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城事更新 > 文章详情
“爱旅行”的亚洲野象闪耀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其实上海也有
分享至:
 (24)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玺撼 2021-10-15 15:09
摘要:上海面临的问题是新颖而独特的,更多要思考“见面”时怎么办,而不是怎样“避而不见”。

正在中国云南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上,16头亚洲野象北上南归的故事,成为中国云南积极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诠释。

其实,上海也有自己的“亚洲象”故事。

在COP15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上,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等单位的项目“貉以为家:公民科学助推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科教”,从26个国家258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上海代表(左二)领奖  受访者供图


“邻居”不再隐藏,怎样面对?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翁悦是领奖代表,她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貉以为家”项目的意义在于通过科普努力,让城市生物多样性进入公众视角,用积极的方式推动城市环境中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和保护,还能从热烈的讨论中收集人们对于城市生态建设与社区管理的宝贵意见。

翁悦解释说,和来自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尝试“进城旅游”的亚洲象不一样,貉对于上海这座城市而言是土生土长的居民。

近年来,在城市环境改善、人为活动影响等因素的作用下,貉的种群数量、活动范围和频率增加,对许多居民而言,过去很长时间“隐藏”的貉似乎一下子闯入了他们的视野。

野象旅行中  图片来源:新华社

貉是上海“土著”  郑运祥 摄

通过“温和”的人为干预,大象没有进入昆明中心城区,而貉已经“进城”,在上海扎根是既成事实,人与自然实质性的“冲突”已经发生。

翁悦表示,在与野生动物相处这方面,上海面临的问题是新颖而独特的,更多要思考“见面”时怎么办,而不是怎样“避而不见”。

“和陌生的‘邻居’相处,刚开始并不容易。”翁悦说,和野生动物打交道,要尽量遵守“四不”原则:不害怕、不投喂、不接触、不伤害,但要自觉做到“四不”,必须先对野生动物有充分的了解,最好产生“同理心”——知道野生动物在想什么、会做什么。

举了个例子,2020年夏天,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带领的团队开始对上海可能分布貉的小区进行大规模的走访调查。

那时候,很多居民还把貉当作“样貌奇特的野狗”,诸如“把小区野猫都吃掉了”“会主动攻击老人孩子”这样的谣言在居民中广为流传。有些居民还扬言已经买好了打狗棍、电击棒,“见一个打一个”。

这种由于不了解而产生的“冲突”是很危险的。王放表示,貉是一种很胆小的动物,他的团队对貉开展监测调查以来,未曾发生过一起貉主动攻击人的事件。

他曾在调查中多次尝试诱发貉的应激反应,比如踏入对方领地或近距离吼叫、蹬腿等,但所有貉都会逃开。

极个别的冲突导致居民受伤的案例经事后分析,很可能是处于哺乳期的貉出于保护幼崽等原因,在居民或其饲养的宠物(主要是犬类)踏入其领地后,产生了应激反应。

也有可能是因为居民长期混乱的投放猫粮、乱扔垃圾等行为,导致貉习性的异变,比如不再害怕人类、食源完全依赖猫粮和湿垃圾等。

上海发生人貉“冲突”的某小区主干道旁不到10米的墙角下,发现了貉的巢穴和一窝幼貉  郑运祥 摄

貉在夜色中翻找垃圾  武亦乾 摄


借助各界力量,共寻答案

促进对貉等“进城野生动物”的了解,是上海目前保护生物多样性优先级最高的举措之一。只有了解,才能保护。

“哪怕是专业团队,也只是开展了几年的研究而已,所以这真是一个迫切又艰难的任务。”翁悦表示,也正因此,上海需要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尤其是身处一线、经常与貉打交道的居民。

在上海市林业局等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支持下,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团队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发起了“城市里的公民科学家”项目。

目前,“城市里的公民科学家”已有数百人,他们来自高校、主管机构、社会组织、社区。

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城市野生动物调查区域覆盖到上海数百个小区,而红外相机网络也覆盖到了全市30个区域,收集野生动物分布和影像资料超过10万条。

志愿者们齐聚一堂  王放供图

科研团队成员在上海一小区内安装红外相机  陈玺撼 摄

“公民科学家是一个大家庭,随时欢迎热爱自然的人们加入。”翁悦说,许多社区居民在参与城市野生动物调查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在他们的宣传和带动下,更多人加入到对貉的调查和保护中来。

家住松江区的一位居民,就是在小区路边偶遇翁悦她们后成为了志愿者。

“我们当时正在放红外相机,他很好奇,就聊起来。”翁悦说,这位志愿者今年以来给她们提供了很多小区及周边区域貉的记录信息,给貉戴GPS项圈时,他也有热心参与,他还主动“承包”了几个小区红外相机的维护工作。

绿八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刘观锡也是一位热心的志愿者,今年7月28日晚上,小区花园内的红外相机拍到了两只胖乎乎的貉,他第一时间告诉了科研团队。

绿八乐颐生境花园内的监控拍到两只貉

此后,他组织居民一起调查貉的“来历”,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小区周边有貉分布,但并未在小区“落户”,只是来喝水、洗澡,说明貉的“家”缺乏水源。

居民只要继续坚持垃圾分类、控制好投喂等行为,小区没有让貉感兴趣的暴露湿垃圾或猫粮,便能与貉相安无事。

“说起来好笑,当时大家都不懂,结果做貉的科普牌时,用的是浣熊和豺的照片。”刘观锡表示,现在很多居民都成了“专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协和家园建立了生境花园,通过营造适合小动物栖息的生境,吸引它们来和居民做“邻居”。

“会呼吸的城市社区生态系统——乐颐生境花园”也入选了“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生境花园里的旱溪,是小动物重要的迁徙通道  陈玺撼 摄

大量的数据和案例显示,相比荒野,城市环境恢复的速度更快,这意味着将来会有更多野生动物受吸引“进城”或从隐性状态转为显性。

早一步发现并促进人们对它们的认识,进而理性科学地与它们相处,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恰恰是“上海经验”的可贵启示。

“今年我们已经启动了新一轮调研。”翁悦表示,在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下,着重挖掘貉近一年的“生活”,从它们活动轨迹、行为和种群等方面的变化中,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上海和全国其他有类似情况的城市尽快寻找到合理有效的野生貉保护与管理方案。

好奇的两只貉  王放 摄

题图来源:新华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