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从建党百年视角透视“学术中的中国”
分享至:
 (12)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珍 2021-08-07 06:21
摘要:《学术中的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和《探索与争鸣》第四届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成果发布。

8月2日,《学术中的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暨《探索与争鸣》第四届(2020)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成果发布会在上海社会科学会堂召开。

高扬思想旗帜,回应时代关切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指出,《学术中的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和《探索与争鸣》第四届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成果的发布,充分体现了回望百年、薪火相传的学术传承。当前,上海社科理论界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究其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学术期刊要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扬思想旗帜,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突出问题意识,做时代的捕风者,回应时代关切,应对现实问题,坚守学术本位,运用学术话语,尊重学术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建构。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表示,《学术中的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具有重要意义,彰显了年轻编辑团队的开拓精神和理论敏锐度,是上海市社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探索与争鸣》能够持续多年举办“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系列活动,不仅非常难得,也是创新学术共同体建设的一个有益尝试。

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李军指出,党的百年历史告诉我们,党的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密不可分。中国哲学社科期刊出版工作,要总结好、整理好、传承好先辈们留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思想文化遗产和伟大历史贡献,与时俱进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据介绍,《学术中的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以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进入、传播、发展壮大及中国化的历程为线索,以觉醒年代、革命年代、建设年代、改革年代、新时代五个时期划分,以党在百年奋斗进程当中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建设为主题,既彰显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完整历程,也显示出不同时期的特点。

既总结历史,又面向未来

开幕式后,举行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家座谈会。多位知名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发言。

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既总结了建党百年的历史,又面向未来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方向。这次讲话是历史性的讲话,也是历史性宣言,是聚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前行的政治目标和行政纲领。讲话不仅回顾总结了过去的历史性成就,而且面向未来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如“两个结合”、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界从学识上进行深入研究。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张江教授认为,回顾党的百年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出版人、杂志人的特殊贡献。一百年前苦苦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中国人,因为《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出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也正是以《共产党宣言》为起点,铸就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基石。又比如,考察五四运动,不能绕过《新青年》这本杂志,它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命运。

上海社科院原党委书记潘世伟教授在发言中提出两个问题与青年学者共勉。一是未来中国将有什么样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讲,从现在开始的未来30年,是中国现代化的完成阶段,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年代。对于未来中国30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有了战略安排,也有了比较清晰的顶层设计,但仍需要理论阐释和论证。二是什么思想能照亮中国前行的道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知识分子一直在各种比较中进行选择,最终选择的结果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今天我们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因为马克思主义真正的生命力在于进行时、未来时。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指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史来看,不能用教条主义的方法去介绍马克思主义,应该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才是历史学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传统文化有三种类型,那些在当代已经属于消极的,以及那些在某个历史阶段起积极作用但在新时代的今天已经不起作用的文化因素,应该抛弃。而对另一部分可以进行现代化的阐述,充分肯定其精华部分,消除其中的糟粕。

南京大学资深教授周晓虹指出,学术期刊发展必须以中国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复兴为己任,为建立中国自己的人文社会科学而努力贡献应有力量。《探索与争鸣》这次专刊,以一个整期的篇幅,对百年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和发展进行了整体展现。这既很好地体现了百年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为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做出的努力。

当天下午,还召开了“百年道路与青年使命”青年论坛。参加本次征文的青年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围绕百年来的中国学术发展、青年人的学术使命、中国学术的转型与创新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和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图片编辑:朱瓅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