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智库观点 | 上海城市软实力建设的十大主攻方向
分享至:
 (16)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符湘林 2021-05-06 11:24
摘要: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增强上海城市竞争力,已经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上海面临着国家赋予更大使命、开展先行先试的新机遇,正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加强城市软实力建设,进一步提高上海在全球的影响力、竞争力,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如何科学理解城市软实力?

“软实力”这个概念是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他在其著作《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文中指出 ,国家实力可以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即强制能力,主要来自一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软实力是通过精神和道德诉求,影响、诱惑和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以产生拥有软实力一方所希望的过程和结果。

“软实力”这个概念提出以后,迅速在学界、政界引起反响,研究者、实践者甚众,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并从国家软实力发展到城市软实力的研究。目前,国际和国内关于城市软实力的研究也非常热门,有大量的专家学者做了非常多的探索和研究,出版了很多著作,内容不断完善,观点也十分丰富,对推动城市建设管理产生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但梳理这些观点,我们会发现确实存在着门派众多、界定不一、众说纷纭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专门理一理城市软实力这个概念的几个关键问题。

1、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问题。在现在的一些研究中,似乎有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比较平面地对这两者做一个划分,似乎环境、设施、经济等归到硬实力,文化、制度等归到软实力,各管一块。那么,这两者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这两者不是平面的、割裂的,而是辩证的、统一的,硬实力的核心是物,或者可物化的对象,如经济、环境;软实力的核心是人,是对物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如政策、制度、服务等。打个比方讲,硬实力是身体,是皮囊;软实力是灵魂,是思想,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因此,软实力的作用具有乘数效应,起着关键作用,两者共同形成城市的综合实力。

2、软实力的标准问题。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的软实力标准,提升软实力总是相对于特定的城市建设任务和发展目标(包括特定群体)而言。比如,要建设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可能旅游体验、游客服务就是一个重要的软实力指标,但对于科创城市而言,对科学家、工程师的贴身服务可能才是更重要的指标。因此,不大可能用一套标准包打天下,要具体看城市发展阶段和目标任务。

3、软实力同时还是相对于一定的比较对象而言,软实力的本质是竞争力。我们研究上海的城市软实力,必定包含了国际和纽约比、和伦敦比,国内和北京比、和深圳比这样的内涵,比对企业家、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谁更大,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谁更高等,从而确定上海的竞争优势。

以上,是我们理解城市软实力的基本前提。

城市软实力的主要内涵

界定城市软实力,或者说研究城市软实力的内涵,有几个关键维度。

1、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它是集聚资源的容器,也是干事兴业的平台,也是共融共生的生态,城市通过集聚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和服务,创造财富,提高人的收入,并实现美好生活。这其中,人的作用是关键。因此,研究城市软实力,要围绕人的行为需要展开,如何通过软实力的提升来吸引人才,激发人才活力,满足人的美好生活需要,应是研究的重点。

2、不但城市软实力的作用对象是人,而且建设主体也是人,城市软实力是城市的管理者依托于城市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公共设备、经济资源等而开展的城市建设、管理、推广等的综合治理过程,其结果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如制度政策、营商环境、文化生活、公共服务等。除了城市的建设者、管理者,广大市民也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文明风尚、奋斗的拼搏精神就是一个城市流动的风景。

3、城市软实力具有独特性、深刻性、持久性、情感性等特点。各个城市有各个城市的精、气、神,也就是城市精神、城市气质,如巴黎是时尚气质,纽约是多元文化特征,北京是政治中心气象,上海就是精致、时尚、务实的商业城市、市民社会形象。这种精、气、神可能不是第一时间能感受到,需要经过深入的接触、体验才能感知,但却能带来更持久的影响力,形成人的牢固的情感记忆,并最终决定各个城市在人心中的印象。

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目标、思路和主攻方向

上海“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明确,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引领城市,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上海直接面临着国际、国内各大城市的竞争。而从一些第三方专业机构的评估数据来看,上海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发布的《2020全球城市指数报告》显示,全球城市综合排名榜单前十名的城市分别是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北京、香港、洛杉矶、芝加哥、新加坡和华盛顿特区,上海在榜单上排名第12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指数报告》显示,在政治、金融、科技、文化等10个维度的比较中,上海除了在金融和贸易方面在全国排名第一外,在科技、交通、教育、文化等方面都不具备压倒性优势,有的甚至排名比较靠后。因此,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增强上海城市竞争力,已经成为一项紧迫任务。而加强城市软实力建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围绕几个关键问题来破题展开,那就是:如何在全世界范围内吸引和集聚顶尖的高端人才和主体?如何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从而使上海成为全球领先的创造中心、科创中心?如何建立面向未来的市民美好生活方式?由此,我们初步梳理了这样一些关键指标作为上海城市软实力建设的主攻方向。

1、外界可深刻感知的对于人才的迫切需要以及由此形成的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人才是决胜未来的关键生产要素,上海要下大力气引全球之智、全球之才到上海干事兴业,并围绕这一目标制定雄心勃勃的、有竞争力的人才计划,让整个社会充分感受到这座城市对人才的渴望。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城市软实力,首先要体现在对人才的吸引力、感召力上。

2、鼓励、欢迎多元文化的城市品格。人才集聚到了上海,还要能让人才发挥作用,创造价值,而且要比在别的地方创造更大的价值。不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其中,对人才的包容就非常关键,人才大部分都是有个性的,要包容其缺点、短板,扬其所长。因此,要形成上海鼓励、欢迎多元文化的城市品格,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赤橙黄绿青蓝紫,不能搞一个标准色。

3、未来元素、时尚元素的广泛集聚。人都是向往更美好生活的,代表未来、代表前沿时尚的元素,包括品牌、活动、机构等,往往构成了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几年,莫奈K11画展、Teamlab的秀、星巴克工坊等,无不吸引了大批外地的年轻人到上海来打卡,有的甚至打飞的过来拔草,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4、高效的政府治理。这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发动机,也是全球公认的城市吸引力、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5、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法治环境。按照明确的游戏规则办事,是很多企业家、创业者对去一个城市投资发展时的最大诉求,也是最大担心。不要在明确的规则之外,搞潜规则、天花板、玻璃门,扰乱市场秩序,这样最终损害的是整个城市的形象和利益。

6、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事业之外注重生活品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一个地方有没有咖啡馆、图书馆、体育馆?有没有体育赛事、文化活动?是衡量一个地方是否宜居宜业的重要指标,甚至是一票否决的指标。

7、医疗、教育等优质生活配套服务。如果说文化体育生活是奢侈品,那医疗教育就是必需品,更是衡量一个城市软实力的关键要素。

8、鼓励和尝试高科技的广泛应用。高科技是国家间竞争的终极武器,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方面,5G、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生物医药、芯片等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哪个城市能更大程度地鼓励和探索尝试高科技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包括出台政策、召开会议、引进机构、建立实验室等,哪个城市就更有可能引领未来发展。近两年,无人汽车在北京和长沙的率先投入应用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9、统一的诚信体系的建立。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重视诚信,市场经济本质就是诚信经济、契约经济。但目前我国各个城市对诚信体系的建立总体上还处于分散状态,还处于初级阶段。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理应在统一的诚信体系的建立方面在全国率先垂范。

10、无处不在的设计感(城市之美)。人们对审美的追求越来越普遍,要求越来越高,城市设计之美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小到店招店牌,中到城市家具,大到机场高铁站,无不是人们议论、品评的对象。很多外地人喜欢上海,也是倾慕于上海的建筑之美、街道之美、城市天际线之美,这是上海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如何传播和弘扬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是上海的城市精神,开放、创新、包容是上海的城市品格,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作过精辟阐述和高度评价。李强书记在上海大学给师生作报告时,也专门指出:上海所取得的发展进步,就是靠主动拥抱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始终致力创新,以创新追求卓越;注重吸纳包容,以包容聚合力量。围绕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开展广泛传播和弘扬,把传播弘扬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与践行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融合,是城市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方面。为此,要做好上海城市形象的传播,弘扬上海的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

对此,我们建议:

1、统一对内和对外的传播。不仅是对外界要做传播,对2400万市民也要传播,而且要推动践行,让每位市民都成为体现上海城市精神和上海品格的生动注释。

2、让每个人、机构都成为传播者。可以尝试开展讲好上海故事市民大赛、青少年学生比赛、甚至外国人的比赛,形成全员传播的态势。

3、找准传播的主要对象和传播的有效方式。传播不能大水漫灌,而要精准滴灌。找准对象,找准渠道,找到好的传播方式和载体,特别是新媒体渠道,建立传播矩阵,才能形成好的传播效果。既要策划专门的传播事件,打好正面战场,又要巧用热点事件,做好事件的广泛传播,借机推广和弘扬上海城市形象。

4、跟踪与评估传播效果。特别是用好大数据来研究传播成效,建立评估制度,定期汇总研究传播效果,不断提高传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本报摄影 图片编辑:笪曦
作者为上海格物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