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青岛下水道没那么神,但是德国治水确实有一套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小佳 2016-12-15 05:56
摘要:到2040年,上海要建成为人文之城、创新之城和生态之城的全球城市。在建设生态之城的进程中,如何借鉴德国经验引起热议。

近些年,每当有城市因汛期内涝变成“看海胜地”时,青岛都会因“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标签饱受赞誉。不少网民认为,青岛得此美誉得益于上世纪初德国人占领青岛期间修建的排水系统。对此,已有媒体辟谣,但今天的德国作为环保先行国,其在城市水治理方面的经验无疑是值得借鉴的。

 

 

近日,以“弹性城市与水——中德面临的挑战及展望”为主题的第一届绿色发展论坛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德国和上海环境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就如何借鉴环保先行国家的城市水治理经验展开学术对话。

 

 

如何避免或减少水灾带来的危害?德国社会工作和社会教育研究所波姆教授提出,应当加强规划,这包括加强建筑指导规划和空间规划,放弃危险的居住区域,加强浸水和洪水区域规划,创建新的“气候导向”的建筑规划框架,等等。波姆还介绍了一种为应对全球变暖以及水平面上升而设计的房屋,该房屋充满想象力,底部设计有液压油缸可以升降以防止海平面增高,甚至还配有方便购物旅行的船只。

 

 

德国汉堡工大水利工程研究所所长弗洛勒教授则指出,应建立一套包括屋顶绿化、洼地、水槽、旱井、避免对城市地面进行全硬化处理等在内的一系列物理应对方案,以适应强降雨。他特别提到屋顶绿化,他指出,汉堡是德国首个大规模引入系统化屋顶绿化策略的城市,屋顶绿化策略可以顺应城市发展方向,把城市发展需求和城市建筑的高密度结合在一起,目标是减弱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其功能也是多样化的,包括雨水蓄存、改善微气候、改进建筑物外观形象等。他还介绍了适应防洪需求的建筑方式,例如,在街道沿线的建筑物上建立二层楼高的连贯疏散通道、利用建筑物作为防洪墙、建筑漂浮式/两栖式房屋等。

 

 

到2040年,上海要建成为人文之城、创新之城和生态之城的全球城市。在建设生态之城的进程中,如何借鉴德国经验也引起热议。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于信汇教授指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灾害尤其是水灾害,将会给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冲击,因此,提高城市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弹性城市建设的原则、模式、路径、策略等的认知亟待深化。在这方面,中国和德国面临共同的挑战,双方为此展开交流大有裨益。

 

 

上海社科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周冯琦研究员表示,作为环保先行国,德国在弹性城市,也就是城市的抗冲击能力、调适能力、再造能力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树立弹性城市理念,不仅涉及城市灾害治理,还牵涉内涵更广泛的城市风险治理。弹性城市建设也不仅仅是基础设施,而是一个包括技术标准、政策法规、融资渠道、参与式治理等的系统工程,需要遵循“以消费者为中心”等先进理念。她认为,德国水灾治理对上海有多方面启示,其中一个重要经验是要多部门协同做好风险应对的城市规划。例如,德国路德维希港市在考虑如何解决强降雨带来的问题,成立了将所有机构部门联系在一起的联席会议,包括排水企业、水务管理部门、城市绿化和交通规划部门、土地所有者等,共同探讨楼宇设计、预警系统、应急方案、绿化面积的多功能用途等问题,由此可以联合考虑、综合考虑城市的适应性规划。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志青认为,尽管水环境治理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议题,但德国在此方面的探索仍有诸多经验值得借鉴。这包括技术、模式和规制三个层面。特别是在规制层面,要学会根据城市自身的情况来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政策,运用不同的工具,实现环境治理上的集中与分散的有机结合,提高水环境治理机制的“弹性”,建立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有效激励机制。这对于已经在经济发展上达到或接近于中等发达水平的地区和城市而言,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一个城市究竟采取什么模式来保护水环境,以及利用什么技术,这些问题都应该尽可能交由市场来决定。规制上的合理化,也正是德国鲁尔工业区等传统重污染地区成功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和值得借鉴的经验。

 

 

(栏目主编:王珍,编辑:李小佳,邮箱:shhgcsxh@163.com 题图来源:东方IC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