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世界心脏日|血管是身体“灌溉渠”,中山医院开出这个门诊综合治疗心脏病等
分享至:
 (1)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泳 2021-09-29 15:41
摘要:引起泛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等。

今天是世界心脏日,来自《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概要》显示,心血管病死亡是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负担日益加重。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以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卒中、外周动脉疾病为代表的疾病,发病正迅猛增长,重视“泛血管疾病”刻不容缓。

据悉, 目前国内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血管病患者3.3亿,死亡率仍居首位,平均每5个成人中有2人患心血管病,心源性猝死人数则超过54万人/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介绍:改变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理念,必须从源头上预防血管性疾病的发生。

所谓“泛血管疾病”,是指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病理特征,主要危害心、脑、肾、四肢等重要器官。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对心血管疾病发生规律及其特征重新认识。此次中山医院依托强大综合学科实力以及丰富MDT(多学科诊疗模式)经验,于近日开出“泛血管疾病MDT门诊”。副院长钱菊英教授介绍,MDT门诊综合医院心内科、内分泌科、血管外科、神经内科以及检验科等多科室,以跨学科整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综合治疗。

泛血管疾病与心内科密不可分。心内科张英梅教授形象比喻,人体血管既是“灌溉渠”,也是“生命线”。从多血管病变综合管理开始,整体管理防控,才能确保诊疗获益最大。

内分泌科李晓牧教授则举例:糖尿病与心衰互为危险因素,关系密切。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增加1%,心衰患病率就会增加8%~12%。此外,糖尿病本身也会引起血管病变,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约为无糖尿病者的2-4倍。检验科主任郭玮则补充,如今依托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流程,结合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高敏肌钙蛋白T等一批高医学价值心脏标志物检测项目,可确保门诊兼具速度和质量的检测结果,支持泛血管疾病的早期识别诊断。

专家提出,引起泛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肥胖、体力活动不足、不合理膳食、酗酒等。另外,呵护心脏市民不妨记住 “7+1”法则——

七:饮食每天少吃1克盐、运动足量、控制肥胖、控制血压、控制血脂、控制血糖、控制吸烟

加一:避免情绪激动(愤怒出现2小时内心脏病发作风险会增加4.7倍)。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