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长津湖》的高票房该捐吗?背后有个问题更值得思考
分享至:
 (27)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谢飞君 2021-10-11 19:01
摘要:主旋律题材的价值,没有理由与商业成功不兼容

“请《长津湖》剧组捐出部分票房收入”“《长津湖》主演吴京及剧组应将全部票房收入捐给志愿者老兵”……伴随着抗美援朝巨制《长津湖》的票房大卖,类似的捐款倡议在网上热传。倡议者们认为,很多观众是冲着70多年前的志愿军战士才心甘情愿为票房作贡献,所以“《长津湖》剧组及制作单位,应该将扣除制片成本后的全部票房收入捐给志愿军老兵,尤其是现在尚健在的九兵团战士和烈士遗属。”

截至今日,电影《长津湖》票房已突破41亿元。因爱国题材取得如此高票房,网上的捐款倡议从情感上说无可厚非——既然当年勇士们为了后代不再经历硝烟而战,今天志愿者老兵们理应得到更多关怀。然而,这样的捐款呼吁对片方和主演而言却未必公平。

首先,在演艺界,挖掘好的题材是剧本创作和电影拍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很多影视剧的成功,都与题材选择有很大关系。所以,捕捉和挖掘出能够激发共鸣的现实题材,本就是剧组创作能力的体现。得益于电影的呈现,观众被激发出爱国热情,志愿者老兵获得社会关注,电影片方收获商业成功……这样的多赢局面充分体现出题材的价值,也没有理由独独与商业成功不兼容。

其次,这部电影收获巨大的商业成功,虽然有爱国题材的加持,但除此之外,电影本身在制作规模、拍摄时间跨度、动用的演职人员数量等方面也都创下了中国影史之最。5年多的剧本打磨,2年多的细致筹备,超过7万人次的群众演员参演……这些巨大的投入,遵循的是市场的规则,如果它最终不被市场认可,片方也需要自担损失。所以,电影《长津湖》收获到的大流量,其实是市场对于题材挖掘能力和影片制作能力的综合犒赏,不该被简单地认为只是吃了题材的红利。

网上发起和传播捐款倡议的人,未必个个都想逼捐,也不一定都认为主旋律不配拥有票房。有些人可能纯粹是看到《长津湖》获得的不俗收益,与题材中的历史人物的境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应该看到的是,近些年影视资本对于流量的追逐愈演愈烈,市场上并不乏一些迎合市场口味的生活类影片。站在制作的角度,一部激发出爱国情怀的电影,与单纯追求流量的影片,都难以准确预知市场反馈。而电影《长津湖》的大卖,为主旋律影视剧创作树立了一个好的样本——当这样的电影收获大流量和高票房,将鼓励资本将巨制对准历史挖掘正能量题材,提升电影市场“拍爱国题材电影也能收获商业成功”的信心。

需要指出的是,电影市场上这样的作品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从长远来看,只有当类似爱国题材的电影能在市场上挣到钱,多挣钱,只有公众接受主旋律电影能够收获巨大的商业成功,才能为主旋律电影营造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所以,一些观众要求主演或是片方捐出影片所得的倡导,初心未必坏,却不合市场逻辑,也很可能压抑影视界用心拍摄、打磨主旋律精品电影的主观意愿。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正是因为电影《长津湖》对志愿者老兵诸多人物的丰满呈现,才激发出社会各界对老兵和烈属的尊崇和善待之心。但文艺作品不可能承担起过多的功能。涉及老兵的具体生活改善,各地、各部门依法依规都有很多工作可做,社会各界也应有各种方式予以关注、关怀。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