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产业观察 > 文章详情
一座智能机器人“新镇”在马桥拔地而起,机器人关节年产将达千万台套
分享至:
 (37)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锟 2021-10-05 10:40
摘要:达闼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已整装待发。

闵行西南部的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内,一座占地243亩的智能机器人“达闼新镇”拔地而起。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坑坑洼洼的“烂泥地”。作为疫情之下上海首批开工的重大产业项目之一,从2020年3月31日打下第一根桩开始,达闼机器人有限公司日夜赶工,仅仅一年半时间,达闼基地已整装待发。

记者在现场看到,包括达闼超级工厂、研发大楼、产业大厦等核心建筑的外立面建设都已经完成,玻璃幕墙和连廊展现出浓浓的科技感。而在建筑内部,工人们正在争分夺秒地进行交付前的装修工作。

达闼基地内核心建筑的外立面已经完工

达闼联合创始人汪兵是这座基地的“操盘手”,这几天虽然放假,但他也没闲着,时不时来园区看一看。“国庆节期间还有200多位工人在这里紧张施工,工程建设已进入最后阶段,任何一个细节不能有丝毫闪失,预计最快今年11月就能交付,目前机器设备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争取今年底明年初实现投产。”

工程进展如此之快,在汪兵看来,他们也算创造了一个“达闼速度”。这一方面是企业自我加压,抢抓市场机遇的急迫感。更重要的是,离不开闵行区以及所在地马桥镇政府的鼎力支持,没有水,马上通水,没有电,马上加开临电,缺啥补啥,政府对企业碰到问题的解决做到了“不过夜”。 

内部装修正在紧张施工中

随着智能化的推进,机器人产业园在全国、特别是上海都已算不上稀罕事,达闼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有何特别之处?

这座基地的关键词就是“智能柔性执行器”,即“机器人关节”。这是机器人执行系统里最关键的部件,因为这关乎机器人能否实现组合的复杂动作,例如全方位听、说、看、动集合的智能人机交互,这又关乎机器人能否更好做到对人和环境的友好互动和安全共处。

正因如此,智能柔性执行器被誉为攻克高端机器人的最后一道壁垒。这一核心部件占到智能机器人成本的70%,也是我国机器人产业一直以来的短板。

达闼产业基地项目达产后,年生产机器人关节预计可以达到1000万台套。

这是什么概念?这将是目前全世界各种工业机器人关节产量总和的2倍以上,届时达闼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汪兵告诉记者,过去此项技术一直被国外机器人“四大家族”垄断,达闼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此项核心技术,并率先实现在智能服务机器人上应用的商业化、产业化。目前,达闼的智能柔性执行器在同样性能下,体积是传统伺服器系统的十分之一,运动灵活性高,且拥有多种规格尺寸,最小可以做到直径35毫米粗细。

在全国抗疫中,装载着柔性关节的达闼智能服务机器人已经小试牛刀。疫情中的武昌方舱医院内,远程看护、测量体温、消毒清洁,甚至带领病患们跳起“广场舞”……达闼的智能机器人一时间成为网红,为智能医院模式提供了实践探索。

客观来看,这次疫情也加速了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市场化,使得整个市场的发育程度迅速提升。而这,也是达闼加速上海基地建设的驱动力。

俗话说“独木不成林”,达闼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建成并最终达产后,将吸引广东、江苏等珠三角和长三角为其配套的近百家上下游企业入驻。“有些是为我们进行加工件和结构件的配套企业,还有一些本身做机器人的集成厂家,采用我们的关节实现智能机器人的生产。”汪兵说。

达闼基地未来将集聚机器人上下游企业上百家

后续,达闼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针对智能服务机器人共同成立的产学研机构也将在此落户。届时,这里将成为一个聚集机器人产业资源、人才资源、科技资源,进行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制造、机器人平台运营和机器人服务的生态基地。

当前,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危机中逆势而上、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汪兵说,达闼有信心也有能力在上海马桥打造“上海牌”智能服务机器人高端制造基地,领先布局下一个千亿级产业。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