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默默捐款数百万元,79岁的上海书法家说“不是什么很大数额”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21-09-27 21:07
摘要:书法家刘小晴的艺与德

刘老师对自己对外捐助的事情约法三章,不许对外讲。”9月27日,书法家刘小晴艺术传记《艺海一瓢书家范·刘小晴》新书发布会在上海文艺会堂文艺大厅举行,刘小晴的弟子、徐汇区书协副主席徐宏斌讲起老师多年来默默行善、捐款数百万元的事迹,“冒着会后被痛骂的压力,希望老师谅解。”

1942年7月出生的刘小晴是上海和全国书法界公认的“字好、学问好、人品好”的“三好书家”。“海上谈艺录”丛书之《艺海一瓢书家范·刘小晴》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文学艺术院主持编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刘小晴号一瓢,斋名“一瓢斋”,这本书因而取名为“艺海一瓢书家范”。在上海文联党组书记尤存看来,这“一瓢水”既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瓢”,也是人民大众中的“一瓢”,还是刘小晴如水般的人生境界。

“刘小晴先生其实并不想出这本所谓的‘艺术传记’。接下写作任务,第一次拜访他,他赧然着推辞又推辞。熟悉了以后,我们的谈话便如聊天。他不会客套、粉饰,但总有法子对无关书法的事避而不谈,对我探寻公益慈善捐款诸事,一笑而过,或者干脆缄默以对。得知我在工作之余的采访,无论从住址还是单位赶到浦东高行他的家,都颇为不便,他多次诚恳地说:我来找你。”让作者倪里勋印象深刻的是刘小晴对书法艺术的执着和真诚谦逊的性格底色、简单通透中透出的达观气度。“站在临近八十岁的生命轴线上,刘小晴已经书写了让人叹服的人生楷书。”她如此写道。

刘小晴精楷书,善行书,工书法基础理论,长期从事书法教育,是上海文史馆馆员,早年师从钱瘦铁、胡问遂、应野平,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杂志副主编,现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顾问,既是书法艺术家,也是书法理论家和教育家。

上海书协顾问戴小京认为,在书法艺术上,刘小晴把楷书写“活”了,他坚守传统,反对胡乱创新,把中国书法艺术中最直击人心的部分发挥出来。

“刘小晴的个人风格鲜明,一看就能认出他的字。”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伟生认为,刘小晴博采众长,同时专精一式、打造品牌,“好的书法要和好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这需要好的个人修养为底。”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潘善助记得,炎炎夏日,刘小晴习惯在不开空调的房间写蝇头小楷,自有一股宁静致远之气。“他总是说一个书家的作品要经历时间和历史的考验,他还没有一幅令自己特别满意的作品。前些年,他办展览,称自己的作品为楷书习作……”

“刘老师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到底资助过多少人,恐怕他自己也记不清了。”跟随、协助刘小晴做公益的徐宏斌今年2月作为唯一一位书法工作者,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老师一直做好事不留名,对他来说朴实简单的个体行为,牵动了书法界乃至整个上海文艺界。”徐宏斌说。

2018年起,刘小晴书法工作室(刘小晴艺术基金)扶贫项目持续扶贫徐汇区对口帮扶的云南省红河州四个贫困县,累计捐赠现金数百万元,刘小晴领衔的上海书法名家还多次组团远赴云南红河。“最近三年,刘老师每年去红河,从上海飞到昆明,昆明再到红河州州府所在地蒙自,都是三个多小时路途,从蒙自下到县里,还要大半天。今年7月,红河州举办了全州第一次青少年书法展,老师坚持要去参加开幕式,鼓励当地的孩子们,从上海坐了将近10小时火车到贵阳,再乘高铁到昆明,下火车时他磕到了头,鲜血直流,把我们都吓了一大跳。这些年,老师不仅捐助了数百位当地贫困学生,上海书法家们来到红河,为当地的农副产品、风景名胜题字,有求必应,留下了艺术扶贫的永恒印记。”

“我并没有你们讲得这么好,包括我的书法,还有很多自己感到不足的地方。”作为新书发布会的主角,刘小晴说,年轻时自己贫穷过,“小楷写得好,是为了节省纸”。

“我捐的不是什么很大的数额,只不过帮帮别人,而我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也是通过各方面的人帮我实现心愿。”他直率地说,“一个人不能说没有名利思想,但名要有实名,利要取之无愧于心。”他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勉励年轻人“把名利看淡,把时间看重”,“聪明人下笨功夫、苦功夫”。

“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做人堂堂正正。”刘小晴说。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