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他是来自上海奉贤南桥的革命烈士,留下48封感人至深的家书
分享至:
 (1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志强 张梅 2021-06-27 16:41
摘要:用自己的枪头向敌人瞄过,在流弹之中冲锋过,战场的余生留到下次再去争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建党百年后的今天,战争的硝烟虽然已经散去,但是革命烈士的家书却历久弥新,其中,1928年壮烈牺牲的沈志昂烈士留下的48封家书,再一次把我们的目光拉回到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

沈志昂(1906—1928),又名益丰,字驹若,今上海奉贤南桥镇沈陆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卅”惨案发生后,沈志昂带头组织学生罢课,反对帝国主义暴行。1926年,沈志昂诀别妻儿,赴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并于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后在海陆丰坚持武装斗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三团四连连长,于1928年9月壮烈牺牲,年仅22岁。

沈志昂与妻子汤瑾虽是包办婚姻,但两人志同道合,非常恩爱。无论是外出百里求学,还是跨越千里革命,妻子汤瑾都义无反顾地理解和支持他,没想到1926年冬天的分手竟成永别。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时,住在南桥沈陆村的汤瑾已经在自家门前那棵银杏树下守候了20多年。拿到革命烈士证明的那一刻,她才知道自己深爱的丈夫永远不会回来了,能够陪伴她余生的,是丈夫曾经写给她的一封封充满爱情、亲情和报国之情的家书。

“没有爱情,不能成为夫妇”。沈志昂是一个勇敢的革命战士,也是一个会因牵挂爱人而辗转难眠的普通人,他留存的48封家书中,除了写给父亲、弟弟、妻子的胞妹几封信之外,都是写给妻子的。在当时的奉贤乡下,夫妻经常通过书信往来进行交流,很容易遭人取笑,但他在信中坚定地告诉妻子:“没有爱情,不能成为夫妇”,“夫妇的爱是当然的,有何可笑呢?”,“我们抱定不怕被人笑,向爱情路上走”。他怜惜身在农村被封建礼教束缚的妻子,写信鼓励她“对于学问方面注重些”,与妻子在信中常交流写文章的体会,帮她改诗,甚至还教她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我的心被热血冲动了,我的路已向前去了”,“我不得不回过头来,拉你一同走罢!革命之路,已满路光明!”

他从不吝啬表达对妻子的爱,“我俩很相爱的”,“我的心没有一时离开你”,“我们是终身的伴侣,没有一点客气,没有虚伪,互相鼓励,组建完美的新家庭,打破一切的恶俗”。他期盼将来革命成功之后,可以与爱人在“美丽的山,美丽的水,美丽的树林,美丽的花草,美丽的房屋”中白头偕老。

可惜,他没有等到那一天。可以告慰他的是,他挚爱的妻子,同样爱他至深,与他志同道合。在白色恐怖之下,她拼死保存了爱人的家书与遗物;在抗战中,她冒死掩护中共地下党活动;解放之后,她积极投身新中国农村革命和建设,响应党的号召率先创办了江海农业合作社,替她的驹若继续了曾经的事业。

“为了痛苦的人民,去革命,去改造”。沈志昂烈士家书既有血脉亲情,也有革命者的无私大爱。他看到弟弟因丧母而变得孤单畏缩,心疼不已,在多封家书中表达了对弟弟的关心。他担心大姐出嫁后弟弟无人关照,直到牺牲前夕,还专门写信关心弟弟的冻疮与学业。他对弟弟的未来满怀期待,用“你有用的学问,为了痛苦的人民,去革命,去改造”。可惜他的弟弟英年早逝,未能如他所愿投身革命。

他尽力帮助妻子的胞妹、年幼的汤瑛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一再叮嘱她要用心读书,甚至不惜对挚爱的妻子说下重话:“苟其你不叫她升学,不设法使她升学,不合我意思,你就是对不起她,同时也对不起我。”汤瑛在他无私的革命言行及崇高的个人品格感召之下,艰苦求学,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此后更是担任了中共南桥支部第一任党支部书记。

在革命救国的道路上,沈志昂始终坚信“我们的生路只有革命”。还在太仓读书时,他就认识到“我们要革命,非要彻底的革命不可”。经历了“五卅”革命斗争和被学校变相开除,他“深信青年的革命精神决不可少的,无论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有腐败的地方,应该起来革命”。

面对家乡的封闭落后,沈志昂迫切地想要冲破恶劣环境,到更广阔自由的天地中追寻革命信仰。他在家书中明志:“投身于革命,非个人之升官发财,实鉴于人民之受痛苦而谋其解放也,虽牺牲,于心亦愿也。”从上海到武汉,从武汉到广州,战场上的生死一瞬非但没有让他胆怯,反而使他浴火重生,信仰愈坚,成长为一名勇敢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革命成功后的快乐,要在革命未成功时,用鲜血头颅去换来”。生逢乱世,他“未能有一时之安也”。面对“军阀狼心难测”,“国事蜩螗,人民未醒”,“没有进步,经济落后,各帝国主义向我们侵略”的悲惨现实,他主张要反抗斗争、打倒压迫,以求得国家的光明前途。他深知,革命就会有牺牲,虽然难以割舍妻子,但他早就做好了为革命牺牲的准备。

1925年,还在太仓中学读高二的沈志昂走上了南京路街头,带头支援“五卅”爱国运动。他在同年6月的家书中表示 :“我们青年凭了良心,审清了是非,下了决定往奔腾的革命之潮里跑。”他决心扛起青年人对于国家的责任,为了国家和人民去干“神圣的事业”。1926年7月15日,他更加决绝地表达了为革命而牺牲的精神:“凡是有血性的中国人,哪一个是敢说我不要救中国,情愿做亡国奴。”此后,他践行誓言,远赴武汉,考取武汉中央政治军事学校,脱掉了“长衫马褂”,“穿起新军装”,直接投身爱国救国的战斗。

从平息夏斗寅叛乱,击溃杨森进攻到南下广州起义,在“子弹炮弹比雨还要密的,无处不是的,布满空中来往”的革命战争中,沈志昂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1927年5月,他参加了讨伐夏斗寅叛乱的战斗。之后在摄于黄鹤楼的照片上,他自题诗以明志:“用自己的枪头向敌人瞄过,在流弹之中冲锋过,战场的余生留到下次再去争斗。”最终,沈志昂烈士为了他坚守的信仰和深爱的人民,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作者:陈志强,上海商学院教授,上海市青年运动史研究会副会长;张梅,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