家庭的改造;对于早期实施过综合修缮,但未专门安排卫生设施改造的,通过厨卫改造相结合来解决难题;对于一些已进行过卫生设施改造,但依然存在零星遗漏,实现零星加装。因地制宜、千方百计,一户一策,全力提升居民居住品质。

栏目主编:唐烨 题图来源:胡幸阳
图片摄影:胡幸阳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