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际 > 世界观 > 文章详情
观察家 | 卡扎菲被杀十周年……
分享至:
 (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唐见端 2021-10-21 19:10
摘要:卡扎菲之死,早在2002年就初现端倪。

刚刚过去的10月20日,对中东问题关注者来说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十年前的这一天,北约战机炸了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车队,他躲进一个涵洞,很快被闻讯赶来的极端武装俘获,在视频镜头前,他被武装分子虐杀。

“他死了”

卡扎菲之死,在当时被西方媒体形容为“阿拉伯之春”一大胜利:独裁者得到了应有的下场,“革命派”在西方支持下开始了民主进程。“倒卡”核心人物、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当时自比凯撒,学着后者的口气说道:“我们来了,我们见了,他死了”。

但利比亚的损失无法估量。此前,利比亚是非洲最富有的国家,教育免费,住房免费,医疗免费,贷款免息。2010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根据教育、住房和收入三个指标得出的结论是,利比亚在非洲排名第1,在全球189个国家中排名第53。今天,53这个数字被改写成了105。

早有端倪

利比亚10年来的悲惨经历,早在2002年就初现端倪。这一年,美国推出“中东伙伴计划”,该计划核心是,以军事力量作后盾,在阿拉伯国家推行美式“民主”改造计划,而对于那些与美国对着干的国家,就实行武力干预,利比亚就属于后者。

2003年,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后,利比亚成为美国军方的下一个武力干预的对象。看到伊拉克惨况,卡扎菲出于自保,在压力下向美国做出一些让步。其中包括允许西方财团开发利比亚石油,与美国联合“反恐”。这一决定给了美国直接接触反对派的机会。从这一年开始,美国人员开始到访一些反卡扎菲部落,并与政府内部反卡扎菲人士频繁接触。

2005年,利比亚反对派组织渐成气候,一个统一的反对派机构成立,其中最大的反对派组织“利比亚全国拯救阵线”成立于1981年,得到中情局支持。该组织于1984年5月发动政变,企图暗杀卡扎菲,政变虽以失败告终,但美国中情局在政变前后均向其提供了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

2010年8月,美国筹划的阿拉伯政权更迭进入最后阶段,奥巴马发布了“总统研究第11号指令”,要求美国相关机构为即将到来的事变做好准备。据《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大卫·伊格纳提斯透露,该文件认为,“日益增长的迹象显示这一地区公民对政权不满”,并断言“该地区正在进入一个关键的转型期。”

2011年1月,由美国政府授权、在卡塔尔政府组织实施下,大批武器弹药、爆炸物,以及约1000台卫星移动电话被秘密运送至利比亚米苏拉塔港口,随后被分发给反对派组织。

除了“利比亚全国拯救阵线”之外,参与推翻卡扎菲政权的还有美国培育的另外两个反对派组织。一个是“利比亚国民军”,该组织其实是“利比亚全国拯救阵线”下属的军事组织,成立于1988年6月。另一个是“利比亚伊斯兰战斗团”,该组织成立于1995年,其两大目标一个是推翻卡扎菲领导的世俗政府,另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圣战”,最终在全球实施打着伊斯兰旗号的极端统治。

美国完全了解“利比亚伊斯兰战斗团”的性质,但依然与它联手,就是看重其战斗力。据英国《独立报》2011年4月报道,美国和欧洲军事和外交人员以专家、顾问的身份齐聚由“利比亚伊斯兰战斗团”掌控下的班加西。在北约空军掩护下,该组织从班加西一路西进打到首都的黎波里,最后根据西方提供的情报抓获并虐杀了卡扎菲,近一年后又在班加西让美国大使斯蒂文斯倒毙于火焰中。

正是由于斯蒂文斯被杀,美国借极端势力消灭卡扎菲的计划才大白于天下。2014年4月,由美国军方退役高官、中情局内部人士以及一些智库组成的“班加西事件公民委员会”发布调查报道指出,“如果美国此前一年中没有向利比亚境内‘基地’武装人员提供武器的话,2012的这起恐怖袭击事件原本可以避免。”前中情局女情报官克莱尔·洛佩兹指出,在利比亚战争发生之前,价值500亿美元的武器被运入利比亚,运输的执行人是卡塔尔,但让其进入利比亚境内的是美国军队,因为“我们的军队从空中和海上控制着进入利比亚的通道。”洛佩兹认为,武器输送的计划者和监管者是美国,许多部门参与其中,“情报部门参与其中,国务院参与其中,同时这也意味着美国最高领导层、国内安全部门领导层,还可能包括国会——如果他们得到报告的话——都参与了其中。”

多重考量

美国必杀卡扎菲的决心来自多重考虑。

从政权更迭的技术层面考虑,由于利比亚不像突尼斯、埃及那样长期受到美国民主改造的影响,政治反对派力量不够强大,因此不具备“公民造反”的条件,武力夺权是唯一选择。由于伊斯兰武装分子骁勇善战,所以是武力夺权的核心力量,而一旦落入他们手中,卡扎菲断无生路。

另外从维护美国及西方形象出发,也必须让卡扎菲永远闭嘴。卡扎菲在2003年后为求自保,曾与西方有过不少交易。如2007年,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在出访利比亚期间,英国石油公司就与利比亚签下了价值9亿美元的勘探协议,而布莱尔本人则为卡扎菲儿子赛义夫完成了学位论文。法国总统萨科齐更是被曝拿过卡扎菲5000万欧元政治献金。至于美国,卡扎菲曾应美国要求逮捕了大批伊斯兰极端分子,未料最后竟死在极端分子手中,这事甚至连一些中情局人员都看不过,认为是美国的一种“背叛”行为。一旦卡扎菲活着受审,口若悬河的他还不知将抖出多少内幕。

但美国对卡扎菲起杀心更有深层考虑。

首先,卡扎菲在政治上抵制西方, 以“纳赛尔二世”自居。例如,进入新世纪后,欧洲提出建立“地中海联盟”,把北非囊括其中。但卡扎菲指出,欧盟成立这一组织时并不通知非盟,只邀请了几个北非国家,这无疑是割裂非洲,把几个北非阿拉伯国家置于西方控制之下。他公开宣扬地中海应该成为沿岸地区的海洋,而不应该成为“西方的内湖”。卡扎菲更刺痛美国的是,他在强调利比亚要与金砖国家合作的同时,公然把中国与美国比较,并得出结论:中国代表“柔和”力量,美国代表“强硬”力量,而中国“终将胜出,因为她从不干涉一个主权国家的内政。”

其次,卡扎菲不愿与美国结成军事同盟,成为美国战车上的一个零部件。“9·11”之后,美国为了军事控制地中海沿岸地区,便与北约一起于2001年成立一个名为“努力行动”的海上军事组织。除了利比亚和叙利亚之外,所有地中海沿岸国家都加入该组织。同样,利比亚和叙利亚也没有加入北约的“地中海对话”机制,而约旦、埃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这些阿拉伯国家都是其中一员,此外还有以色列。利比亚和叙利亚的这些举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两国在“阿拉伯之春”中的命运。

而美国对卡扎菲尤其不满的是,他拒绝加入“美国—非洲司令部”。由美国控制的这一军事组织主要功能是控制非洲资源通道,对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国家与非洲经贸合作起到牵制和威慑作用。尽管有49个非洲国家加入,但卡扎菲领导下的利比亚一直对其退避三舍。

第三,卡扎菲寻求非洲经济独立。卡扎菲上台执政后,计划从通信技术入手,即通过电话、电视、广播,以及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把整个非洲大陆联成一体。1993年,卡扎菲决定在利比亚建立一个泛非远程通信网络,为此他牵头45个非洲国家成立了“地区性非洲卫星通信组织”。当时,非洲的卫星通信费用全球最高,因为租用欧洲卫星,非洲国家每年支付的通信费用高达5亿美元。为了实现通信卫星本土化这一目标,卡扎菲先后向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贷款申请,但是对方利息要价过高难以承受。在连续14年谈判无果后,卡扎菲最后决定,由利比亚出资3亿美元,由非洲发展银行出资5000万美元,西非发展银行出资2700万美元,建成了非洲第一个通信卫星系统,从此摆脱了欧洲每年5亿美元的高额租金。

第四,卡扎菲寻求非洲金融独立。卡扎菲认为非洲之所以受到西方剥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自己的金融机构,以至于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面前处处受制。所以,他不但坚持利比亚的银行国有化,而且着手打造非洲统一货币。这一计划的核心是建立三家非洲金融机构:“非洲货币基金组织”“非洲中央银行”和“非洲投资银行”。利比亚战乱爆发后,被美国冻结的利比亚300亿美元存款就是这三家银行的启动资金, 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非洲只有250亿美元。不难想象,一旦非洲统一货币建立,西方金融机构再也难以控制非洲了。

由于卡扎菲在政治、经济、金融、军事等各领域与美国为首的西方抗衡,因此成为西方的敌人。美国早就动了杀念,策动“阿拉伯之春”也为此创造了条件。如今利比亚局势如麻,纷争不已,市场上居然可以公开买卖奴隶。当年的美国决策者,可有反思?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智库理事。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