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因为不完美,所以有着追求完美的韧劲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长元 2021-08-06 14:36
摘要:他难以达到古人的书法境界,不过也不甘心输给现在的自己——

初识书法家蔡祎,我并不以为然。因为在我看来,中国书法是一种神圣的艺术,若轻易自诩为家,便是对书法的不敬,我以为蔡祎会是如此。

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关键是魏晋时期,我们的先人认识到了汉字结构之美,又有一个王羲之将书法推向艺术高度,造就了汉字书写的巅峰。唐继晋,诸多人崇尚王羲之,于是就有了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颜真卿、柳公权,竖起了中国书法的里程碑。

文字的书写成为艺术,恐怕全人类唯有中国的汉字有这种可能。现在许多外国博物馆里,恭恭敬敬地收藏着我国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的墨迹。字不只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汉字赋予它艺术生命,这是“字”即便为“母”的他国文字所无法企及的。


北宋  米芾  多景楼诗册。图片来自上海博物馆

但中国人的书法超越不了晋、唐、宋,书法的巅峰往往在于人们对书法的认知观念和笔法的自成一体,而摹则永远只能望尘莫及。现在,人们对书法的要求和欣赏仅处于巅峰之下的山脉。

蔡祎从小在巴蜀之地读私塾、背古文,在我看来,显然不是为了一纸文凭。这次他出第二本书,除了一百幅书法,还有他写的有关尺牍、成扇等文章,都是表达对传统文化的观点。我们提倡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蔡祎最不忍看到的是去了精华、留下糟粕的现象。而他对传统文化精华的敬畏,表现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他用墨、用纸、用印,都极其讲究。他说,书法作品要对后人负责,提笔的时候必须虔诚慎重,内容更要与中国文化相符合,遣词造句要有汉字逻辑,就是装裱也不能随心所欲。


元 赵孟頫 行书近得帖页。图片来自上海博物馆

蔡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理解,有他的独到之处。他书里的文章与其书法作品交相辉映,他写书并不是为了扬名、表现,而是想为书法界带来一阵清新空气。

蔡祎的书法还称不上完美,但正因为不完美,所以他有着坚持不懈追求完美的韧性。他难以达到古人的书法境界,不过他不甘心输给现在的自己,所以他的书法作品总在进步。

在我看来,书法作品应该诗、书、印俱佳。诗是书家的文化底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书家应具备的最起码素养;至于书,更应知其法则、知其规矩,笔落于纸,字里行间,明明白白;说到印,即便不擅篆刻,也应懂得钤,书法作品中应留下印章而不该成为“半成品”。

读蔡祎新书的手稿,使我对书法有话要说,对他也有了重新认识。以前我只知道他每天都要小酌一杯,然后或书画或制印,当作一种必修之课。现在才明白他是性情中人,墨润之后更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文人气息。生活里的蔡祎之所以让人喜欢,在于他真实、耿直地追求书法艺术,这是他的可贵之处。

栏目主编:黄玮 文字编辑:栾吟之
题图为米芾行书道祖帖卷,来自上海博物馆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