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一边叫“缺人才”一边看不到人才,干部选人之道出了什么问题?
分享至:
 (19)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居欣如 2016-11-30 05:09
摘要:倘若一个单位“举才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是以方不济务,奸无所惩”,那势必贪腐成风,道德败坏,以致百姓受灾,天怒人怨。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一些干部违纪违法,缺乏担当与信念,恰恰就与选人用人环节的把关不严、标准偏差有关。

 

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需要各式人才,正是育人、用人、出人的大好时光,必须要让好干部脱颖而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只有用对了人,各项事业的推进才能获得稳定的人才保证,对照古人的论述,也有不少是有警示作用的。

 

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在《杂说四》中有谈及用人的名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真是一个识货的人。然而,相马与识人毕竟不同。智莫难于知人,《孔子家语·子路初见》中记录孔子的话说“相马以舆,相士以居”,就是说观察马的好坏就用以拉车,好不好遛遛看;相士大夫的好坏则任以职务,用现在的话说,是要在实践中证明其优劣。

 

韩愈在《原人》中还说,选人的关键是“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即在选人中一定要看人无偏颇,无亲疏,一视同仁,对亲近的人要宽厚,同样对疏远的人也要推举。所以说“以荐进良士明白是非为己任”,自己的责任就是推荐优秀人才。亲近的人中有贤士,疏远的人里也有俊才,关键是“举善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而这方面尤为突出,并为千古传诵的,莫过于《左传·襄公三年》所载春秋晋人祁奚的故事。中军尉祁奚请求告老还乡,晋侯问谁可以接任他的职位,他推举仇人解狐。后来解狐还没来得及任职就去世了,祁奚又推举自己的儿子祁午继任。当时的人说,祁奚“外举不弃仇,内举不避亲”,这表明“事在是非,公无远近”,只要是非清楚,为公举荐人才,不必考虑与自己的关系远近。

 

从严治党,就当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当前,有几种情况值得提醒。

 

一是某些领导一边口口声声喊“缺人才”,一边却看不到人才。苏轼在《策别二十》中就讲过,“天下未尝无才,患所以求才之道不至”。用人的关键,还是不拘一格用人才。欧阳修说“治天下者,用人非止一端,故取士不以一路”。可惜许多人不懂这个道理,于是“不知取将之无术,但云当今之无将”。

 

二是选才只求气味相投,不讲是非原则。有些干部,对拉拉扯扯、叽叽喳喳、溜须拍马、讨好奉承的人看得中,对正正派派、讲原则是非、不徇私情的人却看着“触气”,反过来还说别人“相容性差”“难相处”,把人拒之门外,视为异己。

 

三是只限于圈子内选人,只看见眼皮底下几个人,凡子女、亲属、秘书、亲信,甚至二奶、情人们都视为人才,加以重用,真正的人才却被排斥在外,搞得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乌烟瘴气。

 

上述种种状况,正是用人选才之大忌。倘若一个单位“举才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是以方不济务,奸无所惩”,那势必贪腐成风,道德败坏,以致百姓受灾,天怒人怨。

 

用人之道,关键在一个“公”字。正如欧阳修在《朋党论》中所说,“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故“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任何事情都要靠人去推动和落实,人选对了、用好了,就能真正做到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有好榜样,也就不愁没有好队伍、好作风、好政风,我们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