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斜杠青年”胡桑:为什么文学始于“开小差”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21-11-08 20:10
摘要:“阅读始于一次偏移,写作始于一次分神。”

“这本书名叫《始于一次分神》,它既是一种写作的状态,又是一种批评的状态。写作,就是源于对日常经验的一次偏移、一次分神、一次转向,或者说一次错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生活的经验、内心构筑的乌托邦、向往的生活可能性,都被激活了。”诗人、译者,任教于同济大学中文系的胡桑说。

《始于一次分神》收录了胡桑在2010年至2018年之间创作的书评,涉及辛波斯卡、米兰·昆德拉、略萨、特雷弗、君特·格拉斯、鲁西迪、里尔克、帕慕克、阿兰达蒂·洛伊等作家作品。以“为被摧毁的一次分神”为题,胡桑与青年评论家李伟长做客思南书局,与读者展开了一场品读分享会。

“我特别迷恋‘分神’这个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思想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在做电影研究时提出了‘分神’的概念。他说,作为一个电影观众,专心面对电影作品之际,是被它吸纳过去的,所谓沉浸。整个人被调动起来,吸入一个故事,最后恍然大悟,感觉被洗礼了一遍。走出电影院,发现生活并非如此,但那一段在电影院的时光特别美好。克拉考尔把这种状态叫作‘分神’,后来瓦尔特·本雅明在著名的《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里也用到了这个概念。他提出,我们还可以抵达另一种‘分神’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不是被作品吸纳,而是把作品吸纳进来。”胡桑说,全然沉浸于作品未必能获得满足,因为那时并不存在自我的状态,或者说自我被另一个灵魂压抑着,但在“分神”那一刻,我们可以开开小差,可以想起自己曾经的一段经历,想起遇到过的可爱的人,“我写作的冲动,也在那样的时刻诞生了。”

某种意义上,文学批评也是一次“分神”。胡桑的写作,秉承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的细读方法,深入文本肌理,通过他的解读,读者可以在文学作品中目击一个充满差异和竞争、最终能够和解的完整精神世界。“纳博科夫写文学讲稿,用几十页篇幅详细解剖一部作品,这是我向往的目标。如果说有什么不同,我希望自己的批评更当代,面对文本的时候,不是被文本俘获,而是更加自由,只是一恍惚、一瞬间,好像捕捉住了某一点。”

胡桑坦言,“分神”不是时时刻刻都让人满意的,有时,“分神”只是注意力涣散。要让当下与过去产生流动的联系,才是真正有效的“分神”。李伟长则提到《始于一次分神》中另一个触动他的概念——偏移。“‘偏移’因阅读而起,把一个人从自我经验中带出来,通过阅读,遇见新鲜的人物、新鲜的经历、新鲜的感受,这是一次有效的阅读。”而写作者和读者的区别在于,“偏移”之后,还有“分神”,“阅读始于一次偏移,写作始于一次分神。一个好的写作者,能够把这两个概念清晰地展示出来。”

胡桑是大学老师,是哲学博士,是文学批评家,也是一位译者和诗人,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是一位“斜杠青年”。“我基本上一个月就写一首诗,因为写诗也需要‘分神’,但那个‘分神’的状态不一定随时会来。”胡桑说,作家写作不是陷入癫狂的非常人状态,只是比常人多了一种“好像”的感受。在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的某一刻,“好像”遇到了生活中看不到的人。“如果一个人不喜欢感性的相遇,不擅长在想象中与他人相遇,文学可能就与他无缘。有想象的愿望和能量,就能开启更好的状态,就像我在书里写的句子——‘最终我收到了明亮日子的邀请’,这种邀请来自阅读,来自文学。尽管书中的人物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似乎距离遥远,但每次阅读的时候,‘好像’过上了某种生活,在那一刻,可以忘却写论文的苦恼、工作的苦恼,我就是这样开启自己的每一天的。”

图片来源:出版方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