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区势微头条 > 文章详情
闵行 | 走进浦江第一弯,寻觅“桃源人家”的前世和今生
分享至:
 (7)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闵行报社 2016-10-30 20:30
摘要:曾经生活在浦江第一弯上范家塘村的范振洋老先生就骄傲地说,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他在一个泥洞里捉到过140只螃蟹,每个螃蟹都有3、4两的大小,在当时这些螃蟹都是救命的。


浦江第一弯素有“第一弯、第一宽、第一深、第一猛”的美誉,是整个上海区域内最深的流域。这个“大直角弯”边上有一些小的村落,是我们踏寻访问的目标。

 

 

狭窄的巷子被一棵棵参天大树覆盖着,阳光如捉迷藏般,时而藏身于树叶中,时而又撩拨着走在小巷子的路人们。如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在曲径通幽的尽头,静静躺着一个叫做星湖村的村落。

 

 

走进村庄,放眼望去,黄橙橙的稻海和波光粼粼的黄浦江交相辉映,压低的稻浪中,隐约浮现出零零星星的人影,他们就是一群世世代代生活在浦江第一弯的村民们。

 

 

倏然间,一阵汽笛声划破了整个下午的寂静,就像我们突然的造访一样;所幸,这里的村民见着我们,都很热情。

 

住在江边打渔

是村民们最平常的副业

 

正逢金秋,徒步走进村子,稻子已是金黄,秋风依然送爽,只是与在二三十年前相比,种稻子的大多已经不是本地村民了。那些外来务工人员承包下了大片的农田,相应的村里的年轻人把他们的舞台移到企业、工厂、机关……但是,曾经这里的土地与这里的村民休戚相关,他们的生活、命运、情感都和这片土地交织在一起。

 

农历四月,便到了水稻播种的季节。这时,田地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麦子刚刚收好,整理罢土地,就可以播种了。

 

端午节前后,秧苗长到小腿高就可以插秧了。这个节气,农户们早出时,会带两个粽子下地,一过晌午,蹲在地头,一边吃着香糯的粽子,一边聊着家常,好不惬意。经过大约5个月的细心呵护,这些稻子便成熟了,一垄垄,一行行,粒粒饱满,微微垂腰,等着农户们去收割。农户们左手握着稻子,右手挥舞镰刀,一株株稻子被割了下来,然后再将割刈的稻谷用翘梢的长扁担一扎扎,一捆捆挑到自家院子。

 

除了种地,浦江边上的人家,自然与水有着不一样的渊源。为了贴补家用,大约一半的村民会去打渔。不过与种地相比,打渔就像是这里村民的副业。当时是几家人联合起来,每天轮流打渔,捕好后就到老闵行、闸港镇去卖鱼。当时的渔网很简陋,是自制的,做衣服剩下的边角土布、残旧不穿的衣物、廉价的剑麻和亚麻就是制作渔网的主材料,将这些材料捆卷起来做成简单的渔网,就可到浦江边去打渔了。

 

当地还有一种捕鱼方法就是通过竹帘,俗称“打围箔”。这种捕鱼方式是用竹帘将捕捞区分片,分成类似喇叭形的区域。涨潮的时候,鱼纷纷进入“喇叭”里,从宽口游向窄口,潮一退去,鱼就进入了“喇叭”的窄口里去,在那里会有渔网等着它们。当时,水里的鱼类比较丰富,尤其是四鳃鲈鱼很是鲜美。

 


 

摆渡过江采买年货

曾是村民最开心的时候

 

过去,村子附近比较荒芜,没有热闹喧嚣的集市,对岸叫做“闸港”的地方相对比较繁华,所以每次买办生活用品的时候就会摆渡到对岸,对岸就像是村民的“伊甸园”。

 

村子里原来有一个渡口,人们叫它寺嘴角渡口,通过这个渡口,将这里的村民与外界相连,但是80年代后这个渡口便不复存在了,有关摆渡的故事就从寺嘴角讲起。寺嘴角渡口停放着的一艘小木船就是这里村民过江的交通工具,小木船叫做摇橹船。这种摇橹船可容纳二十个人左右,划船的师傅站在船尾,奋力摇橹,船便开动了。小船是村里的,村民们每次过江都会拿出几毛钱犒劳一下摇船的师傅。每年摆渡到对岸去采买的次数,一个手掌便可数得清,当然,每次到对岸赶集也是这里村民最开心的时候,往往逢年过节或亲戚造访,才有机会到对岸置办、采买。

 

 

每到年末,家家户户开始忙着添置年货,此时也是寺嘴角渡口最繁忙的时候。清晨,天刚蒙蒙亮,开船的师傅就做起了准备。把船里的积水舀出来,把船橹放到船尾的位置,检查有没有漏水的地方,便等着“开船迎客”了。村里的男女老少熙熙攘攘坐到船上,一路上吵吵闹闹,不一会儿就到了闸港。猪肉、鸡、鸭、豆腐、面粉、糯米、油、春联……篮子里被塞得满满的。回到家中,老百姓便忙碌了起来,肉圆子在油锅里被炸得金黄;灶台上刚刚出炉的糕冒着腾腾的热气;隔壁端来了刚刚过好油的油豆腐……过年的时候还有一点不能忘,那就是祭祖,祭拜自己的祖先,祈求祖先保佑,明年能有个好收成。

 

现在,浦江第一弯上的船只依旧来来往往,但是随着吴泾镇的开发,这里的村民已经不再摆渡到对岸采买。

 


家家户户都有织布机

村里的女人都是织布高手

 

“以前的生活是很苦的,吃不饱,穿不暖,生病了也看不起,就去庙里拜一拜,求菩萨保佑……” 星湖村72岁的李三根老人说到。除了过年能吃点好的,这里的村民在过去的岁月里,普遍都是贫穷的。当时的粮食远远不够吃, 他说:“尤其是在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上面让我们把稻子种得很密,稻子都死了,饿得实在不行我们就去挖野菜吃,苦得嘞。”那时候粮食定量供给,大人、小孩、劳动力、读书人都会制定一个标准,吃不起大米饭,只能吃一些稀饭、南瓜和山芋,所以村民的肚子里没有油水。

 

 

在过去,村民们绝大多数都会种植棉花,等棉花成熟以后,就采摘回来做成土布。以前家中都有织布机,村里的女人几乎个个都会织布,土布织好以后,再找村里的裁缝做成新衣。当然,穿新衣服的机会很少,当时由于没有计划生育,每个家里都有很多孩子,这些衣服往往是老大穿完,老二穿,一件衣服千补万补,补丁打得到处都是。

 

 

村里的孩子上学也是极不方便,离村子大约3里地的距离有一所小学,据了解,这所小学叫塘湾小学。第一弯的孩子每天一大早都要徒步去读书,午饭就从家里带,中午在学校简单热一热就吃了。至于初中、高中就只能到更远的地方去上。当时学校的学费是家里种植的粮食,但是有很多孩子因为交不起粮食,只能在读完小学以后便匆匆辍学。

 

改革开放后,村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吃有余。随着吴泾镇友爱中学等学校的建立,这里的孩子们再也不用跑那么远的路去上学。

 


吃饭都成问题时

一个蟹洞能捉到140只螃蟹

 

在过去,虽然生活条件很艰苦,但总有一些事情回味起来让人不知不觉露出微笑。第一弯的孩子们都很会玩,江边生长了天然的芦苇荡,这里是孩子们的乐园。在芦苇和田地之间长满了茅草,在茅草比较鲜嫩的时候,会长出花穗,这些花穗叫茅针。村子里的小孩儿常常把这些茅针从茅草上抽出来,再把茅针青色的外衣拨开,里面就露出白白的,叫不上名字的东西,把它放在嘴里轻轻一嗦,那滋味真是甜到心窝窝里。

 

 

除了好吃的茅尖,在茅草上还有更好吃的蟛蜞。这里的蟛蜞都藏身在长满茅草的泥洞里,惊蛰一过,蟛蜞洞便打开了。这时,村里的小伙伴们就会带着木桶、木棍还有粗铁丝做成的钩子去“钓”蟛蜞。转动木棍,让蟛蜞洞变得更大,再把铁钩子放进去,动动钩子,就把蟛蜞勾了出来。不一会儿的时间,木桶里就装满了被钓上来的蟛蜞。回到家中,把蟛蜞的盖子去掉,爪子剪掉,放在石头球里将蟛蜞捣碎,再用纱布将肉和渣分离,将肉放到锅里烧,这时,汤就会变成紫色,放一点盐巴,撒一把葱花,那味道别提有多鲜美。

 

 

除了钓蟛蜞,到小河边的泥洞里捉螃蟹也是孩子们的乐趣。把洞口的泥“切掉”,将整个胳膊伸进泥洞中,手指触碰螃蟹,然后迅速把胳膊拿出来,用手堵住泥洞口,这样螃蟹就会在往外逃的过程中,落入孩子们的手里。曾经生活在浦江第一弯上范家塘村的范振洋老先生就骄傲地说,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他在一个泥洞里捉到140只螃蟹,每个螃蟹都有3、4两的大小,在当时这些螃蟹都是救命的。

 

除此之外,村子里基本上每个月都会组织放一场电影,每到放电影的时候,一家老老少少都会搬个小凳子到村头去看。有的时候,村民还会自发组织起来一起唱唱戏。日子虽过得清贫,但生活还是有滋有味。

 

 

现在,浦江第一弯上的村落里,有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走了进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了出去。未来,浦江第一弯将随着紫竹滨江公园延伸段等重点项目的建设被开发,这里的村民们也将会享受到更好的基础设施。

 (文:王一舟  翁忆洁 )

 


本文资料来源:闵行报社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jfshquxian@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