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财经连线 > 文章详情
中国这个边境小城,竟然有五个国门,讲述一段120多年的故事
分享至:
 (83)
 (1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翀 2021-05-31 06:11
摘要:五代国门百年变迁见证“中国力量”强起来。

在中国边境小城满洲里北部,跨度100多米的国门巍峨耸立,“中华人民共和国”7个大字庄严肃穆。

这里是满洲里著名的国门景区,国门、界碑等都是游客偏爱的留影地。

同样受到关注的,还有国门西侧的前四代国门模型。加上当代国门,这五个完全不同的国门,静静伫立,诉说了一段历经120多年的故事。

五代国门变迁

第一代国门是一根木板包着的木桩,上面钉有铁制的俄罗斯双头鹰国徽。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并不能称之为国门,因为木桩是俄国人设立的,位置也在俄方境内。

第一代“国门”模型(中)

1900年,沙俄修建的西伯利亚铁路铺入我国境内,进入我国境内后,改称“中东铁路”。带有双头鹰的木桩是两国之间最初的界限,大约在1902年由俄罗斯单方面设立。木桩向西的一面被削平,写有俄文“萨拜喀尔省铁路交界”,位置在现在的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以西的马赤也夫斯克车站东约1公里处,距后贝加尔斯克近10公里。由于木桩设在两国铁路交界处,所以这个标志被默认为第一代“国门”。

第二代国门建于1920年,木质拱形,面向中国的一侧用中文写着“中苏门”。它由苏联方面修建,还历经几次迁移。

第二代“国门”模型

当时,中苏两国界线已从马赤也夫斯克附近南移到十八里小站,即现在的后贝加尔斯克站。苏联方面在车站以东设立了这个木质国门;上世纪20年代后期,又将国门移到车站对面的苏方边防总站院内。1949年,苏联方面拆除了“中苏门”。

第三代“国门”修建于1968年,不是门,而是桥,横跨中国的标准轨距铁轨和苏联的宽轨距铁轨。

第三代“国门”模型

该桥为铁木结构,主体用铁轨焊接而成,桥身漆为绿色,两侧的护栏嵌有木板。面西方向,写有醒目的红色标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桥身北侧有一架铁梯,缘梯而上,可以站在桥上俯视过往车辆。

第四代国门才是中方修建的真正意义上的国门。

第四代国门模型

建于1989年的第四代国门高12.8米,宽24.45米,外表用2000多块0.5平方米的青灰色花岗岩石板镶嵌而成。国门上方悬挂着直径1.8米的国徽,并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红色大字。国门下方有标准和宽轨铁路各一条。由于中俄两国货运量逐年增加,在增铺铁路宽轨复线时,2007年将第四代国门拆除,开始建造第五代国门。

第五代国门就是现在人们面前的国门,总长105米,高43.7米,宽46.6米,于2008年建成。乳白色的国门威严壮观,上方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鲜红大字,悬挂着国徽,国际铁路从下面通过。

第五代国门下,中欧班列列车呼啸而过

第一代国门到第五代国门,见证了100多年来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门变迁背后,是中国走向“富起来”“强起来”的历程。

忙碌、效率、骄傲

最近,一个名叫“北疆明珠”的观光项目正在满洲里国门景区建设。登上125米高的“北疆明珠”,中俄边境风光尽收眼底:中国这边,是国门景区;俄罗斯那边,是贝加尔斯克区的车站、建筑、街道。时不时地,一列列中欧班列满载货物,“轰隆隆”地驶过国门。

建设中的“北疆明珠”

中欧贸易的欣欣向荣,国门是最好的见证者。

满洲里口岸办数据显示,2013年,满洲里迎来第一列中欧班列“苏满欧”线,始发地分别为中国江苏苏州和欧洲波兰华沙;2014年,“苏满欧”线实现常态化运行;2020年,以满洲里为进出口口岸的中欧班列已有57条线路,全年共有3000多列驶过国门,同比增长35%,约占全国中欧班列总数的28%。

正是突飞猛进的中欧贸易量,推动第五代国门取代了第四代国门——在第五代国门下方,共有5条铁轨,其中3条已经投入使用,2条预留线路应对继续增长的中欧贸易运输量。

“100多年前,谁会想到这里会有那么大的贸易量、国门下面会有那么多条铁轨?”满洲里海关所属满洲里车站海关二级主办马树利还记得30年前刚加入海关时,海关大楼只是铁路中间的一间小平房,每个班次才2名员工。现在,车站海关的一线查验队伍已经接近20人,加班加点仍是家常便饭。“以前每天检查四五十票货物已经算了不得的工作量;现在,每天大约有200多票验货量。”

为进一步压缩班列通关时间、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满洲里车站海关设置了中欧班列审核专岗及夜间监督岗。通过采取预约通关模式,提前审核班列转关数据,24小时确保班列随到随审、随验随放,实现了中欧班列口岸实际通关时间最短在3小时以内。

满洲里车站海关工作人员在查验中欧班列运输的商品

满洲里新运对外运输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丽娟说,公司协助客户进出口各种商品,小到日用品、食品,大到木材、矿石,是中欧班列的常客。疫情发生后,选择中欧班列的客户更多,最忙的一天,公司完成了500票货物报关,充分体现了满洲里的通关效率。

对马树利等海关工作人员来说,增长的中欧贸易量有挑战也有成就感。即便是在一线工作了30多年,马树利仍常常因为报关的产品种类太新,要不断学习。最近,他和同事接到一台报价600多万美元的采矿专用机械,名字都念不溜,要检查的内容也和以前很不一样。老马和同事们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虽然忙碌,但很有成就感,很骄傲。因为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国家的发展。”

栏目主编:徐蒙
本文照片均由作者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