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18年前惊艳央视春晚,这对刚好90岁的黄金搭档又将跳起“肩上芭蕾”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诸葛漪 2021-10-12 19:34
摘要:以上海为首发站,2023年起进行欧洲五国50场全球巡演

“我们大概是杂技行业唯一的存在,两人加在一起刚好90岁。”10月12日,作为“演艺大世界 艺聚大上海”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季的重磅剧目以及广州(上海)文化交流月活动之一,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杂技舞剧《化·蝶》在上海大剧院举行全球巡演新闻发布会。该剧由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总经理、艺术总监吴正丹与多年搭档魏葆华领衔主演。

12日发布会上,上海对外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佛尼克斯音乐经纪公司在线签署《化·蝶》2023年起欧洲五国50场全球巡演意向书。作为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继《西游记》《笑傲江湖》后又一大型杂技剧,《化·蝶》今年3月在广州大剧院公演,将于11月12日、13日开启全球巡演首站——上海站首演。待到全球疫情好转,《化·蝶》将“飞”出国门,“飞”向欧洲舞台。

《化·蝶》以梁山伯和祝英台爱情为主线,抓住“蝶”的意象,把蝴蝶破茧化蝶与生死爱恋结合,表现生命从孕育、孵化、抗争到破茧而出、自由飞翔的过程。全剧融入集体扇舞、蹬伞、男女高杆、抖杠、毛笔手技、滑稽钻箱等创意技术,“肩上芭蕾”则起到画龙点睛效果。

“肩上芭蕾”对于吴正丹、魏葆华有不一样的意义。2000年潜心首创《肩上芭蕾——东方天鹅》起,吴正丹和魏葆华数度推陈出新,将芭蕾与杂技相结合,完成足尖站肩、站头顶,完成360度转体、单脚站头转体等高难度动作,在冲击杂技界最高赛场前攻下最后一个技术动作“单足尖站头顶踹燕”。2003年,杂技短节目《化蝶》亮相央视春晚,“肩上芭蕾”再度掀起热烈反响,用吴正丹的话说,“那时就埋下了杂技舞剧《化·蝶》的种子。”20年中,《肩上芭蕾——东方天鹅》《化蝶》曾获全国杂技比赛“金狮”奖、首届解放军文艺大奖、蒙特卡罗国际杂技比赛“金小丑”奖等国内外最高奖。

吴正丹、魏葆华与上海有深厚渊源,2004年,他们主演的杂技芭蕾《天鹅湖》在上海大剧院首演20场后走向世界。在杂技舞剧《化·蝶》中,“肩上芭蕾”又压轴出场,吴正丹说,“年轻时候技术状态好,现在艺术修养好,各有所长。我把《化·蝶》看作一次自我突破。只要站上舞台,观众的掌声就是最好的鼓励。”

《化·蝶》邀请总导演赵明、编剧喻荣军、艺术指导宁根福、作曲祁岩峰、舞美设计师秦立运、服装造型设计师李锐丁等艺术家加盟,与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100余位中青年演员联袂演出。剧中融合戏剧、舞蹈、魔术等舞台手段,探索蝴蝶破茧而出、重获新生的美学形象。

赵明表示,《化·蝶》并非只是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家喻户晓的中国故事,而是着眼于蝴蝶的蜕变过程,以此颂扬生命不息的永恒力量。作为融杂技、舞蹈、戏剧、影像于一体,致敬中国传统审美的当代舞台新作,它突破杂技本体的各种“不可能”、探索当代表演艺术的各种“可能”,“在所有艺术门类中,杂技是最不能作假的,行还是不行,演员就那么坚实地站在那个地方。”

经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推动,《化·蝶》选择上海对外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作为全球巡演总代理、上海作为全球巡演始发站。此举将进一步助力上海文化“码头”“源头”并进建设,拓展“演艺大世界”品牌打造,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做大做强《化·蝶》品牌效应,也将力促更多国内优质艺术作品从上海走向世界舞台,充分发挥上海“码头”平台效应和文化引领作用。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祖忠人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