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这位90后女演员,把演过300多场的戏变出新模样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诸葛漪 2021-09-26 18:52
摘要:找到自己心中对《牡丹亭》的想象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熟悉的昆曲《牡丹亭》旋律,在室内管弦乐伴奏下变得陌生而新奇。扮演杜丽娘的青年演员张冉随着乐声“游园、惊梦、寻梦和离魂”,时而与乐声“对抗”,时而应和乐声而歌。9月25日、26日,“为‘爱’新声——经典昆曲《牡丹亭》系列展演”在上音歌剧院举行,张冉与上音师生合作,让杜丽娘在当代鲜活起来,发出新声。

“展演选择《牡丹亭》游园、惊梦、寻梦和离魂四折,配器部分为新编音乐,由三位青年作曲家分别完成。”张冉介绍,“游园”和“惊梦”由作曲家张士超编配,运用竹笛和西洋乐器混合的形式,尽可能保持昆曲的“纯度”。这样的“混搭”无论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还是西方音乐都是全新的音乐体验。负责“寻梦”器乐编配的作曲家彭荣鑫表示,“尽可能保留这一折的原汁原味,运用现代音乐语言,将西方乐器与中国传统昆剧曲调糅合,结合自身对‘寻梦’感悟,将这颗宝石轻轻托举,罩上透明的琉璃,呈现给观众。”“离魂”一折,曲牌“集贤宾”是主要唱段。作曲家徐可用弦乐器拨奏模拟中国乐器古琴给人带来的清雅之感,以“冷色调”音响,适配杜丽娘的哀愁、凄凉情愫。

每次重读《牡丹亭》,张冉都有新的感动。2019年,张冉在维也纳用传统昆曲唱腔展示《游园》“皂罗袍”与“好姐姐”两支曲子。中午伴奏是江南韵味的昆笛和三弦,晚上她在钢琴和大提琴烘托下,再次演唱同样的曲子,让维也纳观众感受到中国式歌剧的美妙。这次跨界合作成了“为‘爱’新声——经典昆曲《牡丹亭》系列展演”前奏。

在维也纳演出基础上,老艺术家蔡正仁、张洵澎担任艺术指导,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主任周湘林担任艺术顾问,室内乐版《牡丹亭》拓展至80分钟音乐会,管弦乐编制扩充到13人。“走进音乐厅,每位观众都能找到自己心中对《牡丹亭》的想象。”张冉说。

这场演出也是古典乐发烧友张冉化身杜丽娘的一次全新出发。演出在哔哩哔哩网站直播,“希望借这样的演出突破传统的昆曲观众范畴,能和杜丽娘结缘,是我一生很幸运的事情。”从艺以来,张冉演了300多场《牡丹亭》。光听场次数目,不少人以为张冉年过半百,其实,她是90后。从踏入昆曲闺门旦行当起,杜丽娘成了张冉在舞台世界里的另一个自己。

张冉出生于山东,10岁学艺,最初学的是京剧花旦。2006年考入上戏后,她的个头一下子从一米六蹿到一米七,这和小巧的花旦形象大相径庭。教她荀派花旦的老师陆正红惋惜地对她说,“你可能吃不了这碗饭。”

学了这么多年戏,因为身高被判了“死刑”?张冉有过迷茫。一天,她走到剧场门口,忽闻笛声,走进去并没有观众,学生“杜丽娘”和“柳梦梅”在演《游园惊梦》,台下零星坐着几位老师。台上的杜丽娘身形高挑、扮相婉约,张冉突然觉得自己寻觅到新的归属。她找到当时上戏戏曲学院主管老师童强请求改行。童强将她引荐给昆曲表演艺术家张洵澎。起步比别人晚,张冉笨鸟先飞,和老师同吃同住,练完早功回学校,晚上再回老师家,日复一日。张冉感激地说:“老师的小灶一直伴随我毕业,直到今天依然在教我演戏,可以说是倾囊相授。”

大二时,张冉在张洵澎推荐下,开始和著名昆剧演员张军搭档,在朱家角课植园演出实景园林版《牡丹亭》。没想到,这一唱便是300多场。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张冉更是一天要唱三场。《牡丹亭》是世博会园区外文化展演剧目,正逢酷暑,张冉里三层外三层穿好戏服,眩晕感袭来。演完一场,她被送往医院,输完葡萄糖后又立刻回到课植园,补妆上台。张冉说,“那时候没有B组演员,《牡丹亭》的梦由杜丽娘而起,由她而散,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戏比天大。”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