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寻找一大会址经历怎样隐秘的过程?跟着档案,看不一样的上海
分享至:
 (37)
 (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21-05-22 11:25
摘要:跟着档案,看新上海之变,感受这座城市的开放、创新、包容和居住者在这座城市的奋斗、对这座城市的深情。

一座城市的档案,凝固着岁月的记忆,留存着历史的温度,看似不会说话,胜过千言万语。热爱这座城市的人们,时时刻刻感受着身边的变化,而变化背后的故事,或许能在档案里找到更多答案。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城市,具有先进的市政管理模式、发达的工商都市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文化,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这里杂糅交融。

《跟着档案看上海》荟萃上海城市发展史上的14处地标,涵盖上海中心城区主要区域,既有中共一大会址、周公馆这样的红色纪念地,也有独具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民广场、工部局大楼、永安公司、大世界、外白渡桥、法邮大楼,还有反映改革开放后上海城市发展变化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南浦大桥,更有上生·新所、船厂1862等“网红打卡地”和从“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的杨浦滨江。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这座城市迎来了它的新生。让我们跟着档案,看新上海之变,感受这座城市的开放、创新、包容和居住者在这座城市的奋斗、对这座城市的深情。

代表上海城市发展的地标

上书房:“跟着档案看上海”这个项目是如何缘起的?

张新(上海市档案馆研究馆员,《跟着档案看上海》编写组负责人):上海是中国人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户,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独特的禀赋,使得上海成为学界经久不衰的研究对象,以上海为背景的文学影视作品和通俗读物层出不穷。近年来,随着上海经济、社会、文化不断发展,这座城市愈发具有魅力,“建筑可阅读”“都市行走”方兴未艾,成为新的时尚。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和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来到这座城市的人,都想要更多地走近她、了解她、发现她。

作为上海最重要的档案保管和利用基地,上海市档案馆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档案查阅服务的同时,一直致力于挖掘档案,传承、弘扬上海城市文化,这些年来在举办与上海城市历史有关的档案展览、编辑出版档案史料汇编和档案图册、开展档案历史文化新媒体传播等方面做了不少探索和尝试。

这次,为编写一本图文并茂、便于携带和可以随时翻看的通俗读本,我们组建了跨部门,跨老、中、青各年龄段的编写团队。团队中既有长期从事上海地方历史研究的人员,也有档案编研人员和展览策展人员,还有从事档案行政管理事务的人员,共同点是都对研究上海地方历史抱有浓厚的兴趣。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整合,为档案馆积累更多研究力量。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本书的编写,探索一种“活化”档案资源的全新方式,更好地用档案诠释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谱系和文化底蕴,让更多人了解档案、亲近档案、走进档案馆,和我们一起发现档案里的上海。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上书房: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档案中择定书中这14处地标?

张新:上海是一座精彩纷呈、多元面向的城市,值得书写的地方太多太多。即使以有代表性的著名地标而论,也远远不止书中目前所写的14处。在选择、取舍的过程中,编写团队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体现上海的独有特质。上海之所以成为上海,有着与中国其他城市不同的特质。作为党的诞生地,一大会址理所当然成为首选。“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上的永安公司是近代以来民族工商业发展的代表。在世界知名的黄浦江畔“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外滩,我们选择了一南一北的法邮大楼和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

其二是反映上海的文化面貌。由此,曾经的跑马厅、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广场,以及突出反映上海市民文化特点的大世界成为我们选择的对象。

其三是突出对现实的观照。档案是上海城市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的集体记忆。我们挑选了反映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建设成就的“万体馆”和反映改革开放时期上海发展的南浦大桥、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显现新上海的变化。随着近年来上海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一些拥有丰厚历史底蕴又体现上海城市更新最新成果的地方成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上生·新所、船厂1862和杨浦滨江也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上生·新所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档案。作为档案馆编写的城市历史文化读本,自然以档案为最基础、最原始和最有说服力的材料。幸运的是,这座城市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书、图片等档案资料,这些如今保存在市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得到了一代又一代档案人的呵护和照料。正是有了这些无可替代的宝藏,使我们的写作成为可能。书中收入的14处地标,都在档案中有比较充分的反映。当然,由于种种原因,上海也有一些非常值得书写的地方,在档案中没有留下太多记载乃至付之阙如。这也提示我们,要加强对档案的收集和抢救,为我们这座城市留下更多、更完整的记忆。

“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上书房:这14处地标中有的是市民十分熟悉的,跟着档案可以“看”到哪些不一样的风景?

陆闻天(上海市档案馆史料编研部研究人员):的确,书中的14处地标,有些是市民耳熟能详的。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图通过深入挖掘档案,写出与其他读本不一样的地方。

以一大会址为例,谁都知道党的一大是在这里召开的,但一般读者可能不知道的是,上海解放后寻找一大会址,经历过一番曲折。一方面是因为时过境迁,仅仅不到30年,原本相对僻静的会址所在地已然成为繁华的市中心,建筑外貌本身和周边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岁月峥嵘,大浪淘沙,当年参加会议的代表,有的壮烈牺牲,有的离开了革命队伍,有的甚至走向曾经的自己的反面,可供了解当时历史情况的见证人所剩无几。所幸,当年查找一大会址的经过,在档案中留下了完整的记录,使我们得以把当年这一极为隐秘的过程,呈现在读者面前。


1951年,一大会址修复前的景象。 汪刚 摄

胡劼(上海市档案馆利用服务部研究人员):还有人民广场,大家都知道它是曾经的跑马厅,是“冒险家的乐园”的销金窟。对于它的过往,但凡对上海有所了解的读者,都能说出一二,更不用说今天矗立在广场上的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和上海城市规划馆了。但有谁知道,在这片土地上,曾有几户居民,面对外国列强的高压,一直坚守着自己的祖产?又有谁还记得,这里曾是上海解放后各类大型活动的集会场所?我们把这一切通过档案、照片真实还原出来,让人民广场的历史面貌更完整和丰满。


2000年11月19日,人民公园和人民广场 徐正魁 摄

倪政华(上海市档案局综合规划处工作人员):再如新上海著名景观地标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有着“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独特外观。相信不少读者曾经不止一次登上塔顶,一览新上海的美景,但大家对于东方明珠的了解也大多止步于此。其实,它对上海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它是第一批“九四专项”建设项目,还开创了我国文化事业用发行股票方式筹集资金的先河。可以说,它的建设过程,也是上海不断探索改革开放新路的过程。

上书房:书中也有一些“冷门”地标,或是读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地方。

张新:是的,有的建筑平时不太引人关注,比如法邮大楼,虽然也是历史保护建筑,但与同在外滩的其他著名建筑相比,它的外观并不出众,建成时间也比较晚。然而,这幢大楼与上海的历史有密切的关系。当年,法国就是以该大楼的业主法国邮船公司需要地皮为由,向清政府强行索要土地,实现了法租界的第一次扩张。又由于它紧邻法国驻上海领事馆,法租界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在其跟前发生,由此留下了丰富的档案特别是图片档案资源,让今天的读者可以从中窥见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外滩的风貌。


法邮大楼

更有意义的是,这座大楼和中国革命也有不同一般的关联。当年,邓小平、周恩来、赵世炎等革命先辈,都是从上海乘坐该公司的邮轮去法国,走向寻求真理的道路。写法邮大楼,还因为它与档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2004年,这里改建为市档案馆外滩馆,成为市档案馆的对外服务窗口。如今,位于浦东龙阳路的市档案馆新馆即将开门迎客,法邮大楼也将开启新的历史。作为档案人,理应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

陆闻天:还有“周公馆”,一般读者都知道这里是抗战胜利后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也知道它因为周恩来而得名,但对于“周公馆”中具体发生了什么,知之甚少。我们通过细致爬梳档案,勾勒出“周公馆”从设立到结束的大致情况,特别是花了较多笔墨,记叙“周公馆”团结人民和民主进步人士,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往事。


周公馆

胡劼:类似的还有工部局大楼。读者大概都知道这幢坐落于江西路、福州路和汉口路之间的庞大西式建筑是当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上海解放后,这里一直是政府机关所在地,普通人难得一进。我们通过档案史料描绘出这幢建筑的建造缘起、建设过程,揭开了大楼神秘的面纱,使读者得以“走进”大楼,知晓其中发生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和事。


工部局大楼

追寻城市变迁的脉络

上书房:档案给一般读者的印象是属于历史的,阅读这本书有个强烈的感受,书中呈现的并非某一历史时期的片段,而是延续到当代的城市变迁脉络。

张竟(上海市档案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档案是一张张泛黄的纸页,记录的是遥远的过往。这确实没错,但档案的功用远不止这些。因此在这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充分挖掘各个时期的档案,拉长叙事的时段,把一个个地标放到城市整个发展变迁的过程中去考察。

以南浦大桥为例,建成于1991年的南浦大桥是上海城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早在清末,上海人就有了跨越浦江两岸的梦想。抗战胜利后,上海地方当局也曾规划建造越江桥梁或隧道,当年设计的4条线路中,有一条线路就与南浦大桥高度契合。但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南浦大桥的建设才真正被提上议事日程。

南浦大桥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创造了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诸多第一,还在于它的建成,恰逢浦东开发开放,由其发端的连接浦江两岸的建设热潮,彻底改变了浦江两岸相望却交通不便的面貌,为浦东开发开放插上了翅膀,也彻底改变了上海人“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想法。


1992年10月,南浦大桥  顾力华 摄

南浦大桥还承载了上海人的世博梦想。很少有人知道,当时上海的为政者,已经把建设南浦大桥和设想筹办世博会联系在一起。我们在编写过程中,不单叙述南浦大桥的建设,而是把这些与南浦大桥有关的事件有机串联起来,放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中,让叙事既有历史感,又有当代感,打破人们对档案的固有印象。

上书房:档案中藏着很多宝贝,书中有哪些资料、图片是首度披露或过去读者很少一见的“密档”?

张竟:文书档案、照片档案、图纸档案确实是我们的独门法宝,这本书里的配图多达400件,其中近半数为首次公之于众。这些珍贵档案,不仅有力地佐证了我们所叙述的史实,还揭示了不少不为人知晓的故事。

比如,刚刚说到的“南浦大桥”一篇中披露了一幅1946年设想中越江工程的图纸,其中有4条线路:第一条是在中山东一路和中山东二路交会处建设隧道,与现在的延安路隧道基本重合;第二条是在东门路外滩也就是现在的东门路轮渡处建设越江活动桥;第三条也就是在今天的南浦大桥附近;第四条则是在鲁班路越江,与现在的卢浦大桥基本重合。回望历史往往会发现和现实的相似之处,今人的成功,离不开前人所打下的基础。


1946年绘制的黄浦江越江工程概图,标明了四处越江工程的选择地点,其中第三处就是后来建设南浦大桥的位置。

张新:在“上生·新所”一篇中,我们从旧档中查找到上世纪30年代民国上海市政府有关拓宽哥伦比亚路(今番禺路)的档案,从中可以看出国民党政权在与租界当局和列强的交涉中的软弱与无奈。同一篇中还有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的章程,其封面上印有“ORGANISED APRIL 1917(组建于1917年4月)”的字样,厘清了该俱乐部的成立时间。

书中还使用了大量新旧对比的历史照片,让读者分段对所叙述的地标有更为直观和感性的认识。特别是在“杨浦滨江”“人民广场”等篇中,许多新中国成立后的照片过去从未公布过,反映了新上海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


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的章程

上书房:编写过程中,编写者是否也看到了不一样的上海?

金志浩(上海市档案局综合规划处工作人员):上海是一座多元化的国际大都市,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许多有志于研究、发现上海的人纷纷深入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用他们的笔触、镜头挖掘这座城市的过去,记录当下发生的点点滴滴。作为城市记忆的守护者,档案人不能缺席。或许读者们会发现,我们这一读本在点位的选择上更具公共性。在我们看来,上海的过去和现在并不仅是老洋房中的风花雪月和爱恨情仇,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可能蕴含着这座城市更多的“密码”。我们希望这本书能起到一个导览的作用,带领大家更深入地去“看”上海,与我们共同发现、探究这座城市的独一无二。

当然,写作过程中,编写者的种种认识也有新的升华。写作过程本身就是寻找、发现、整理档案的过程。一年多时间里,我们几个作者翻阅了大量档案和参考资料,每有新的发现,大家都会异常欣喜。这些新发现的档案不仅用在了这本书中,使我们的写作更有说服力、更丰满,它们还被用在我们浦东新馆的“城市记忆,时光珍藏”主题展览中,同时也为今后的研究积累了素材。分段写作的过程、整理档案的过程,让我们对上海有了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大家更清晰地看到,上海是怎样从一个江南县城一路走到了今天,对“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人民城市”为人民所爱

上书房:上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海派文化、江南文化魅力十足,从档案利用角度而言,如何进一步挖掘上海的城市文化底蕴,让“人民城市”更为人民所爱?

张新:上海是一座红色之城、光荣之城,也是一座开放、包容和创新之城。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恰逢“四史”学习教育展开,我们也有意识地加强了这方面的内容。除了一大会址、“周公馆”两处红色地标,书里还努力反映出其他几处地标中的红色基因。比如杨浦滨江,我们充实了其中百年工运的内容,更丰满地展现了其“百年工运”“百年市政”“百年高校”的底色。在船厂1862中,我们挖掘出革命先烈杨培生的故事,希望市民知道,这个时尚“打卡”地,原来也流淌着红色的血液。


上海船厂搬迁前景象

上海的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也是值得书写的。我们写大世界、写永安公司,既写其创始人的首创精神,也写其作为上海人文化生活场域的前世和今生。我们写“万体馆”,不仅注重其作为体育场馆的功用,还写其作为“上海大舞台”在上海人心中留下的美好回忆。这也是更注重选点“公共性”的缘由。我们希望,这些凝聚上海城市文化底蕴的地方不是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而是大家可以走进、可以亲近的,它们就在市民的身边。


1975年9月,上海体育馆建成  龚云瑞 摄

上书房:上海还有很多地标建筑,“跟着档案看上海”会持续下去吗?

张新:以图文并茂、图文并重的方式编写上海档案历史文化通俗读本,对市档案馆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我们希望把它做成一个系列,更全面地向读者展现上海的城市风貌、城市品格。目前,第二辑的编写已经启动了。

“十四五”期间,我们努力把“跟着档案看上海”打造成档案历史文化传播的品牌,除了继续再编辑出版1至2辑纸质读本外,还将以此为基础,注重不同传播方式之间的相互转化,希望通过实体和线上展览及影视制作、新媒体等形式,进一步放大传播效应,为上海“人民城市”建设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贡献档案人的力量。



《跟着档案看上海》

上海市档案局(馆)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栏目主编:顾学文 题图来源:蒋迪雯 摄
内文图片均为出版方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