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财经连线 > 文章详情
中国企业终于成为世界最大钢铁集团,它为何能从“跟随”到“引领”?
分享至:
 (73)
 (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煜 2021-06-08 07:14
摘要:创新,从“跟随”到“引领”。

1984年2月15日,邓小平视察正在建设中的宝钢。在给宝钢的题词上,有一处修改明显可见——他先写了“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创”,然后停下,对“创”字画了一个圈,以示删去,再接着写下去……于是,现在人们看到的全句是“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1984年2月25日,邓小平同志为宝钢题词: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这句话,成为指导和激励宝钢人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动力。

宝钢人陆匠心说:“我们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就不怕任何人对我们提出挑战。这是自信,更是底气。”如今,身处全球钢铁技术金字塔的塔尖,宝钢每一位创新研发人员勇立潮头,感受更加强烈。

“死磕到底”磕出“全球首发”

1985年9月,宝钢一号高炉点火投产,参与的建设者们都像过节一样高兴,陆匠心就是其中之一。这套设备的投产,让中国钢铁产业装备向前迈进20年,缩小了与世界上最优秀钢铁企业之间的差距。

“设备跟上了,产品也要跟上。”当时才刚毕业三年的陆匠心和宝钢中心实验室里的前辈们暗暗下定决心:我们也要研发出能与世界先进企业产品相媲美的高难度、高附加值产品。

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进入起跑阶段,汽车、机械制造、石油天然气、造船、家电、建筑、桥梁等等重要工业门类陆续发展。但在当时,这些行业所使用的关键钢材品种几乎都依靠进口。

“我们就从研发进口替代产品开始突破。”陆匠心回忆,当时上海大众也开始投产,对汽车板的国产化需求特别迫切,所以他就投入到国产汽车板的研发当中,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开发新产品的前几年里,陆匠心跟着师父孔冰玉驻守在1000多摄氏度的钢包旁边取样做实验。在这个即使寒冬腊月也能让人大汗淋漓的地方,陆匠心和师父一起,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小心翼翼地从钢包中取样分析。“如果要让汽车用钢冲压出形状复杂的零部件,就必须把含碳量降低到0.003%。但当初,我们只能生产出含碳量约为0.01%的产品。”

一遍又一遍,一年又一年,宝钢研发人员终于攻克了脱碳控制等技术难关,在1990年12月生产出我国第一炉超低碳冷轧IF钢,填补了国内超深冲冷轧汽车钢板的空白。

陆匠心和他引以为豪的汽车板。

不过,从技术层面看,超深冲、超低碳冷轧IF钢只是刚刚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还没有形成超越。“我要学习老一辈钢铁研究人员身上那种不服输的认真劲。”陆匠心决心对更高品质的汽车钢板发起冲击。“老一辈可以对钢材表面的不明杂质死磕到底,我们也一样要为产品提升和拓展应用死磕到底。”

恰巧在这时,陆匠心了解到发达国家钢厂已经引入“供应商早期介入”(Early Vendor Involvement)模式进行产品研发,就立马组织团队前往学习。学成归来,陆匠心和团队把国外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国内率先建立起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与汽车厂开展技术合作的工作模式(宝钢EVI模式)。如今,宝钢每年与汽车厂合作的整车EVI项目已达到数十个。

2013年7月,宝钢汽车钢板的研发又上一个新台阶——Q&P980钢种成功全球首发。自此,宝钢汽车钢板产品的研发和应用终于从“跟随”走向了“引领”。

“不走寻常路”攻克“不对劲”

博士毕业前,齐亚猛很难想象在企业做研发会是一种怎样的场景。

如今,在宝钢股份工作7年后,再回过头看自己当初的选择,齐亚猛觉得来对了。“解决‘卡脖子’技术,我喜欢这样的挑战。”

2014年,齐亚猛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毕业,即进入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钢管技术中心,开始从事耐腐蚀石油管产品开发。刚到中心时,齐亚猛猜想,企业里的研究工作或许要比高校实验室轻松。但没想到,参与第一个项目,师父们就给自己上了一课。 

“那只是一次看上去像产品‘售后’服务式的工作。”齐亚猛回忆,当时某家油田的油管发生开裂失效,需要产品供应方宝钢的技术人员前往处理,“我以为只是一次简单的工作,只要去现场就能解决。所以在出发前什么都没准备。”师父却不这么认为。

临出发前一天晚上,师父给了齐亚猛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到现场需要了解的内容、管道服役情况、使用期限等相关问题。“我被震撼了,发现企业工作的严谨性,一点也不比在高校做研究差。” 

到了现场,师父带着齐亚猛从第一个流程到最后一个流程都进行了细心详细的了解,取回失效管后开展了系统的分析,从性能、组织、探伤到腐蚀评价验证,最终确定了油管失效原因。 

师父们教给齐亚猛的除了对待研发细心、尽心的劲头,还有打破常规刨根问到底的宝钢精神。“我要把这样的精神传承下去。”齐亚猛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近年来,随着国内页岩气等新型油气资源开发技术的出现,油田现场伴水作业不断增加,各类管材腐蚀穿孔问题频频出现,造成油气田管道泄漏,从而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其中,中石化涪陵页岩气是管线腐蚀穿孔问题较突出的区块之一。 

那天下午,齐亚猛接到中石化涪陵页岩气的求助电话后,立即就从上海飞往涪陵。在现场,齐亚猛发现,虽然已经采用阳极保护、缓蚀剂、内涂层等多种防腐手段,但效果均不明显,且维护成本高昂。“特别是腐蚀速度非常快。我就觉得不对劲。”

齐亚猛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但是查阅国内外各类前沿文献后,齐亚猛发现阳极保护、缓蚀剂、内涂层等是大家普遍采用的手段。带着“不对劲”的疑问,齐亚猛并没有迷信权威,而是决定把集输管线取样后打包连夜运往上海的实验室进行研究。终于,结合工况分析、失效特征和腐蚀验证,齐亚猛推翻了二氧化碳和氯离子是导致集输管线腐蚀的传统认知,又结合文献调研、实地水样和失效管分析,找到管线穿孔的“元凶”是硫酸盐还原菌(SRB)等微生物。

确认主因后,齐亚猛立马结合微生物腐蚀机理和耐微生物腐蚀设计理念开始“疫苗”实验室研发。最终,他通过实验室多轮次研究,确定了最优钢种和工序工艺,在国际上首次开发出耐微生物腐蚀石油管产品。这类新产品的耐微生物腐蚀性能比常规产品高4倍以上。 

“现在,最早的一批耐微生物腐蚀管线管已在涪陵页岩气正常服役近三年。要是常规产品,最快两个月不到就会被腐蚀穿孔。”齐亚猛自豪地说。目前,耐微生物腐蚀管线管产品已引起广泛关注,具有良好市场应用前景。 

“宝钢老一辈研发人员在艰苦条件下都能打破常规,不走寻常路,当下研发条件更好的我们更应该如此。”齐亚猛说。

栏目主编:徐蒙 题图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