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一条名为“幸福”的路,一段上海往事
分享至:
 (1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沈轶伦 2021-07-24 06:44
摘要:幸福路南起法华镇路,北至平武路,长609米,是一条1932年填浜而筑的路。

上海的道路,多以全国各省的政区命名,也有以山川湖海和码头、渡口、寺庙、桥梁等命名的,还有一种,是以词语命名,比如大兴街、永宁路,从路名上能看出人们渴望安定、富裕的心愿。而最直观反映这种祈愿的,莫过于渴望幸福——在上海的长宁区东南部,就有一条幸福路。

幸福路南起法华镇路,北至平武路,长609米,宽12.4-17.8米,车行道宽6米,是一条1932年填浜而筑的路。如今,走在幸福路上,头顶绿荫交织,小尺度的街道两边,开着不少富有情调的小店。

不过,1952年,沈国明在这里出生时,这条路有另一个名字——敦惠路,沿路“风景”都是工厂。

今日幸福路街景


1  

“敦惠”源自人名,这位“敦惠先生”,按照上海通志和长宁区志的资料显示,正式的名字是郁怀智(1853-1918年),字屏翰,上海县东马桥人。

他家境富裕,拥有大量田地房产,后迁居法华东镇。郁先生生性慷慨,见义勇为,曾在方浜中路509号创郁良心堂国药店,经营有方,信誉卓著。郁先生后又在山西路、西门路(今自忠路)开设两家分店。他志在济世,对贫病者施药,颇得好评,还曾向同仁辅元堂等慈善公益组织捐纳银钱。

20世纪初,郁怀智积极参与上海绅董筹组团体活动,成为上海总商会议董、上海城厢内外自治公所办事总董,还任商余学会会长,积极参加上海商团活动,并参加光复上海的起义。上海光复后,他任沪军都督府财政副司,负责筹捐军饷。

郁怀智的别业,名郁氏山庄,故址在今法华镇路191弄至214号之间。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他又购地40.02公顷,兴建郁氏宗祠,余地辟作昧园。这片土地,因为他的拾掇,“屋舍整洁,花木幽深,俗称郁家花园。园内栽桑数百株,每届春时,辄挈眷育蚕,躬行操作,不惮辛劳,并多购桑秧分发给法华、引翔两乡农民培植,以资推广”。

郁怀智还与穆藕初等发起组织中华植棉改良社,辟棉种试验场,自购美国棉籽试种,促进棉业改良。根据资料记载,作为一名乐善好施的乡绅,郁怀智赈济各省灾民,施衣、施银、施药、施棺、捐地产,且十分重视培育人才,捐资兴学不遗余力。从1917年起,创办义务小学,专收贫寒子弟,学成送习商业。1918年,郁怀智出资筑通往郁氏山庄的煤渣路,路名取其名下的春辉堂、光裕堂首字,命名为春光路(今华山路1520弄)。

因为郁怀智的道德品质为乡里所称颂,他死后被私谥为敦惠先生,乡里立纪念碑以志敬仰。1932年,其子捐地“自木杆桥向南填浜,修筑石片路”,取名敦惠路。

今日幸福路街景



2

也就在敦惠路被修筑起来的同一时期,1937年,上海年仅15岁的少年程伟民从一本杂志上看到德国用玻璃纤维替代石棉的报道,开始专注于玻璃纤维研制,经过数年努力,拉出了中国第一根长1000米、直径为25微米的玻璃纤维丝。1947年夏,身为技术员的程伟民自设中国玻璃纤维工业社,生产玻璃纤维筘刷。1951年,该社与上海斯美玻璃纤维厂合并,改名为中国斯美玻璃纤维厂,专营生产蓄电池用玻璃纤维隔板。

1956年,程伟民与其妻万本仪、工人王秋兴等用陶土坩埚拉出直径6微米的高碱玻璃纤维丝。1957年11月15日,该厂华山路新厂落成,并兼并了近旁的一家棉纺厂。1958年2月,该厂自行设计制造出第一台玻璃丝织带机,并织出玻璃丝带、玻璃丝布和玻璃丝绳等产品。这就是上海电机玻璃纤维厂前身的故事。也是在1958年,敦惠路改名为幸福路。

被并入玻璃纤维厂的棉纺厂职工中有不少是常州人,其中有一位原本在棉纺厂经营层的姓沈的常州人,在1952年添了一个儿子,就是沈国明。沈国明的父亲从家所在的幸福路到厂里上班,步行只要7分钟。以童年随父母进出的幸福路为轴,这个范围,也定义了沈国明童年的尺度。

沈国明,1952年出生,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

20世纪50年代的幸福路,不是今天有着多家文艺小店和咖啡店的样子。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法华镇河水淤塞,街区一度衰败,导致地价便宜,成为吸引资本家投资设厂的“热土”。沈国明记得,当时街区里工厂众多,小时候出门上学,几公里范围内,有上海第三制药厂、上海酒精厂、上海麻油厂、上海咖啡厂、新中华刀剪厂,还有广播器材厂、拖拉机齿轮厂、被单厂、建筑装潢五金厂等。上下班时间,工厂里的工人骑着自行车的队伍浩浩荡荡,如潮汐涌动。据统计,20世纪中后期,新华路地区2.2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工厂111家,涉及化工、冶金、医药、机电、塑料等十多个行业。

1960年,以国有第十四橡胶厂和上海市橡胶工业试验室为基础组建的上海橡胶工业制品研究所,在杨树浦路622号创立。翌年10月,因原址房屋有倒塌危险,迁入长宁区幸福路40号、67号,这就是后来有着占地面积9539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的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


3

从幸福路一路向北,穿过延安西路,大约步行半小时到愚园路1136弄31号,就是长宁区少年宫——一幢有大花园草坪和32间大小房间的意大利哥特式城堡建筑。

从1962年10岁时开始,沈国明一多半的校外时间,都在这个少年宫度过。他记得少年宫内的柚木扶壁、紫铜门窗拉手、空铸梅花窗栏,还记得沿着少年宫围墙设立的“小勇士道路”,记得绘画组的全国特级教师吴震芹老师带他入门。

长宁区少年宫建筑,原是国民政府交通部长兼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为娶续弦大夏大学校花保志宁耗巨资所建,1930年动工,1934年建成。1935年,王、保于此举行婚礼。但对在这里学习的孩子们来说,往昔的主人并不重要,他们在建筑内游戏学习,唱歌跳舞,也观看大草坪上的武术组训练,有时,是航模组成员在这里操作飞机模型。但这样的活动,到1966年都暂停下来。

时移世易,始于1985年的上海第一轮污染治理的3个重点地区中,新华路地区位列榜首。在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发力下,前后历经9年,关闭、搬迁了该地区所有工厂。原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于2016年2月更新为文创园区“幸福里”,成为上海影城周边全新的社区生活地标。

关于幸福路的“前世”敦惠路的痕迹,在幸福路上的旧式里弄敦惠坊,以及以通往郁氏山庄的春光路命名的春光坊的名字上,还能一窥渊源。但这两处地方,都在城市更新的迅疾步伐里转身。在1997年8月的一则新闻里,还能最后一次看到它们出现:

 

“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今天与长宁区政府签订协议,斥资1.1亿元,收购长宁区春光坊地块,将其纳入全市统一的土地储备体系。这项国内首创的政府土地收购储备体系运转半年来,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对存量土地实施收购、置换和开发,促进了上海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随同春光坊地块收购项目一同签约或开工的,还有郁家宅北块、幸福路敦惠坊旧区改造等十多个重大开发项目,总投资逾50亿元……”


曾担任198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土地使用权转让中的法律问题》负责人、承担上海市法制办项目《上海市地方经济法规规章框架研究》的沈国明是否会想到,自己走出童年后,治学研究转了大半圈,恰恰是自己长大的这个街区,以这种方式,见证了国内首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