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观见|追问2016③】“脱实向虚”:老板们在想什么?
分享至:
 (96)
 (1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孔令君 2016-12-30 08:31
摘要:一些长三角地区老板们,想法简单得甚至难以反驳:哪里能赚钱就往哪里去。这种想法曾经促进过经济发展——制造业赚钱的时候,人、财、物投入了工厂。而当制造业生存面临困难,这些资金自然要寻找下一个赚钱之处。

 

我在温州老家的小镇,以机械制造起家,隔壁的镇子们各有擅长,做皮革、编织袋,或者印刷,记忆里街头巷尾的小作坊,总有“咔嚓”或“轰隆”声;少时不懂事,但潜意识里觉得,这声音意味着“造东西”,给人莫名的踏实感。

 

可近年回家,造东西的声音基本听不见了。一方面是转型升级了,小作坊集合成了大工厂,搬进了工业园区;更加真实可感的,是不少父母辈的小企业主、小作坊主和小商铺主竟然放弃了旧业。有人关了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印刷行当,卖了几年红酒,然后又搞了几年语焉不详的“投资”,如今没了声响;有人做了十多年的眼镜生意,前店后厂,曾经专造一种特殊镜片,后来竟去投资了山西的煤矿,铩羽而归后,前两年声称要去江西做“环保生意”,如今也没了声响……近些年,每次回温州老家,周围总笼罩着一种“生意不好做”,“没生意可做”的焦虑,几乎每户温州人,都能讲出身边有亲戚朋友,从一个“开厂的”变成了“瞎混的”。

 

当然,这些故事和经历中大多会有一个安慰型的结尾,比如“他们早年都在上海或杭州买了房子”。难得的案例,是一位同学的家族小企业,近20年来依旧全身心投入机械制造,可这位同学老板出来吃饭,却叹苦经,一年到头,哪怕顺风顺水,估摸着赚到手不过三十万元,一些成本还不敢细算。他说起特大城市近年上涨的房价,还真有“开一辈子厂,不如多买一套房”的感慨。

 

凭我对经济并不敏感的直觉,总觉得哪里不对。温州以制造业起家,温州人向来自豪于自己的头脑,能挖空心思寻求赚钱的机会,手上每一分钱都要派上用场。但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1月底,温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超一万亿元,同比增幅居浙江省第一,创5年新高。有人说,这是经济运行企稳的表现,可也有人觉得,这依旧是“生意不好做”的写照。

 

温州如此,全国呢?

 

需要警惕的,或许不止于“生意不好做”的直觉。民间投资下滑、房地产“吸金效应”加大、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振和回报率低等,这一年都是热议的话题。而年末舆论关于“死亡税率”的相持不下,和曹德旺引发的“跑路”之争,以及上述“办厂不如买房”的心态不断蔓延,都意味着经济“脱实转虚”已经日趋严重。这显然不太健康。

 

所以,人们开始呼吁“由虚入实”。虚实之间关乎大局,甚至关乎身家性命。可是,“虚”与“实”只是一道简单的二分法吗?

 

在新常态中,“实”与“虚”的界限有时并不分明。比如,房地产是实实在在的建筑物,可大量资金涌入炒作,并借用金融杠杆,便有了虚拟经济的意味。又比如,浙江桐乡一些乡镇,家家户户小作坊,做家纺和毛衫,突然横空出世一个互联网B2B平台,“90后”年轻人要整合并改变父辈做了二十年的制造营销模式,便也模糊了实体经济的界限。

 

说到底,是“实”是“虚”本身还不算要害,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实”与“虚”之间是否协调一致,是否健康发展,是否创新融合。

 

但显然,小工厂老板们未必都能理解这种逻辑。我接触过的一些长三角地区老板们,想法简单得甚至难以反驳:哪里能赚钱就往哪里去。这种想法曾经促进过经济发展——制造业赚钱的时候,人、财、物投入了工厂。而当制造业生存面临困难,这些资金自然要寻找下一个赚钱之处。

 

这个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低、小、散”的小工厂转型升级。比如温州乐清,一些乡镇里高污染的电镀小作坊,难以为继,自然少了;还比如绍兴柯桥,原本设备陈旧的印染小厂,也已基本关停。能生存下来的制造业,大多数是行业龙头,必须不断创新转型,才能不被淘汰。

 

这个过程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所谓“死亡税率”。纳税是企业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企业税负是否过重,值得商榷。可“税率”并不是决定企业家取舍去留的唯一问题。我认识的长三角企业家中,有人生产乙炔气,类似企业不多,在当地有点垄断的意味,他感慨的其实是税负之外的事情,比如专家来检查,比如领导来视察,比如与各种友好单位处理关系。他对我说,“你懂的”,满是欲说还休、一言难尽。至于说出“中国税率比美国高”并引起热议的曹德旺,有熟悉他创办的企业福耀玻璃的知情人告诉笔者,当地政府“已经非常照顾他”了。倘若真有“照顾”,似乎依旧不堪重负,个中又会有什么原因?

 

要引导经济“由虚向实”,专家们已经提了不少建议,比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实体经济税负,完善金融体系,建立小微金融服务体系,推进房地产领域改革等等。这些都很重要。但对成千上万的民营制造业老板而言,如何吸引他们把老本行转型升级,如何激发他们的精明头脑用到“实”处,这恐怕更考验执政智慧。

 

这时候,还真需要一点创新思维,哪怕它看上去是“虚”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