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大区势 > 文章详情
奏响常熟新“声”,首届中国声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即将举办
分享至:
 (1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田栋 2021-09-30 13:25
摘要:大会最后一天为市民开放日,人们将能在展馆进行沉浸式的声学体验。

9月30日,苏州常熟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于11月19日至21日举行“声动新时代,智创赢未来”首届中国声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大会由中国声学学会、南京大学、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届时,将发布“苏州·中国声谷”战略发展规划,颁发中国声学学会“魏荣爵奖”,成立中国声学产业创新联盟,签约一批重点声学合作项目、产业项目、科创项目。大会最后一天为市民开放日,人们将能在展馆进行沉浸式的声学体验。

布局创新生态,中国声谷蜚声世界

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长江经济带发展时指出:要勇于创新,抓紧布局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苏州·中国声谷”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由常熟市人民政府联合南京大学、中国声学学会等多元主体,以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建设区,共同打造的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产城融合为一体的创新生态圈、孵化区、策源地,并被纳入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

据介绍,“苏州·中国声谷”聚焦“代表国家最高水平、对标世界一流水平、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目标要求,以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本链“四链融合”为内核。常熟将依托“苏州·中国声谷”,逐步建成一个覆盖产业、城市、生活的创新生态圈、示范区、孵化地,为常熟高质量发展、为百姓更好的生活提供更加坚强的保障。

本次大会是全国唯一的声学领域的产业创新大会,随着“苏州·中国声谷”建设的加快推进,社会关注度持续提升。目前已有中科院声学所、中科院纳米所、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计量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负责人、院士、专家学者以及丹麦声学学会、中国声学学会各下属分会等国内外行业组织负责人确认参会。

此次大会还将采用线上云招商和线下实地招商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招商推介工作。届时,丹麦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将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并将组织丹麦相关声学企业参会、参展。目前,丹麦HBK、德国SIEMENS等国外声学知名企业,华为、荣耀、敏芯、小米、天猫等一批国内头部企业已达成参展意向。

创新产学结合,产业集聚增添动力

常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3500年的文明史,古有8名状元、9名宰相、485名进士,当代有26位“两院”院士。常熟基础教育根基厚实,有35所“百年老校”,高考主要指标苏州“十连冠”。

现在的常熟,依托强大的教育基础,正围绕产学融合开创出新的城市产业发展之路。

参与“苏州·中国声谷”建设的南京大学是全国第一所开通声学专业的高校,目前,南京大学正在苏州校区规划建设国际声学工程创新研究院。常熟已与南京大学签署了“苏州·中国声谷”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苏州·中国声谷”将充分发挥南京大学声学学科的人才培养与科研优势,以苏州校区“国际声学工程创新研究院”建设为契机,瞄准前沿领域的创新资源,在常熟建设引领未来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塑造具有创新内核的优势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速招引行业内的头部企业,打造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发展为一体的“苏州·中国声谷”。南京大学科技处处长姜田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打造苏州和南京大学名城名校合作的典范。

“苏州·中国声谷”的合作单位还将共建“中国声学学会(苏州)创新中心”,充分发挥中国声学学会在声学领域的渠道和枢纽作用,聚焦产学融合论坛、人才培训、技术推广、优质技术项目转移和成果转化,重点服务于“苏州·中国声谷”建设,培育形成声学领域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十四五”期间,“苏州·中国声谷”将聚焦医疗声学、材料声学、工程声学、信息声学、海洋声学、电声学等6大产业方向,引进培育声学领域国内外顶尖人才10人、骨干人才100人,集聚科研、技术及管理人才1000人,引进培养本科及以上人才5000人。导入声学龙头企业10家、规模企业30家,打造独角兽、上市企业集聚地,撬动产业投资300亿元,带动实现500亿声学产值规模。同时,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国字号”平台,加快建成长三角区域独具产业特色的国家级创新示范区。未来,“苏州·中国声谷”有望成为常熟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引擎。

深度对接上海,区域合作发展强劲

常熟快速路网体系发达,高架路四通八达,铁路的建设和开通,使常熟的地理位置优势愈加明显。常熟位于长三角经济发展核心地带,随着沪苏通高铁正式运营和南沿江、通苏嘉甬铁路的开建,常熟将半小时可达上海虹桥机场、苏南硕放机场和苏州高铁北站,一小时可达上海浦东、南京、杭州。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常熟站出口位置的鲜明标语,充分展现了常熟山湖同城的城市特色。近年来,常熟市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以科技创新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提出将声学产业作为未来产业提能、科创提质和城市提品的重要抓手,正在致力打造具有创新内核的优势产业,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目前,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大千亿级产业,拥有2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开发区,建有县级城市首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内唯一一所世界联合学院(UWC);拥有3家省级文化产业园、2家苏州市级文化产业园、10家常熟文化产业基地,可供招商的各类载体面积达50万平方米。

在对接上海方面,近年来,常熟市相继与上海在教育、医疗、产业共建学校、成立医院联盟、共建漕河泾常熟绿洲芯城、临港常熟科技产业园等。还与中国商飞、喜马拉雅等一批头部单位开展创新合作。

今年5月,常熟市与上海音乐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海音乐学院·长三角数字声音研究院和“长三角区域音乐教育与艺术产业发展联盟”江苏基地揭牌,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幼儿园落户常熟。

位于常熟的漕河泾常熟绿洲芯城项目,占地面积460亩,包含高端智造区、产研融合区、绿芯工坊区和人才配套区四大片区,主要面向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泛智慧、大智造、高科技产业进行招商,特别是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及航空产业等领域吸引相关产业落户,致力于引进龙头企业、头部企业和各类高科技企业,总建筑体量约47.26万平方米。预计项目建成后,将引进企业300家,增加就业人数1万人,可实现年税收5亿元。

7月份,“相约上海 常来常熟”2021常熟文化和旅游(上海)推介会在上海举行,由江苏省锡剧团和常熟市锡剧团联合复排的红色经典锡剧《沙家浜》在上海天蟾大剧院唱响。此前,上海京剧院老中青三代演员共同演绎的现代京剧《沙家浜》亮相常熟。“双城对唱”,既是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对沪虞(常熟)文化交流的有益尝试,在沪苏同城化背景下,两地融合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栏目主编:王娜 文字编辑:俞宏浩
图片来源:常熟市委宣传部
专题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