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死刑!“吴谢宇弑母案”的惨痛警示
分享至:
 (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封寿炎 2021-08-26 17:05
摘要:归根到底,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考试机器和得分能手,而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

26日上午,“吴谢宇弑母案”一审公开宣判,吴谢宇被判处死刑。

这起轰动一时的恶性案件,关注点起码有二:一是案情本身残忍惨烈、灭绝人性,二是吴谢宇身上呈现出来的极端复杂性。在同学眼里,他品学兼优、关心同学、孝敬母亲,最终还保送北京大学,妥妥的“别人家孩子”。但正是这样一位“学霸”,残忍地杀害了母亲,冷静地隐藏尸体,然后诈骗钱财、买卖身份证件去逃亡、挥霍。逃亡期间,他还去夜店做男模、与性工作者恋爱并且爱好嫖娼。这样的两副面孔、两段人生,难以置信地混搭在同一个人身上。

吴谢宇是一个极端的个案,他当然不能代表当下的年轻人。但是,深入剖析他的矛盾和缺陷,对于年轻人的教育和成长都不乏警示价值。

所谓“学霸”,只能说明一个人考试成绩好、智商高,并不必然代表其他方面也一好百好。如果在其他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考试成绩就绝对不能“一俊遮百丑”。在考场上,吴谢宇或许可以考取物理、哲学等科目的高分,但在最基本的科学素养上,他拿到的却是负分。因为他相信父亲去世是去了另一个世界,到达那个世界的途径就是死亡。他自认为爱母亲、孝敬母亲,可在他的“爱”里,却不包含丝毫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也缺乏最起码的生命伦理素养和人文素养。因此,他才会把剥夺他人生命视为理所当然,才会把残忍弑母解释为“爱母亲”“帮助她解脱”。他智商高、成绩好、就读于名校,表面上看前途无量,但实际上却意志薄弱、性格脆弱,常有悲观厌世甚至自杀的念头。在校园相对单纯的环境里,他表现得品德良好。但是他的是非观念和道德素养都完全经受不住现实社会生活的考验。当离开学校,置身于复杂社会生活的时候,他几乎完全丧失了是非对错的判断力,丧失了最起码的道德能力。他还漠视法律。尽管明知道自己犯下了严重的罪行,他依然长期逃亡、隐匿,抱着侥幸心理企图逃避法律制裁。

凡此种种,既是惨痛的教训,也是深刻的警示。虽然吴谢宇式的极端个案极少出现,但他身上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都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现实社会中。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一些老师和家长都拿眼睛紧盯着考试成绩,却忽视了孩子身心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如果没有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哪怕课堂上学习了很多哲学、物理、文学艺术等各科知识,这些书本知识也未必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一些学生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耗费在学习和考试上面,缺乏真实社会生活的经验和历练。如果他们长期在一种“与世隔绝”的环境里成长,将来走出校门之后,如何适应社会、融入社会都有可能成为难题。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吴谢宇弑母案”的惨痛警示,就是要切实改变对于“学霸”的片面追捧,改变只用考试分数去衡量学生的畸形机制,既要追求智育的优秀,也要培养健全人格和健康身心。要帮助青少年、儿童走出校园和课堂的狭小空间,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在更加真实的生活场景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归根到底,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考试机器和得分能手,而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

题图来源:上观图编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